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罷免已進入白熱化狀態.大罷免的起源是在去年立法院發生國會擴權法案和總預算案的爭議,引起民間團體開始聯署罷免泛藍立委.而國民黨也迅速反擊,發起了罷免綠委的行動,在罷免行動中泛綠將罷免和反共連結,宣稱這是在罷免親共立委保衛國家.而泛藍也將罷免和反綠結合,將罷免渲染成是人民對民進黨執政的不滿.藍營也聲援民眾擋在北檢的抗議行動,喊出了倒閣和罷免賴清德的口號,在雙方各發起反共大遊行和反綠大遊行後,雙方的仇恨達到最高點.罷免行動彷彿成了一場充滿意識形態的信仰之戰
今天不討論之前的爭議法案和這次互相罷免誰的對錯,就說大罷免帶來的影響.台灣從民主化後的90年代在政治上就紛紛擾擾,但在進入2024年後政治上的分裂愈發嚴重.種種原因讓雙方的敵對變成仇恨.這次的大罷免雙方的用充滿情緒的口號動員,號朝支持者前去罷免,這次的罷免不管是哪方的立委被罷免的比較多,都沒意義.雙方的仇恨已經被點燃,造成的裂痕無法修補
這次對雙方是一場信仰之戰也是生死之戰,可以確定輸的那方一定會出來靠杯.雙方都盡量將自己包裝的正義.但都有自己的打算.至於是哪方會是這次大罷免的贏家呢?就讓我們看下去吧,但不管哪方贏了,社會已經撕裂了,對我們人民來說已經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