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的溝通練習和重新思考:閱讀《道德浪女》

2024/03/05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暑假時參加了哲學與社會民主工作室的兩個營隊,分別是自由人權工作坊與愛情哲學工作坊。這本書就是在後者營期知道的。

有個同學是社科種子的成員,曾經帶領高中生認識並思考「親密關係民主化」,我第一次聽聞這個名詞,向她請教一番。主要的理論是將社會上公開討論的民主溝通帶入親密關係內,重視個人意願。所有接受平等討論的親密關係,都是親密關係民主化的範疇。

這個概念,我認為這正是《道德浪女》一書中,最想要表達,或是傳遞給讀者的核心。

圖:讀冊

圖:讀冊

書中提到許多和伴侶溝通的方式,提供許多建議和溝通公式。此外,也提到如何對孩子們實施性別教育、如何和孩子劃清肢體接觸界線。因此,除了好奇開放式關係的實踐外,也有許多值得閱讀和學習的地方。

公視P公視主題之夜秀也有對開放式關係的採訪或討論,值得一看。

溝通

也許對想嚐試開放是關係的人來說,這是一本指南。但對於單純好奇的我來說,更像是教導我如何在親密關係裡溝通、怎麼和自己溝通。

從公視的採訪影片中也不難看出,每一段關係中,都非常重視溝通,包含伴侶、情人和親子。

作者提到剛開始經營開放式關係的新手,有可能會達成一種「默契」,就是你不問,我不說。

「道德浪女」和「浪女」其一區別,就是「知情同意」和「被瞞在鼓裡」。沒有溝通與知情的開放式關係,與偷情無異,終究會使關係疏離

唐朝詩人李治有〈八至〉這麼一首詩: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開放心胸訴說、嘗試同理傾聽的伴侶是至親;迴避問題、不願分享的伴侶,注定只能漸行漸遠了。

彼此誤會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沒有人可以精準的猜到他人的感受和想法,即使是親密的人。在良好溝通以前,一切都只是「我以為」。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一個小故事:

有一對老夫妻,丈夫每次都會將吐司邊給妻子。有一天妻子和丈夫抱怨每次都只能吃剩的吐司邊,她一點也不喜歡。丈夫卻說:「我最愛吃的是吐司邊。」

丈夫以為,妻子也喜歡吃吐司邊,一昧用自己的方式對妻子好,但妻子根本不喜歡,對兩人造成損失。

安全感

對於遠距的情侶來說,開放式關係可能成為關係中的緩衝。

只要在和其他情人約會,就會告知伴侶,反而就不會隨時隨地擔心:「他會不會背著我偷偷約會?」

作者也提到當一方在說時,另一方只需要傾聽,也許偶爾點頭做為回應,但絕對不要打斷。直到確認對方說完,

「道德浪女」之所以道德,是因為會顧慮伴侶的感受,而不是無視;是積極溝通處理,而不是消極逃避。

作者也在此給予增加安全感的小建議:

找出可以增加安全感的10件事,和伴侶互相分享。當你缺乏安全感時,你希望對方怎麼做。

長得越大,越發現要找到一個願意與你促膝長談的人實在很難。若有個人願意花上半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傾聽你表達你平時藏在深處的感受,那是多大的安全感啊!

親子教育

親子也是很重要的關係,不僅是和自己的孩子,如何和情人的孩子溝通相處,也是重要的。

性別教育也是很重要的親子溝通

很多父母對性別教育抱持保守態度。去年有新聞報導,美國一學校因為藝術課展示大衛雕像,遭到家長抗議。

作者認為,性教育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讓孩子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不」

曾有個學妹分享,國小五年級時,班導對同學非常的好,尤其是成績好的女學生,她們有坐在老師腿上的特權。

當時才10歲的她,隱約覺得這件事不對,但是她害怕只有她自己這樣想,所以一直不敢說。這也導致她後來對主動示好的男生很反感,會主動追對她沒那麼好的男生。

實施性教育時,也要重視孩子的意願。先問過孩子想知道什麼,不超過界線,讓孩子感到不舒服。

當自己的最佳情人

若你能自給自足,就不會因為匱乏而餓虎撲狼,攤上一個不值得的bad guy

在關係經營中也別忘了這一點,別苛待自己,大膽地說出自己想要的,以及自己不喜歡的

你或許有過這樣的經驗,以和為貴,擔心講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會傷了和氣,所以憋在心裡。這些潛藏在心裡的未爆彈,可能會在某一個瞬間被引爆,把你炸的體無完膚,還會產生連鎖反應,引爆其它可能連你都忘記了的未爆彈,這時關係也很難再修復了。

作者提醒,如果這些小事已經困擾你三次,就表示它對你來說並不是小事,這時候就要與伴侶溝通了。

說真的,真心在乎你的人,雖不見得會同理你的感受,但一定會盡自己所能地接住你,至少最低限度地,認真傾聽你的感受。

作者也提出一些愛自己的建議:

寫下15種善待自己的方法,不開心或是希望被善待時,從中抽取一張。

你也得看見自己的優點:
你的伴侶擁有你,很幸運的10個理由。反過來,也可以思考你擁有你伴侶,很幸運的10個理由。

營隊上對開放式關係的看法

愛情哲學營上不乏各類八卦,有分享前人經驗的,也有分享自己故事的,當然更多的是聽別人那些令人咋舌的經歷。

對,雖然大家很認真討論講義上所有的愛情哲學問題,討論過程也盡量讓每個人平等發表自己想法,是個個人認為相當理想的對話空間和機會。可是,八卦時段裡,我發現每個人還是真誠地展現出自己的潛意識——當今社會最主流的「一對一」,才是唯一真理。

這是在某一次特別「毀三觀」的故事分享環節中,一整桌的人同時發出「蛤?」的聲音後一秒,我突然感受到一陣矛盾,愕然發現的矛盾。

即使是對開放式關係抱持尊重理解的態度,多數人還是以一對一為主。

個人思考

第一次聽聞開放式關係,是高中歷史老師提到沙特和西蒙波娃之間的關係,老師最後問我們:「你們不覺得這才是成熟大人的戀愛嗎?」

初次聽聞的我大開眼界,默默地認同老師的看法,認同這是一段非常理性且成熟的關係。但我知道自己佔有慾很強,也不是一個大方的人,很難接受與人分享。在後來更多人際互動經歷之後,也更加證實現階段的我確實不適合開放式關係。

我知道還是很多人抱持著一對一的想法,看看網路上各種論壇的流言就不難窺見一二,惡意評論相當常見。

說起來,我們或許沒有資格對他人的感情品頭論足,但我們還是免不了總為他人貼上標籤。之前在社群匿名投稿文章看過有人不想談戀愛,但還是找固定對象滿足生理需求,底下卻出現蕩婦羞辱的留言。

我們為了避免被他人貼上標籤,常常需要為自己辯解,就像是我上文特別提到我還是無法接受也不適合開放式關係,以免被看到的朋友說我是渣女。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感情終究是局外人道不清的。若是各方都能溝通協調完善,努力經營,就算與主流不同,也是難能可貴且合乎道德的吧?

raw-image
內容總結
道德浪女
4
/5
有感於自己跨出舒適圈的懵懂和不安,希望有個地方可以互相交流資訊和鼓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