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全球努力面對氣候危機的時候,美國卻再次選擇退出《巴黎協定》,讓全球環保運動遭遇重創!作為指引政策方向的氣候評估專家團隊也被解散,象徵著政府對科學建議的漠視。全球一直在強調減碳、可再生能源,但美國的舉動卻顯示出與這些承諾背道而馳的態度。當世界各國紛紛承諾達成淨零排放目標時,美國卻選擇轉身而去,將焦點重新放在短期經濟利益上。這場關乎地球的未來,難道氣候正義只能停留在口號中嗎?該如何繼續前行,挑戰那些放棄承諾的行為?
作者|陳翌庭
編輯|楊采縈
製圖|晨峰—

2025 年 4 月,美國總統川普宣佈美國將第二次退出《巴黎協定》,並隨即解散原訂於 2026 年發布的《第六次國家氣候評估》作者團隊,掀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與譴責。作為全球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美國的這項舉動不僅象徵其再度放棄國際氣候承諾,也重創全球氣候治理的信任基礎。

《巴黎協定》自 2015 年簽署以來,凝聚全球超過 190 國共識,目標是在本世紀末前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 1.5°C 以內。然而,美國的反覆立場動搖了這一共識。川普總統聲稱《巴黎協定》對美國企業「不公平」,且阻礙國內能源自主與經濟發展,因此選擇退出,並主張將政策重點轉向傳統能源產業如石油與煤炭。

與此同時,解散《國家氣候評估》團隊的決策,被科學界視為對科學事實的打壓。該評估是美國官方四年一次的重要氣候報告,內容涵蓋全國氣候變遷的科學數據、風險預測與政策建議,對制定氣候相關政策有關鍵參考價值。此次解散,等同於讓政策制定失去科學根據,引發強烈批評。
儘管如此,加州、紐約等州已表示將自主持續推動減碳政策;Google、Amazon 等大型企業也重申支持淨零排放目標,彌補聯邦政府的政策缺口。然而,國際社會仍擔憂:在缺乏美國領導與參與的情況下,全球對抗氣候變遷的力道恐將減弱。

這不僅是一場政策退場,更是對氣候正義的漠視。當氣候災難愈發頻繁,國際間更需要的是合作與堅定,而不是逃避與否定。這場全球性挑戰,唯有以科學為本、共識為先,方能共同守住人類的未來。
—
參考資料
—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每週三、六更新✨
臉書、IG、方格子🔍高中生的循環經濟
—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 #高中生課外活動 #學習歷程 #循環經濟 #永續發展 #環境 #巴黎協定 #氣候變遷 #全球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