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家事律師推薦|父母從沒養過孩子,卻要小孩負擔扶養費?真實案例一次分享,該怎麼面對這樣的法律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當朋友接到「請支付醫療費」的電話,他只說了一句:「憑什麼?」

這篇文章要分享的是我一位好友的真實經歷。他從小在育幼院長大,爸媽幾乎從來沒出現在他生命裡,連成年後是否還活著都不清楚。

直到某天,他突然接到叔叔的來電,說他的生父病危,醫療費用需要分擔,希望他能出一些錢。當下,他沉默了一會,只說了一句:「憑什麼?」

因為這個「父親」從沒照顧過他半天,甚至從來沒關心過他的生活。他是育幼院長大的孩子,沒有親情,只有自己辛苦活下來的成長歷程。現在卻被要求負擔扶養費,這到底合理嗎?


👶 從出生起就沒有父母的陪伴,育幼院成了唯一的家

這位朋友,自出生不久就遭到遺棄。媽媽在生下他沒多久就過世了,然後我朋友他爸爸則是沒有扛下該有的責任,母親過世後,爸爸就把他送到育幼院,自己就跑了。

他從此後便在各地育幼機構間輾轉。沒人探望、沒人記得他的生日、沒親人關心——這樣的成長歷程,讓他早早學會獨立與堅強。

育幼院情境圖,非本人實際情況

育幼院情境圖,非本人實際情況

直到朋友成年後出社會打拼,在完全沒有父母支援的情況下生活,某天卻接到這樣一通電話,說要他「盡一點做子女的責任」。那一瞬間,他感到非常荒謬,也非常無力。


⚖️ 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決定尋求律師協助

我陪他一起諮詢律師,我們找的是桃園在地頗有經驗的邑元聯合法律事務所 王奕淵律師

raw-image

王律師聽完朋友的故事後,很明確地指出:依據《民法》第1118條的規定:

「第 1118-1 條」

受扶養權利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由負扶養義務者負擔扶養義務顯失公平,負扶養義務者得請求法院減輕其扶養義務:

一、對負扶養義務者、其配偶或直系血親故意為虐待、重大侮辱或其他身體、精神上之不法侵害行為。

二、對負扶養義務者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義務。

受扶養權利者對負扶養義務者有前項各款行為之一,且情節重大者,法院得免除其扶養義務。」

這表示,當子女遭遇到特殊狀況,例如長年未被撫養、父母失聯等,法院可以依法裁定免除其扶養責任。朋友的情況,正好就屬於這類「特別情形」。


🧾 法律怎麼認定?重點在於「有沒有受過父母照顧」

raw-image

王律師向法院提出了聲請,幫朋友申請「免除對雙親的扶養義務」。他們做了許多準備工作:

  • 向法院請求調閱育幼院的收容登記資料
  • 搜集過去各機構的轉介記錄與照顧紀錄
  • 補充戶政謄本、社工報告、輔導紀錄等文件

其中有些育幼院早已歇業,調資料非常困難,但王律師的團隊努力不懈,成功證明朋友自小由育幼院照顧,父母完全沒有盡過扶養責任

最終法院審理後,裁定朋友皆免除對雙親的扶養義務。他們不需要支付任何醫療費用,也不再需要承擔法律上根本不該屬於他的責任。


😔 當事人的情緒反應:從震驚、不解到決心尋求幫助

朋友說,那通電話來的當下,腦海裡不是父親病床的畫面,而是自己童年過年在育幼院的孤單,是每次看到同學家長來接送時的那種嫉妒與難堪。

這些情緒並不是怨恨,而是深深的空洞。他不是不孝,而是根本沒有「孝」可言。

所以他決定,用法律保護自己,用證據說話。他不希望自己接下來的人生,在沒有親情的關係下,還被法律捆住不該承擔的義務。


💡 如果法院不判免責怎麼辦?還有「酌減」可以爭取

那時侯我朋友其實有擔心,若法院最後沒有裁定免除扶養,是不是就只能全額負擔?王律師有說:其實不然。

法院也可依情況酌減扶養義務的範圍與金額。例如你經濟條件不佳、扶養他人(如子女)、或實際情感關係疏遠,法院可以讓你僅負擔微薄金額,甚至不定期給付。

也就是說,只要有律師協助,幾乎都能讓法院了解你的處境,取得合理的結果。


🧠 常見的「特別情形」有哪些?你可能比想像中更符合

法院在處理扶養爭議時,會認定以下狀況構成「特別情形」:

