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不缺工,現代卻有一堆人找不到工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是一個關乎歷史、經濟與社會結構深層變化的問題。從古代到現代,「工作」的定義與取得方式其實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一、古代「不缺工」是因為沒有選擇權

在古代,「工作」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身份的延續。你是農夫的孩子,就耕田;你是鐵匠的孩子,就打鐵。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在延續上一代的職責。

  • 勞動是生存剛需:每個人從小就被納入生產鏈,沒人能「閒著」。
  • 社會階層封閉:不用投履歷、不用面試,你的工作是出生時就「安排好」的。
  • 工匠與農民都有明確的社會角色:皇朝的穩定仰賴這些人不間斷地生產與服從,國家甚至會以法令強制人口勞動(如徭役、兵役、屯田等)。

換句話說:古代人「有工作」是因為他們沒得選,也不能失業。


二、現代「找不到工作」是因為選擇變多,篩選變嚴

現代社會雖然自由,但也進入了競爭與分工極度複雜的體系:

  • 技能專業化:不再是「有勞力就能做事」,而是「你會不會這個特定技能」。
  • 資格門檻增加:從學歷、證照、語言能力,到團隊合作能力,樣樣都得證明。
  • 產業變動快速:你學的可能已經被AI取代,或你畢業時產業已不再缺人。
  • 過度供給 vs 有限需求:例如大學畢業生人數過多,但相關高薪職缺有限。
  • 社會期待與心理門檻:許多人不願從事「基層工作」,也不接受低薪或「沒前途」的工作。

現代人「找不到工作」,並不是社會不需要人力,而是不再願意接受任何形式的勞動,也無法快速轉型自己去適應現代需求


三、制度與價值觀的變遷影響深遠

  1. 工作不再只是謀生,而是實現自我
    • 古人為活命,現代人希望「有意義」的工作。
    • 社群媒體與教育洗腦了「人人都能成為某種成功人士」的幻覺。
  2. 城市集中化、房價高漲,提升求職風險
    • 古人靠近土地生存,現代人為了求職需背負龐大生活成本(交通、租屋、升學)。
  3. 科技與資本主義邏輯強化了「贏者通吃」
    • 高產值的企業不需要太多人,但可以賺很多錢;而低產值的行業養不起人,導致結構性失業。

結語:自由社會中的「工作難題」

古代人被工作綁架,現代人則在無限可能中迷失。

也許我們該重新思考:「工作」到底是什麼?是謀生手段?是自我實現?還是被制度操控的遊戲?

