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東西是身處在不同國家的人 仍然會擁有的共同之處、共同知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是一個富有哲思的問題!儘管人們分佈在不同國家、文化、語言背景各異,但我們仍然可以找到一些超越國界的共同之處,這些通常根植於人類的本質、經驗與對世界的理解。以下是一些例子:


🌍 共同經驗與情感

  1. 情感感知與表達:如快樂、悲傷、恐懼、憤怒、愛等,是人類普遍能夠體驗與辨識的情緒。
  2. 家庭與社會關係:雖然家庭型態不同,但親情、友情、愛情的需求普遍存在。
  3. 生命週期概念:出生、成長、老去、死亡,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過程,並對這些階段有某種程度的認識與儀式。
  4. 對美的感受:雖然審美標準不同,但人們都會被色彩、音樂、節奏、自然風景等所吸引。

🧠 共同知識與概念

  1. 數學概念:例如「一加一等於二」、「圓是沒有角的」等基礎數學知識在全球皆適用。
  2. 自然現象的理解:如日夜交替、季節變化、重力的存在、水能熄火、太陽會升起等。
  3. 身體感官經驗:每個人都用眼看、耳聽、口吃、手摸等方式與世界互動。
  4. 語言結構的共通性:儘管語言不同,但語言普遍都有「主詞、動詞、受詞」等基本語法單位。
  5. 基本倫理概念:如「殺人是不對的」、「誠實被尊重」、「偷竊應受譴責」,這些倫理雖非一致,但普遍存在。

🔮 文化與神話的共鳴

  1. 英雄與試煉的故事結構:各地文化都有「英雄受苦→蛻變→勝利」的故事形式。
  2. 對未知的敬畏:無論是神祇、宇宙、死後世界,多數人類文化對「超自然」都有想像與信仰。
  3. 節慶與儀式:不論是農業節慶、歲末慶典、婚禮或葬禮,幾乎每個文化都有其象徵性的時間點與儀式。

📱 現代全球化下的新共通知識

  1. 科技產品:智慧型手機、網路、社群媒體、Google、YouTube、ChatGPT(😉)已進入全球大量人口的生活。
  2. 環境議題的認知:如氣候變遷、污染、永續發展,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這是人類共同面對的課題。
  3. 流行文化元素:某些電影(如《阿凡達》、《復仇者聯盟》)、歌曲、品牌(可口可樂、Nike)甚至成為全球共通語言。

這些共同點提醒我們:即使我們來自不同地方,本質上我們仍是一樣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25會員
1.1K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10
✍️ 當文字太過詳細,反而令人止步 在書寫中,當我們試圖鉅細靡遺、面面俱到地說明一切, 雖然看似全面、嚴謹, 但常常造成一種「資訊過載」的閱讀阻力。 讀者一打開,滿眼都是細節、註解、邏輯鋪排, 會不由自主地想:「這要讀多久?」 思緒還沒進入內容,心已經疲憊。 這就像一場原本
2025/05/10
✍️ 當文字太過詳細,反而令人止步 在書寫中,當我們試圖鉅細靡遺、面面俱到地說明一切, 雖然看似全面、嚴謹, 但常常造成一種「資訊過載」的閱讀阻力。 讀者一打開,滿眼都是細節、註解、邏輯鋪排, 會不由自主地想:「這要讀多久?」 思緒還沒進入內容,心已經疲憊。 這就像一場原本
2025/05/10
人們總說:「這是正法,那是異端。」 「這句才是真理,那句只是迷惑人心。」 於是無數的爭論、排斥、劃界線, 在信仰與思想之間展開了一場又一場無聲的戰爭。 但若真理真的存在, 它怎會需要人們如此拼命地捍衛? 真正的經文,從來不是寫在紙上的文字, 而是刻印在生命裡的體悟。
2025/05/10
人們總說:「這是正法,那是異端。」 「這句才是真理,那句只是迷惑人心。」 於是無數的爭論、排斥、劃界線, 在信仰與思想之間展開了一場又一場無聲的戰爭。 但若真理真的存在, 它怎會需要人們如此拼命地捍衛? 真正的經文,從來不是寫在紙上的文字, 而是刻印在生命裡的體悟。
2025/05/10
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問題,也常常是修行路上的轉捩點。 以下是「人們想像中的修行」與「實際上的修行」幾個常見的差別對比: 1. 想像:修行是一條平靜、美好、充滿光與愛的路。 實際:修行是一場誠實面對自己陰影、痛苦與執著的過程。 很多人以為修行是變得越來越「好」,其實是變得越來越「真」。修行不只
2025/05/10
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問題,也常常是修行路上的轉捩點。 以下是「人們想像中的修行」與「實際上的修行」幾個常見的差別對比: 1. 想像:修行是一條平靜、美好、充滿光與愛的路。 實際:修行是一場誠實面對自己陰影、痛苦與執著的過程。 很多人以為修行是變得越來越「好」,其實是變得越來越「真」。修行不只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ms_cepHpyk完整podcast收聽連結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吧?」 「你本來應該就知道的吧?」 在關係裡、在職場中、在網路上,多少衝突源於這個概念? 由這個觀點出發,每次的爭論,我們究竟在爭的是什麼? 是磨合事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ms_cepHpyk完整podcast收聽連結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吧?」 「你本來應該就知道的吧?」 在關係裡、在職場中、在網路上,多少衝突源於這個概念? 由這個觀點出發,每次的爭論,我們究竟在爭的是什麼? 是磨合事
Thumbnail
「世上本來就沒有單一普世的絕對標準,反而有著一堆是非對錯的爭論,甚至到最終都沒有標準答案;但在這些思辨與實踐的過程中,更多元的空間也因此被打開,更多的人就可能因此受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智模式,為我們做出資訊的決定、行動,沒有絕對的好跟壞,都是依據個人經驗與狀況長出..... 」我們的社會是個集體意
Thumbnail
「世上本來就沒有單一普世的絕對標準,反而有著一堆是非對錯的爭論,甚至到最終都沒有標準答案;但在這些思辨與實踐的過程中,更多元的空間也因此被打開,更多的人就可能因此受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智模式,為我們做出資訊的決定、行動,沒有絕對的好跟壞,都是依據個人經驗與狀況長出..... 」我們的社會是個集體意
Thumbnail
與我共鳴的文章將是既發人深省又發自內心的文章。它會探討人類經驗的普遍主題,例如愛、失去、希望和韌性。這篇文章將以一種既誠實又富有同情心的方式書寫,並會讓我感覺與作者有聯繫。
Thumbnail
與我共鳴的文章將是既發人深省又發自內心的文章。它會探討人類經驗的普遍主題,例如愛、失去、希望和韌性。這篇文章將以一種既誠實又富有同情心的方式書寫,並會讓我感覺與作者有聯繫。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一旦把不同設定為理所當然的基調之後,就覺得每一次相同都感天動地的。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一旦把不同設定為理所當然的基調之後,就覺得每一次相同都感天動地的。
Thumbnail
人們進入社會後,慢慢隨著心境的變化,會開始意識到⋯
Thumbnail
人們進入社會後,慢慢隨著心境的變化,會開始意識到⋯
Thumbnail
我們怎麼看待世界,就會得到什麼樣的體驗
Thumbnail
我們怎麼看待世界,就會得到什麼樣的體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