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關愛情的同居時代:讀金荷娜, 黃善宇《兩個女人住一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兩個女人住一起》是一本非常輕鬆愉快的小書,書中穿插許多可愛的插圖與精緻的照片,如果你是一個熱愛簡約文青風格設計裝潢的人,或者是一個「軟裝派」,又或者是個貓奴的話,讀這本書應該會是一個相當療癒的過程。

撇除插圖與照片,文字本身也毫無負擔,輕鬆自然。

本書以兩位同居人荷娜與善宇的互動為主軸,透過她們的來回敘述,有一種觀看生活實境節目的感覺。即便兩人的生活習慣與價值觀迥異,偶爾發生摩擦爭執,但她們總能在自我反省與消化之後坦率溝通與理解,找到共處的平衡,而這正是這本書吸引人的地方。

兩個女人住一起:非關愛情的同居時代內頁

兩個女人住一起:非關愛情的同居時代內頁

其實這本書中有很多人生處世的小道理,但我不想將之簡單歸類為心理勵志或包裝成生活小品的雞湯書。我反而覺得本書中「非伴侶同居」(non-romantic cohabitation)的議題相當有趣,也非常適合當代社會。

過去,我們總會先入為主認為,會選擇同居的人們多半有著一定的「親密」關係。這讓我想起房慧真在散文作品《單向街》曾提到淡江大學周邊所謂的「同居巷」,許多大學周邊更是有「同居巷」、「墮落街」的謠傳,而這些地方時常會因此被貼上環境開放、混亂、複雜的汙名標籤。

然而,同居(cohabitation)的本意本不就只是數個人因為某些原因而居住在同一個屋簷之下嗎?

如今「非伴侶同居」的狀況,例如朋友、室友、甚至選擇一起生活但沒有浪漫關係的「生活夥伴」關係,隨著都市高房價與生活成本的考量,就如同本書中荷娜與善宇,又或者單純需要一種「陪伴」來還解讀是中的孤獨,在現代社會中將會越來越普遍。(例如日本社會有所謂的「友情結婚」(ゆうじょうけっこん)、「共生婚」或是歐美的co-living趨勢)

而此時此刻,我們應該重新思考的是「親密」的定義。

過往建立在異性戀世界的親密通常包含著浪漫與性,而現今隨著更多元的生活方式和人際關係出現,「親密」或需應該重新被定義,親密可以是一種「去浪漫化」的相互陪伴與扶持,是一種解開社會制度枷鎖但仍為後盾的支持,也是一種包容與理解。

如同本書最後善宇如蜻蜓點水一般說的:

互許終身,決定以婚姻這個強力約束綁住彼此,自然事件美好的事,但即便不是如此,在一個人的生命週期,假如能在某段時光相互照顧、成為彼此的依靠,不也是很溫暖嗎?既然個人欣然為彼此帶來這種福利,法律和制度就必須加以輔助才對。當有別於過往、形式多元的家庭變得更加穩固健康時,社會這個共同體的綜合幸福指數,必然也會跟著提升。

說的真好!


✨ 歡迎我討論關於此書或此書相關的概念與想法!

✨ 歡迎來逛逛我的 Instagram 閱讀人森 @justreadwithme_ ,今年也開了新的帳號紀錄原文書閱讀 Polly | Bookstagram @pollyreadings,歡迎書友們一起同樂!

