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夠以合理(歐洲廉航是統聯價格)成本、買到短程廉航機票的話,恭喜你,因為你有更多的預算可以從事更有意義的活動。千萬不要去想少了什麼服務,短短的幾個小時,沒有飛機餐食,沒有機上娛樂系統,不會讓你的人生因此產生缺憾。
不過,你要是付了快兩萬台幣(這價格我都可以買歐亞來回機票了)從台灣飛日本、坐的是傳統航空老舊個人娛樂系統(甚至根本沒有,全機僅有十多個野雞車式的升降式螢幕)的復古時光機(華航A330與長榮A321),你的荷包才真的破了一個大洞。
靠機上娛樂系統不如自備我自己很少會看機上電影,主因不是螢幕大小或比例(電影要是精彩,畫面一片沙霧也還是看得下去),而是選項內容。能夠讓人驚艷、選項多到可以讓人忘記經濟艙之不適體感,只有一家,阿聯酋,片種與語種之多,令人眼花撩亂,而且還有我個人喜愛的高品質獨立製片與影展片。
至於長榮,慘不忍睹,如果是長時間的航班,我通常還是會開螢幕,選擇的是飛航即時動態,工作休息或是睡眠中斷的時候,一看到螢幕就可以複習地理。如果你是堅持在飛機上要享受影音娛樂,不如自己先下載影片,聽自己愛聽的歌。
等等,那這樣跟廉航有什麼差別?哦,抱歉還真的沒有。
機艙乾燥嗅覺味覺失靈
至於餐食,我勸大家要放棄「在機上享受美食」的這種虛妄觀念。機艙內的空間與平地截然不同,隨著高度爬升,嗅覺因為乾燥空氣而變得遲鈍,飛機餐必須使用重量級調味方式讓客人嚥得下去。在扭曲空間裡的加味食物,能好吃到哪裡去呢?更何況,高溫加熱的主餐,通常都成了已經認不出原貌的糊爛焦屍,如果你歷經過台灣蒸便當的時代,打開錫箔紙的那一瞬間,心頭一定湧現濃厚的懷舊(臭)味。
但如果真的要比,我覺得漢莎航空的三明治才是地獄食物之王,麵包硬得可以斷牙,所以根本吃不到裡面的沙拉內餡。我本來以為是自己太挑惕,但看到不少人原封不動退還給空服,心中既竊喜又哀傷,原來我不是難搞的少數,但要是航空公司能用心對待食物(也可以說是乘客),那麼就不會造成這麼離譜的浪費了。
你說你都搭商務艙?商務艙食物的確好過經濟艙,但絕對無法超越地面食物。
而且旅行的重點之一是要去異地享受與挖掘不一樣的美食,所以為什麼要在搭飛機的時候糟蹋自己的感官,浪費自己的胃部空間呢?我搭乘長途班機的應變方式是吃水果餐(好歹還是原型食物),不然就是在貴賓室吃飽,或是自己攜帶沒有強烈氣味的輕食登機,試想,在密閉空間裡吃蒜泥白肉韭菜盒子或是泡麵,根本是讓機艙化身為毒氣室。
某些廉航行李額度大方
至於行李,廉航托運確需要加購,不過,與台灣國籍航空的高昂票價相比,不需要動用計算機,也可以知道哪一個比較划算。而且,某些廉航的隨身行李限重超佛心,酷航給十公斤,如果是熱帶國家的一週旅程,這樣的空間絕對綽綽有餘,甚至還能買些小紀念品(極簡旅行萬歲)。
至於歐亞之間長程航班,當然首先考量是搭乘傳統航空公司,原因是歐亞之間跨洲航線的廉航並不多,而且從跨洲飛行的來回票價看來,傳統航空與廉航差異並不大。
如果你是廉航愛好者,還是有一些選擇,包括了大家熟知的酷航(希臘一直很熱門,而柏林線收攤,現在換成了維也納),還有野心勃勃的南韓德威航空(居然開了五個航點,法蘭克福、巴黎、羅馬、巴賽隆納、還有札格勒布),德威航空要是認真研究日期,的確會有漂亮價格(比方說單程含稅台幣八千有找),而且他們的票價好包括了十公斤手提行李與十五公斤托運行李,免費兩次餐食,幾乎與傳統航空無異。此外,挪威的廉航,北歐大西洋航空(Norse),也是選項之一,從奧斯陸飛曼谷有不到台幣六千的價格。
新航高卡搭乘子公司酷航亦有優惠
還有,雖然我是星空聯盟愛琴海航空(星空聯盟最優金卡)的忠實金卡持有人,但也有新加坡航空的銀卡(感謝萬豪的配對計劃),有一流母公司撐腰,因此搭乘子公司的酷航還是有一些福利,比方說,免費選位,專屬櫃檯報到,優先登機等等,連哩程也可以累積在新航的帳戶之中。
反觀華航……高卡持有人能夠在虎航取得這些優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