  • 父母對子女有嚴重虐待、暴力或性侵害紀錄
  • 子女從小被遺棄,由其他人或機構扶養長大
  • 父母從未提供扶養費、未曾聯繫或探視
  • 子女有重大疾病或經濟困難,難以負擔扶養責任
  • 子女與父母之間完全無情感互動,關係形同陌生人


✅ 面對相似情況,你可以這樣做:

  1. 整理自己與父母的戶籍、關係、聯絡紀錄(或沒有聯絡的事實)
  2. 嘗試聯繫曾經的育幼院、寄養家庭、社福機構,調閱相關資料
  3. 保留所有來自對方或第三人要求你「扶養」的紀錄(通話、簡訊、書面等)
  4. 找信任的律師諮詢,確認是否符合免責條件
  5. 與兄弟姐妹一同處理(若有),避免單方面承擔


🎯 結語:法律是道德的底線,感情不是義務

raw-image

我朋友這次的經歷讓我明白:有時候,法律的介入不是冷酷無情,而是讓你擁有說「我不必再受傷」的勇氣與底氣

如果你也面對相似的處境,請記住:你不是一個人。你有權利選擇合適的方式保護自己與家人的生活,而不是無條件承擔從未被給予過的責任。


📍邑元聯合法律事務所🏛 推薦律師資訊(親友實際經驗)