在這樣的世界裡,與其問「為何找不到工作」,不如問:「我願意為了什麼努力、犧牲與改變?」


因為現在的工作市場,不缺勞力,只缺有方向、能適應、肯學習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8會員
310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07
賭博般的人生:在不確定中追尋確定,是不是自欺? 人類是一種執著於掌控未來的生物。 我們買保險、投資理財、存退休金、規劃生涯藍圖,似乎只要按部就班,就能換來所謂「穩定幸福的一生」。但真的是這樣嗎?在這個充滿變數與突變的時代裡,還有誰能拍胸脯說:未來,是可以被保證的? 未來,其實從來沒有被掌握過。
2025/05/07
賭博般的人生:在不確定中追尋確定,是不是自欺? 人類是一種執著於掌控未來的生物。 我們買保險、投資理財、存退休金、規劃生涯藍圖,似乎只要按部就班,就能換來所謂「穩定幸福的一生」。但真的是這樣嗎?在這個充滿變數與突變的時代裡,還有誰能拍胸脯說:未來,是可以被保證的? 未來,其實從來沒有被掌握過。
2025/05/06
一個人若終其一生閱讀小說、漫畫、觀賞電影──沉浸在虛構世界裡──乍看之下,彷彿只是逃避現實、浪費時間;但若我們深入思考這樣的生活方式,其實也藏著多層次的可能價值。 一、感知他人生命的方式──「閱讀他人的命運」 小說與電影,是進入他人內心、理解他人處境的橋樑。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其中的情緒、掙扎
2025/05/06
一個人若終其一生閱讀小說、漫畫、觀賞電影──沉浸在虛構世界裡──乍看之下,彷彿只是逃避現實、浪費時間;但若我們深入思考這樣的生活方式,其實也藏著多層次的可能價值。 一、感知他人生命的方式──「閱讀他人的命運」 小說與電影,是進入他人內心、理解他人處境的橋樑。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其中的情緒、掙扎
2025/05/06
「知識應否開放」是一個跨越古今中外、涉及權力、道德、教育與科技發展的核心議題。從古代的藏書樓、家族秘技,到現代的開放資源、共享文化,人類對於知識的態度,始終在保護與傳播之間搖擺。 一、古代中國:知識屬於士人階層 中國古代對知識的態度,多半偏向「知識有限流通」: 私學與家學傳承:學術知識常由士
2025/05/06
「知識應否開放」是一個跨越古今中外、涉及權力、道德、教育與科技發展的核心議題。從古代的藏書樓、家族秘技,到現代的開放資源、共享文化,人類對於知識的態度,始終在保護與傳播之間搖擺。 一、古代中國:知識屬於士人階層 中國古代對知識的態度,多半偏向「知識有限流通」: 私學與家學傳承:學術知識常由士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過去的職業規劃講求的是「往上走」,可能是「升職、加薪、跨國」,然而越來越多人發現往上走反而離自己「理想的生活」越來越遠,工時長、壓力大是原因,但在我看來也有可能是「好學生為了符合社會期待,守著一份不完全適合自己的工作」,新型的職業規劃應當是「在不斷的嘗試中,逐步逼近,找到自己擅長的天職工作」。
Thumbnail
過去的職業規劃講求的是「往上走」,可能是「升職、加薪、跨國」,然而越來越多人發現往上走反而離自己「理想的生活」越來越遠,工時長、壓力大是原因,但在我看來也有可能是「好學生為了符合社會期待,守著一份不完全適合自己的工作」,新型的職業規劃應當是「在不斷的嘗試中,逐步逼近,找到自己擅長的天職工作」。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思考過,上班和工作之間的區別?許多人一生都在上班,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指定的任務,為的是每月穩定的薪水。但實際上,上班和工作並不是等號。上班時間是固定的,而工作的來源卻可以是多元化的,通過不同的方式製造多重收入來源。 多元收入的可能性 現代社會中,工作已經不再是單一的收入來源。我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思考過,上班和工作之間的區別?許多人一生都在上班,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指定的任務,為的是每月穩定的薪水。但實際上,上班和工作並不是等號。上班時間是固定的,而工作的來源卻可以是多元化的,通過不同的方式製造多重收入來源。 多元收入的可能性 現代社會中,工作已經不再是單一的收入來源。我
Thumbnail
工作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義,有人是為了生計、必須養家,有人則是為著累積資歷、實現夢想,或是想要服務社會、創造正面影響力…。而所謂的工作,並不一定跟金錢有關,例如,家庭主婦也是一種工作,但並未伴隨著相應的金錢報酬;義工也是一種工作、非常有意義,但顧名思義是義務而沒有金錢報酬。
Thumbnail
工作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義,有人是為了生計、必須養家,有人則是為著累積資歷、實現夢想,或是想要服務社會、創造正面影響力…。而所謂的工作,並不一定跟金錢有關,例如,家庭主婦也是一種工作,但並未伴隨著相應的金錢報酬;義工也是一種工作、非常有意義,但顧名思義是義務而沒有金錢報酬。
