懷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個感受,其實不只是你有,幾乎每一代人都曾說過「現在的人/事物比不上以前」,這是一種**「懷舊偏誤」(nostalgia bias)**與多種心理因素交織的結果。

以下是幾個可能的原因與解釋:


🌿 1. 回憶會自動美化過去(懷舊偏誤)

人的大腦傾向於淡化過去的痛苦與瑣碎,只留下那些有情感價值、打動心靈的東西。

所以你回想過去的音樂、書籍、電影或社會氣氛時,留下來的多半是經得起時間淘洗的經典。而現在你看到的,是一堆正在被「篩選中」的內容,良莠不齊,還沒沉澱出精華。


🌱 2. 年齡與閱歷的改變,讓你要求變高了

當我們年輕時,對世界充滿新鮮感,容易被感動。


但隨著年齡增長、經驗累積,我們開始對「深度」有了更高標準。不是東西變膚淺了,而是你變得更難被打動了。


一首歌、一本書曾經撼動你心靈,是因為你當時的心剛好「有縫可以進去」。現在你可能更複雜、更防備了。


🌾 3. 社會節奏加快、商業化影響創作的深度

現在很多作品追求「快吸睛、快變現」,創作週期短、注意力碎片化。


這種環境確實會導致大量「淺內容」出現,因為它們更容易被傳播。


然而,這並不代表深刻的東西不存在,只是它們更難被主流演算法推到眼前,需要你主動去尋找。


🌕 4. 往往是我們「青春時期」的東西,才最容易打動人

你覺得「以前的東西」比較好,很可能是因為它們出現在你情感最豐沛、世界觀剛成形的時期(大多是青少年到二十幾歲)。這些記憶一旦鑲進靈魂,就再也難以替代。

所以不只是你,許多六、七十歲的人也會說:「以前的戲劇多有人情味啊」「現在哪還有像周杰倫那種歌手!」


🌌 5. 文化潮流的轉向:由「深」走向「快」

社群媒體時代催生了很多快速、直接、簡化的內容(meme、短影片、標語化語言),而這些很容易給人「膚淺」的感覺。

但在深層網路、獨立出版、實驗藝術中,依然有無數人在默默創作著深刻的作品,只是聲音被壓在主流下。


✨小結:

你所懷念的,其實是某個你曾經相信、曾經感動過的世界。它沒消失,只是換了個角落等待你發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25會員
1.1K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09
人類會懶惰,並非因為「壞」,而是出於本能的節能機制與心理防禦機制的共同作用。從科學、心理、生理與哲學角度來看,「懶惰」其實是人類演化與內在動力的一種反映。 1. 🧠 大腦的節能本能:生理上的懶 人類大腦會優先選擇最省力、最安全的行動,這是演化的結果。在資源有限的過去,保存體力等於提高生存率。
2025/05/09
人類會懶惰,並非因為「壞」,而是出於本能的節能機制與心理防禦機制的共同作用。從科學、心理、生理與哲學角度來看,「懶惰」其實是人類演化與內在動力的一種反映。 1. 🧠 大腦的節能本能:生理上的懶 人類大腦會優先選擇最省力、最安全的行動,這是演化的結果。在資源有限的過去,保存體力等於提高生存率。
2025/05/07
七宗罪(Seven Deadly Sins)的概念源自基督教傳統,特別是在天主教神學中,作為一種道德警示,用來描述人類最容易陷入、會導致靈魂墮落的七種基本惡行。 七宗罪的由來與發展 早期基督教與沙漠教父 七宗罪的思想最早可追溯至4世紀的埃及沙漠修士「厄瓦格里烏斯·龐提庫斯」(Evagrius
2025/05/07
七宗罪(Seven Deadly Sins)的概念源自基督教傳統,特別是在天主教神學中,作為一種道德警示,用來描述人類最容易陷入、會導致靈魂墮落的七種基本惡行。 七宗罪的由來與發展 早期基督教與沙漠教父 七宗罪的思想最早可追溯至4世紀的埃及沙漠修士「厄瓦格里烏斯·龐提庫斯」(Evagrius
2025/05/07
這是一個關乎歷史、經濟與社會結構深層變化的問題。從古代到現代,「工作」的定義與取得方式其實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一、古代「不缺工」是因為沒有選擇權 在古代,「工作」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身份的延續。你是農夫的孩子,就耕田;你是鐵匠的孩子,就打鐵。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在延續上一代的職責。 勞動
2025/05/07
這是一個關乎歷史、經濟與社會結構深層變化的問題。從古代到現代,「工作」的定義與取得方式其實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一、古代「不缺工」是因為沒有選擇權 在古代,「工作」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身份的延續。你是農夫的孩子,就耕田;你是鐵匠的孩子,就打鐵。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在延續上一代的職責。 勞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兩年多前寫的,不過在時間上是比較早的事情。感覺在記憶上不是那樣地深刻,也可能是我刻意把它淡忘。我不喜歡用這麼嚴肅的筆觸來寫文章,原因是我看起來就是個蠻嚴肅的人。這是別人跟我說的。所以,在很多事情的描寫上,我會很輕易地帶過去。就算有些不愉快的事,我也會盡量用沒那麼嚴肅的筆觸去寫。
Thumbnail
兩年多前寫的,不過在時間上是比較早的事情。感覺在記憶上不是那樣地深刻,也可能是我刻意把它淡忘。我不喜歡用這麼嚴肅的筆觸來寫文章,原因是我看起來就是個蠻嚴肅的人。這是別人跟我說的。所以,在很多事情的描寫上,我會很輕易地帶過去。就算有些不愉快的事,我也會盡量用沒那麼嚴肅的筆觸去寫。
Thumbnail
這兩年,斷捨離慢慢來到核心——日記、手札、照片、筆記與繪畫。我打算重看一次以表尊重,並試圖用現在的眼光,看看當時的風光 過程像是重回現場,但抱著一點暖心去陪伴過去的她。我發現,那些像凍結/置入括弧的各種形式的表達,實在是我內在的上師。 人不一定會因為年紀漸長而視野變寬,但鳥瞰可以改變格局。「
Thumbnail
這兩年,斷捨離慢慢來到核心——日記、手札、照片、筆記與繪畫。我打算重看一次以表尊重,並試圖用現在的眼光,看看當時的風光 過程像是重回現場,但抱著一點暖心去陪伴過去的她。我發現,那些像凍結/置入括弧的各種形式的表達,實在是我內在的上師。 人不一定會因為年紀漸長而視野變寬,但鳥瞰可以改變格局。「
Thumbnail
身處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即使享受諸多便利,偶爾還是會念念不忘過去的純樸生活。
Thumbnail
身處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即使享受諸多便利,偶爾還是會念念不忘過去的純樸生活。
Thumbnail
這是一篇跟近江交往時期寫下的隨筆,一直都很習慣留下文字紀錄,也很喜歡在事過境遷多年後回頭看看。有時候會發現自己隨著歲月改變了,或是發現「原來我從這麼久以前就這樣認為啊?」,對我來說都是很有趣的體悟。多多少少也有點鞭策自己的意圖,希望不要成為自己以前討厭的那種大人。
Thumbnail
這是一篇跟近江交往時期寫下的隨筆,一直都很習慣留下文字紀錄,也很喜歡在事過境遷多年後回頭看看。有時候會發現自己隨著歲月改變了,或是發現「原來我從這麼久以前就這樣認為啊?」,對我來說都是很有趣的體悟。多多少少也有點鞭策自己的意圖,希望不要成為自己以前討厭的那種大人。
Thumbnail
年紀是一個過程,不斷的回想起年幼與年少的自己,總是睡前期望著夢回以前,甚至於想穿越回過去,不是不記得了過去,而是想重新去經歷. 以前的自己,生活可以說是貧乏,卻也感到滿足,因為從未擔憂任何事情,日子天天的過,偶爾想著自己長大的樣子,卻又渴望長大. 心老了嗎?也許是的,終究期望在一覺醒來,我能回到
Thumbnail
年紀是一個過程,不斷的回想起年幼與年少的自己,總是睡前期望著夢回以前,甚至於想穿越回過去,不是不記得了過去,而是想重新去經歷. 以前的自己,生活可以說是貧乏,卻也感到滿足,因為從未擔憂任何事情,日子天天的過,偶爾想著自己長大的樣子,卻又渴望長大. 心老了嗎?也許是的,終究期望在一覺醒來,我能回到
Thumbnail
不知是不是年紀到了一定的歲數,就會開始回憶往事,有時腦子裡會突然想起學生時期,或某一段時間發生的某件事情,開心的難過的都有,但大多時候是想起過去做過的蠢事或後悔的事情。 但我並不會去想,如果當初我做了不同的選擇,現在的我會不會不一樣,因為不同的選擇必然會造就不同的人生,只是會更好或更壞就不
Thumbnail
不知是不是年紀到了一定的歲數,就會開始回憶往事,有時腦子裡會突然想起學生時期,或某一段時間發生的某件事情,開心的難過的都有,但大多時候是想起過去做過的蠢事或後悔的事情。 但我並不會去想,如果當初我做了不同的選擇,現在的我會不會不一樣,因為不同的選擇必然會造就不同的人生,只是會更好或更壞就不
Thumbnail
「每天都是新的一生,而每個昨天都變成了上一輩子」 近期開始長出的新認知,以前會覺得當人們探討著上輩子議題的時候,我會覺得那可能很遙遠,且難以連結,然而近期突然用了這個觀點,重新看待過去的自己,好像感覺到,過去自己,就像是上輩子的事情,彷彿能理解過去那個自己,也影響著此刻的自己,但同時現在的自己,也
Thumbnail
「每天都是新的一生,而每個昨天都變成了上一輩子」 近期開始長出的新認知,以前會覺得當人們探討著上輩子議題的時候,我會覺得那可能很遙遠,且難以連結,然而近期突然用了這個觀點,重新看待過去的自己,好像感覺到,過去自己,就像是上輩子的事情,彷彿能理解過去那個自己,也影響著此刻的自己,但同時現在的自己,也
Thumbnail
你曾經打開社群網站尋找那些曾經嗎?我想不起來我在哪個年紀後,再也不做這樣的搜尋!或者也是在那個瞬間,我就跨進了人生另一個階段:不讓「念舊」這件事,成為自己生命裡的覊絆!也不讓它成為一種矯情的緬懷!更是某種全然釋懷的「放下」(?)吧!
Thumbnail
你曾經打開社群網站尋找那些曾經嗎?我想不起來我在哪個年紀後,再也不做這樣的搜尋!或者也是在那個瞬間,我就跨進了人生另一個階段:不讓「念舊」這件事,成為自己生命裡的覊絆!也不讓它成為一種矯情的緬懷!更是某種全然釋懷的「放下」(?)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