✨ 我的GoodReads帳號在這邊: pollyreadings,歡迎有的書友加好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閱讀人森,樂讀人生
0會員
12內容數
Books | Music | Movies 人生繁忙看自己喜歡的書即可。 2020年辦Instagram 閱讀帳號「閱讀人森」,目前佛系經營中。2024年新開原文書閱讀帳號「pollyreadings」,享受原文文字帶來的直接衝擊。
2025/05/15
過去看他的作品,很多時候總是約略知道他想表達什麼東西,或有些時候隱微到難以察覺,但在《棄貓》之中,村上直指他想表達的東西,卻又不是那麼清晰,這讓我感到有趣。
Thumbnail
2025/05/15
過去看他的作品,很多時候總是約略知道他想表達什麼東西,或有些時候隱微到難以察覺,但在《棄貓》之中,村上直指他想表達的東西,卻又不是那麼清晰,這讓我感到有趣。
Thumbnail
2025/05/11
閱讀《傴僂》的過程,以及試圖寫下自己所思所感時,我的心情始終十分複雜,十分掙扎。這份掙扎來自於:我究竟應該從什麼樣的角度切入去理解這本書的內容?而每當我開始思考「角度」這件事時,我無可避免地意識到,自己永遠只能以一個「直立人」的視角切入。這種不可擺脫的位置,讓我深感無力。
Thumbnail
2025/05/11
閱讀《傴僂》的過程,以及試圖寫下自己所思所感時,我的心情始終十分複雜,十分掙扎。這份掙扎來自於:我究竟應該從什麼樣的角度切入去理解這本書的內容?而每當我開始思考「角度」這件事時,我無可避免地意識到,自己永遠只能以一個「直立人」的視角切入。這種不可擺脫的位置,讓我深感無力。
Thumbnail
2025/05/09
作為第一代華裔移民的女兒,湯亭亭透過這本《女戰士》書寫身為女性,以及身為「他者」的經驗,探討在語言、文化與身份中來回擺盪的過程。我很喜歡這部作品中模糊真實與虛構、歷史與神話之間的界線,透過混合神話與現實、家庭故事與政治隱喻的方式,建構出一種屬於華裔女性的敘事傳統,讓「鬼」說話,讓沉默得以發聲。
Thumbnail
2025/05/09
作為第一代華裔移民的女兒,湯亭亭透過這本《女戰士》書寫身為女性,以及身為「他者」的經驗,探討在語言、文化與身份中來回擺盪的過程。我很喜歡這部作品中模糊真實與虛構、歷史與神話之間的界線,透過混合神話與現實、家庭故事與政治隱喻的方式,建構出一種屬於華裔女性的敘事傳統,讓「鬼」說話,讓沉默得以發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她她》書名很直接,試讀文稿卻很跳躍。 文字很簡潔,反覆閱讀卻每一次都會有另一種領略。 女性間是否「不只是朋友」,其實並不容易在事實上畫出分隔線,「友情以上,戀人未滿」在客觀性別上的互動差異,某種意義而言是極為不同的。所以我會覺得在閱讀《她她》時,如果可以先把性別抹除,單純感受書中主配角們的相處
Thumbnail
《她她》書名很直接,試讀文稿卻很跳躍。 文字很簡潔,反覆閱讀卻每一次都會有另一種領略。 女性間是否「不只是朋友」,其實並不容易在事實上畫出分隔線,「友情以上,戀人未滿」在客觀性別上的互動差異,某種意義而言是極為不同的。所以我會覺得在閱讀《她她》時,如果可以先把性別抹除,單純感受書中主配角們的相處
Thumbnail
與其說本書重點著重在女性之間的愛情,不如說是藉由女生的敏感來凸顯對愛情的不安與誤解等情感。
Thumbnail
與其說本書重點著重在女性之間的愛情,不如說是藉由女生的敏感來凸顯對愛情的不安與誤解等情感。
Thumbnail
性生活是男女關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彼此通過人體的接近,更接近心靈,使兩人的感情更加堅定。這種情況在網上交朋友的約炮風靡,有很大變化的雙方為了考慮性的要求相遇,下雨翻雲後,有機會發出戀愛火花嗎? 對於某人來說,愛和性能是緊密相連的兩件事,在沒有形成充分的感情之前,她們不能接受對方
Thumbnail
性生活是男女關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彼此通過人體的接近,更接近心靈,使兩人的感情更加堅定。這種情況在網上交朋友的約炮風靡,有很大變化的雙方為了考慮性的要求相遇,下雨翻雲後,有機會發出戀愛火花嗎? 對於某人來說,愛和性能是緊密相連的兩件事,在沒有形成充分的感情之前,她們不能接受對方
Thumbnail
曾幾何時「我喜歡你」成了「我要擁有你」的同義詞。這句話讓我一再的回味咀嚼。我一邊看著他們三人在和彼此的關係間碰撞掙扎,互相傷害的同時又互相療癒。再回過頭看自己,總是自嘲自己是個醋罈子的我,能夠放下佔有慾,單純的愛著我愛的人嗎?
Thumbnail
曾幾何時「我喜歡你」成了「我要擁有你」的同義詞。這句話讓我一再的回味咀嚼。我一邊看著他們三人在和彼此的關係間碰撞掙扎,互相傷害的同時又互相療癒。再回過頭看自己,總是自嘲自己是個醋罈子的我,能夠放下佔有慾,單純的愛著我愛的人嗎?
Thumbnail
這篇文章藉由小説《聊天記錄》探討關於情感關係的多種可能性,討論了一對一關係和開放式關係、不同人數之間的平衡和溝通、喜歡和愛的區別,以及當下社會對多元愛情觀的迷失和追尋等話題。最後,我們能否同時愛著很多人的觀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藉由小説《聊天記錄》探討關於情感關係的多種可能性,討論了一對一關係和開放式關係、不同人數之間的平衡和溝通、喜歡和愛的區別,以及當下社會對多元愛情觀的迷失和追尋等話題。最後,我們能否同時愛著很多人的觀點。
Thumbnail
男女之間的情感一直是無解的議題,從古今中外的詩文歌賦都在傳頌著這一情字。本文將探討兩性關係,代表著冰和火、感性和理性、陰和陽的存在,並將深入探討兩性之間的差異、溝通技巧等話題。
Thumbnail
男女之間的情感一直是無解的議題,從古今中外的詩文歌賦都在傳頌著這一情字。本文將探討兩性關係,代表著冰和火、感性和理性、陰和陽的存在,並將深入探討兩性之間的差異、溝通技巧等話題。
Thumbnail
《道德浪女》定位為開放式關係指南,也讓主流關係中的人開開眼界。 作為一位遵從主流一對一關係的讀者,我倒認為可以看看書中提供的對話練習。開放式關係涉及更多利害關係人,如何處理衝突、如何溝通,經驗上自然比一對一更豐厚。
Thumbnail
《道德浪女》定位為開放式關係指南,也讓主流關係中的人開開眼界。 作為一位遵從主流一對一關係的讀者,我倒認為可以看看書中提供的對話練習。開放式關係涉及更多利害關係人,如何處理衝突、如何溝通,經驗上自然比一對一更豐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