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的共同體

含有「想像的共同體」共 1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然而,無視於當前的死亡率,民族的傳記從布勞岱爾那冷酷地持續累積的墓園之中攫取了堪為典範的自殺,令人悲痛的殉難、暗殺、處決、戰爭,以及大屠殺。只是,為了要配合敘述的目的,這些激烈的死亡必須被記憶/遺忘成「我們自己的」。〈記憶與遺忘〉
Thumbnail
David Tai-avatar-img
2025/03/23
猶太人的聖經裡面,巴別塔事件讓上帝出手,分化了人類,各操不同的語言, 因此上帝的心意是有心將人類分成萬族的。又上帝是不喜猶太人立王, 因此既沒有愛王教育,亦沒有愛國教育,但他們亡國二千年卻神跡地復國, 依據這些歷史事實,民族主義只是低級的民族意識而已。國之興亡不在乎人的意志, 卻在於上帝的心意。很多帝國在歷史的洪流中不留痕跡。
David Tai 從十五世紀西班牙的收復失地運動,一直到二十世紀鄂圖曼土耳其滅國期間,猶太人一直處於不利的處境,猶太教徒就算改信基督教,連不吃豬肉都被認為是瀆神的行為。這樣來自基督教徒的歧視,終於在二戰期間由納粹的大屠殺升到最高峰。戰後因為國際間的同情,以及猶太族群的自立自強,終於在故土建國,但是這樣的成就,是建立在猶太人自身的努力上,因為長年來猶太人重視教育、在國際商界、學術界皆有地位。只說是上帝的心意,未免太輕視猶太人自身的努力。 只是以色列的建國,是建立在巴勒斯坦人的痛苦之上,大英帝國的一地三賣,讓中東陷入無窮的戰火中。說這樣的局勢是上帝的心意,不夠厚道。 民族主義絕對不是低級的民族意識,「想像的共同體」講述了這些民族想像的可能性,宗教也是其中的一種可能性,由宗教產生的想像,與由血緣或語言產生的想像,都可能讓一個民族為善或為惡,並無二致
青蛙安安靜靜坐在椰子殼底下,不久之後就開始覺得椰殼碗所包圍的就是整個宇宙。這個意象的道德判斷是青蛙心胸狹窄、目光短淺、宅在家裡,而且無謂的自鳴得意。以我來說,我在任何地方都待得不夠久,不足以像那隻鄉下青蛙一樣在某個角落安頓下來。
Thumbnail
最近上課,不知為何一直提到這本書,完全逃不開,出於好奇心作祟,我直接到圖書館借來看,看看到底這本書講了什麼,老師一直推薦。 不看還好,一看我的價值觀都受了衝擊,原來所謂「民族」並不是從古至今的存在,而是近代的人造產物。 到底「民族」這個概念是怎麼產生?我們的世界又受其多大影響? 如果對這類問題
Thumbnail
在探討民族主義(Nationalism)之前,得先看看這是什麼意思。作者定義為「一種想像的政治共同體——並且,它是被想像為本質上有限的,同時也享有主權的共同體。」
Thumbnail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4/01/29
"「民族」的想像能讓人在心中召喚出一種強烈的歷史宿命感。" 這算宗教吧?前仆後繼的獻身?你願意嗎?先想清楚,再討論。
Sho 的路上觀察手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30
普普文創 謝謝您的回應,也抱歉我的回應必定有讓您不舒服的地方。我的確是會繼續把這本書讀完,後面還有很多章節,也會把觸動我的概念繼續更新下去。今後我也會盡量避免會讓人誤會的用詞,再次感謝。
當時間到了創造萬物(包括人類)的時候,眾神委託 普羅米修斯 (Prometheus) 分配每個物種德性 (virtue / ἀρετή),讓它們能夠生存和繁榮。 去翻這本書的起因,是有一天我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了這本書的同一句概括,大意是「人類文明起源於共同的神話想像」。 當看到
Thumbnail
這是春山出版社舉辦的講座,講者是吳叡人。 因為下班晚了,我也只能風塵僕僕地邊趕路邊聽。有很多內容被路上呼嘯而過的風聲蓋過。 他講香港,是怎麼逐漸形成一個民族認同。
每當大型社會運動出現,總會令人群情胸湧、豪言壯志,認為每次社會運動為事件的干預和介入。它的橫空出現,總是觸目、燦爛、令人震撼,彷彿只要有了事件的出現,必然發生改變。然而,事件的出現也不代表變革真的會發生,反而是有多少人因為事件的出現,決定受事件的洗禮,敢於調動生命的所有,不斷對現況進行質問。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