🏢 地址:桃園市桃園區國際路二段551號2樓

📞 電話:(03) 341-1815

🕘 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9:0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咪呀咪呀的沙龍
1會員
7內容數
分享生活中大小事情
咪呀咪呀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6
帶長輩體驗健身房後,她從原本行動緩慢到可以輕鬆上下樓梯甚至玩網球拋接!過程中教練的專業與細心,以及功能性訓練課程設計,讓長輩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重拾活力。想讓長輩運動卻不知道如何開口?不妨試試先幫他們報名體驗課程,再陪同前往,讓他們感受運動的樂趣!
Thumbnail
2025/03/26
帶長輩體驗健身房後,她從原本行動緩慢到可以輕鬆上下樓梯甚至玩網球拋接!過程中教練的專業與細心,以及功能性訓練課程設計,讓長輩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重拾活力。想讓長輩運動卻不知道如何開口?不妨試試先幫他們報名體驗課程,再陪同前往,讓他們感受運動的樂趣!
Thumbnail
2025/03/12
兒童歌唱班教學經驗分享,從姪女學習鋼琴的抗拒到愛上歌唱的轉變過程,說明歌唱班如何透過遊戲、互動式教學,培養孩子的音樂興趣、音感和自信心。
Thumbnail
2025/03/12
兒童歌唱班教學經驗分享,從姪女學習鋼琴的抗拒到愛上歌唱的轉變過程,說明歌唱班如何透過遊戲、互動式教學,培養孩子的音樂興趣、音感和自信心。
Thumbnail
2024/11/28
分享了姑姑開始學習空靈鼓的故事,從對樂器的渴望到勇敢實現夢想的過程。空靈鼓作為一種療癒的打擊樂器,適合初學者,讓姑姑不僅學習音樂,也擴大了社交圈。文章中提到的琴芸韻音樂中心,提供了友善的教學環境和豐富的課程體驗,是追求心靈寧靜的好去處。
Thumbnail
2024/11/28
分享了姑姑開始學習空靈鼓的故事,從對樂器的渴望到勇敢實現夢想的過程。空靈鼓作為一種療癒的打擊樂器,適合初學者,讓姑姑不僅學習音樂,也擴大了社交圈。文章中提到的琴芸韻音樂中心,提供了友善的教學環境和豐富的課程體驗,是追求心靈寧靜的好去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孩子在家庭裡出生,慢慢長大,到幾歲時,可以「自己一個人住」? 上學期就曾聽小Q說,媽媽在作看護,親戚介紹的。 小Q父親早逝,跟媽媽兩人相依為命,家庭經濟狀況很不好;媽媽縮衣節食,省下來的錢,都投資在小Q身上,讓他去補習。 下學期的某次晤談,小Q說,媽媽現在到外縣市去當看護了,24小時的看護
Thumbnail
孩子在家庭裡出生,慢慢長大,到幾歲時,可以「自己一個人住」? 上學期就曾聽小Q說,媽媽在作看護,親戚介紹的。 小Q父親早逝,跟媽媽兩人相依為命,家庭經濟狀況很不好;媽媽縮衣節食,省下來的錢,都投資在小Q身上,讓他去補習。 下學期的某次晤談,小Q說,媽媽現在到外縣市去當看護了,24小時的看護
Thumbnail
近期,家裡發生了一些小事 親戚小孩的父親打電話向小孩借錢。 我又傻眼又憤怒,我向家人講了我的生氣和價值觀 大人就該有大人的樣子,我這樣說。 再怎樣沒錢,都應該自己好好想辦法,向外求救 而不是找上自己的小孩,尤其,孩子還沒有出社會,還在就學中   媽媽不同意我的觀點 她認為,父母沒錢了
Thumbnail
近期,家裡發生了一些小事 親戚小孩的父親打電話向小孩借錢。 我又傻眼又憤怒,我向家人講了我的生氣和價值觀 大人就該有大人的樣子,我這樣說。 再怎樣沒錢,都應該自己好好想辦法,向外求救 而不是找上自己的小孩,尤其,孩子還沒有出社會,還在就學中   媽媽不同意我的觀點 她認為,父母沒錢了
Thumbnail
上個月阿洪在臉書及部落格跟大家談了「民事認領無效及確認親子關係不存在法律問題,本以為這個議題比較冷僻不會獲得太多關注,沒想到發文後不久電子郵件信箱裡突然收到了一封讀者回饋信件。究竟跟父親沒有血緣關係卻被認領了,可以直接到戶政事務所申請撤銷登記嗎?
Thumbnail
上個月阿洪在臉書及部落格跟大家談了「民事認領無效及確認親子關係不存在法律問題,本以為這個議題比較冷僻不會獲得太多關注,沒想到發文後不久電子郵件信箱裡突然收到了一封讀者回饋信件。究竟跟父親沒有血緣關係卻被認領了,可以直接到戶政事務所申請撤銷登記嗎?
Thumbnail