Thumbnail
當年紀越長、經歷越久的時候,找工作就會變得越來越難,其中不乏年齡歧視的問題。在這樣的困境下,許多人選擇在職場忍耐,而不敢隨便離職。文章中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身心症狀、職場困境的掙扎,以及對人生的反思。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快樂地活著。
Thumbnail
當年紀越長、經歷越久的時候,找工作就會變得越來越難,其中不乏年齡歧視的問題。在這樣的困境下,許多人選擇在職場忍耐,而不敢隨便離職。文章中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身心症狀、職場困境的掙扎,以及對人生的反思。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快樂地活著。
Thumbnail
從打工仔開始,接著到公司行號上班, 後來跑去嘗試創業,最後又回到公司上班一邊做副業。 就這樣經過了好幾個年頭,每件事情都有留下不同的感受。 打工族 首先從打工開始說起, 打工並沒有不好,但幾乎比較偏向勞力的部分。 也要看看行業別,有些老闆或客人會覺得是打工的並不太尊重你。 曾經我去過一個展覽,
Thumbnail
從打工仔開始,接著到公司行號上班, 後來跑去嘗試創業,最後又回到公司上班一邊做副業。 就這樣經過了好幾個年頭,每件事情都有留下不同的感受。 打工族 首先從打工開始說起, 打工並沒有不好,但幾乎比較偏向勞力的部分。 也要看看行業別,有些老闆或客人會覺得是打工的並不太尊重你。 曾經我去過一個展覽,
Thumbnail
臺灣面臨著嚴重缺工,各行各業都急著調整條件搶人才。此篇文章闡述了人們對夢幻工作的渴求,以及對於體面工作意義的反思。同時強調了每個工作者都是平衡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仰賴腦力或體力的工作都需要承擔辛苦與困難。文章最終呼籲讀者要懂得感恩,專注、講究,在自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Thumbnail
臺灣面臨著嚴重缺工,各行各業都急著調整條件搶人才。此篇文章闡述了人們對夢幻工作的渴求,以及對於體面工作意義的反思。同時強調了每個工作者都是平衡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仰賴腦力或體力的工作都需要承擔辛苦與困難。文章最終呼籲讀者要懂得感恩,專注、講究,在自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Thumbnail
職業興趣是一種個性的展現。換句話說,職業表達的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環境感,而不單單是指一份工作職務或技能。
Thumbnail
職業興趣是一種個性的展現。換句話說,職業表達的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環境感,而不單單是指一份工作職務或技能。
Thumbnail
你有過創業的念頭嗎?如果沒有,也許是因為相對於創業的高風險,在公司就業相對安全且保險。 但真的是如此嗎? 就業已不再安穩 《就業的終結》指出,因為持續加速的全球化,我們不再只是跟身邊的人,而是跟全世界的人競爭,而且會有越來越多比自己工資更低廉、學歷更好的人出現;另一方面,文憑的商品化,
Thumbnail
你有過創業的念頭嗎?如果沒有,也許是因為相對於創業的高風險,在公司就業相對安全且保險。 但真的是如此嗎? 就業已不再安穩 《就業的終結》指出,因為持續加速的全球化,我們不再只是跟身邊的人,而是跟全世界的人競爭,而且會有越來越多比自己工資更低廉、學歷更好的人出現;另一方面,文憑的商品化,
Thumbnail
打工者必須釐清打工不是打雜,而是培養職場競爭力的過程。對工作的態度決定生活質量和人生的層次,隧道視野效應理論描述視野越小,能力提升越受限。
Thumbnail
打工者必須釐清打工不是打雜,而是培養職場競爭力的過程。對工作的態度決定生活質量和人生的層次,隧道視野效應理論描述視野越小,能力提升越受限。
Thumbnail
隨著臺灣全面進入百年大缺工的時代,企業在人才招募上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本文探討瞭如何通過引入更高品質的人才來改變招聘策略,包括效率提升及如何激發應聘者的工作動機。此外,案例中提及賈伯斯的招募故事,顯示出人才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強調優秀人才對公司未來方向的影響。
Thumbnail
隨著臺灣全面進入百年大缺工的時代,企業在人才招募上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本文探討瞭如何通過引入更高品質的人才來改變招聘策略,包括效率提升及如何激發應聘者的工作動機。此外,案例中提及賈伯斯的招募故事,顯示出人才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強調優秀人才對公司未來方向的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