母親未婚生子後,就把我交由外公外婆照顧,後來她跟現在我身分證上登記的父親結婚,在外公要求下,跟我沒有血緣關係的父親,到戶政事務所登記認領我。但我從小就跟外公外婆同住,與母親及無血緣關係的父親幾乎沒有接觸,現在因為母親過世加上自己生病,想要申請低收入戶補助,沒有血緣關係的父親收入,卻影響了我的申請資格
Thumbnail
母親未婚生子後,就把我交由外公外婆照顧,後來她跟現在我身分證上登記的父親結婚,在外公要求下,跟我沒有血緣關係的父親,到戶政事務所登記認領我。但我從小就跟外公外婆同住,與母親及無血緣關係的父親幾乎沒有接觸,現在因為母親過世加上自己生病,想要申請低收入戶補助,沒有血緣關係的父親收入,卻影響了我的申請資格
Thumbnail
  案例一:一位師姐來電請示,以下為整理之請示內容:    我的姨甥99年打球受傷後成殘廢,目前已經忘記過去,生活無法自理,待在護理之家,請示是否有因果干擾?   我與他到底什麼關係?我的姐妹因病往生後,我就幫她扶養這個小孩。我不求從小孩身上得到什麼,但至少也不要讓我這樣為他操煩......
Thumbnail
  案例一:一位師姐來電請示,以下為整理之請示內容:    我的姨甥99年打球受傷後成殘廢,目前已經忘記過去,生活無法自理,待在護理之家,請示是否有因果干擾?   我與他到底什麼關係?我的姐妹因病往生後,我就幫她扶養這個小孩。我不求從小孩身上得到什麼,但至少也不要讓我這樣為他操煩......
Thumbnail
欠別人的10元要怎麼還? 兒子從心裡笑出來說:「爸爸~你怎麼跟媽媽問一樣的問題?我會挖撲滿,用我自己賺的錢還」
Thumbnail
欠別人的10元要怎麼還? 兒子從心裡笑出來說:「爸爸~你怎麼跟媽媽問一樣的問題?我會挖撲滿,用我自己賺的錢還」
Thumbnail
不要勉強想跟長輩成為朋友或無所不談!那需要彼此都要能夠先把對方放在對等的位置上。而我想,我與母親在我十歲那年一夜長大後,我就與她平起平坐了吧!
Thumbnail
不要勉強想跟長輩成為朋友或無所不談!那需要彼此都要能夠先把對方放在對等的位置上。而我想,我與母親在我十歲那年一夜長大後,我就與她平起平坐了吧!
Thumbnail
2022.4.29 一位個案過去在父親生病期間,雖然有其他手足兄弟,但他們卻把照顧父親的責任丟給她,她一邊照顧自己的家庭、工作,卻仍是一肩扛起中風及失智爸爸的照顧工作,一個人努力硬撐到脊椎出問題到最後不得不開刀而個案父親離開後,個案感覺自己無怨無悔為家人付出但卻被拋棄了,過去其他親人將照顧父親的責
Thumbnail
2022.4.29 一位個案過去在父親生病期間,雖然有其他手足兄弟,但他們卻把照顧父親的責任丟給她,她一邊照顧自己的家庭、工作,卻仍是一肩扛起中風及失智爸爸的照顧工作,一個人努力硬撐到脊椎出問題到最後不得不開刀而個案父親離開後,個案感覺自己無怨無悔為家人付出但卻被拋棄了,過去其他親人將照顧父親的責
Thumbnail
有一位久未聯絡的朋友的某位遠親問老師父,自己的家運不好,家人生病的生病、離婚的離婚、失業的失業、失聯的失聯,每個人都溺水自身難保。 朋友的遠親從曾祖父、祖父、父親,三代人都以屠宰、簽賭、詐騙為業,到了他這代,也就是第四代。雖然第四代沒有沾染前人惡習,卻也因為男主人身體不好在家待業,太太為了補貼
Thumbnail
有一位久未聯絡的朋友的某位遠親問老師父,自己的家運不好,家人生病的生病、離婚的離婚、失業的失業、失聯的失聯,每個人都溺水自身難保。 朋友的遠親從曾祖父、祖父、父親,三代人都以屠宰、簽賭、詐騙為業,到了他這代,也就是第四代。雖然第四代沒有沾染前人惡習,卻也因為男主人身體不好在家待業,太太為了補貼
Thumbnail
因為二次的重病後,爸爸這次真的需要長期由他人照顧了,舉凡生活中的大小事自理的能力已經被疾病剝奪。起初開始照顧爸爸的時候,很難想像這種連自己決定要幹嘛的自由都沒有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自己把全部的力氣和感受,放在照顧者的位置,因此對於「病人」「被照顧者」「無行為能力者」他們仰賴他人的照顧而會有的心情很
Thumbnail
因為二次的重病後,爸爸這次真的需要長期由他人照顧了,舉凡生活中的大小事自理的能力已經被疾病剝奪。起初開始照顧爸爸的時候,很難想像這種連自己決定要幹嘛的自由都沒有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自己把全部的力氣和感受,放在照顧者的位置,因此對於「病人」「被照顧者」「無行為能力者」他們仰賴他人的照顧而會有的心情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