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觀察室:1.情緒與仇恨取代理性之下的民主社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台灣社會在不曉得哪一年開始,社會在談論政治的時候言語充滿了情緒與謾罵,打開社群軟體看到的政治文中,出現的對特定群體貼標籤已經常態.加上現在社群網軍氾濫,用著激烈的言語攻擊特定陣營,挑動人們敏感的神經,操控人們的情緒.

現在在社群上討論政治很常被貼上標籤歸類為某一政黨的支持者.舉一些例子:我今天的言論是批評執政黨,那可能就會被民進黨的支持者說是藍白粉甚至是中共同路人.而我今天言論批評國民黨與民眾黨,在一些議題上幫政府說話,可能會被說是執政黨側翼.在幫政府護航.以上皆是我的真實事件改編,我被貼過各種標籤,我都快搞不清出我是小草還是青鳥了XD.這也牽扯到了另一個議題,標籤化的政治.只要給異議的人貼上標籤後就好像直接定義了一個人,所以常常出現 XX黨的支持持者就是這樣啦、XXX就是XX啦 諸如此類的言論.配上在社群軟體上充滿聳動與情緒的文章圖卡更加劇了雙方對立

現在在雙方耳裡對方所說的話聽起來都是可笑、荒謬的笑話,在社會與社群中形成了各自的同溫層,不管什麼話在對方的地盤都會被攻擊壓制,有話卻不能說,導致了不滿的情緒不斷累積,在自己能發聲的地方就會把對某方的情緒發洩出來.在網路社群媒體下的留言區才會看到許多沒任何道理且反智的批評某方的言論.很多人其實不管也不關心一件事情的真實性與對錯,一切的出發點只是為了發洩情緒的批評.

要改變這種情況的方發法只有所有人對政治上所發生的事情都理性思考,不要用情緒去判斷也不要謾罵.但這種事情所有人都會說,甚至說了好幾年了,但台灣的社群生態卻都沒有改變,可能情緒還是擺脫不掉的問題吧,最後問各位,這樣是你們想要的結果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傑克
7會員
25內容數
一個普通人
傑克的其他內容
2025/05/08
探討臺灣民主社會日益嚴重的政治對立問題,從419、426遊行等事件分析社會撕裂的現況,並反思民主精神的落實與挑戰,期盼社會能回歸理性與包容。
2025/05/08
探討臺灣民主社會日益嚴重的政治對立問題,從419、426遊行等事件分析社會撕裂的現況,並反思民主精神的落實與挑戰,期盼社會能回歸理性與包容。
2025/02/14
在未來,爆發台海戰爭的機率越來越高.我未來也有可能上戰場,我怕死嗎?當然怕,那我為什麼要上?這是個好問題,是為了國家和人民?為了民主自由?還是為了家人和?目前我還沒有答案,但這國家的人民展現出來的態度會讓我找到答案.為了別人的自由去可能付出生命的戰鬥怎麼想都不划算,尤其你保衛的人民可能是一群忘
2025/02/14
在未來,爆發台海戰爭的機率越來越高.我未來也有可能上戰場,我怕死嗎?當然怕,那我為什麼要上?這是個好問題,是為了國家和人民?為了民主自由?還是為了家人和?目前我還沒有答案,但這國家的人民展現出來的態度會讓我找到答案.為了別人的自由去可能付出生命的戰鬥怎麼想都不划算,尤其你保衛的人民可能是一群忘
2025/02/05
一天前的軍事新聞報導中說,陸戰隊六六旅要裁撤戰車營和砲兵營,新增無人機部隊和防空飛彈連.隨後會交給參謀本部直屬,進駐台北防衛作戰區,當作直屬參謀本部的戰略預備隊.而原本屬於66旅戰車營和砲兵營的M60A3坦克、M109A2自走砲會被移交給陸軍使用 新聞中的說法是說這次的調整編制是為了加
Thumbnail
2025/02/05
一天前的軍事新聞報導中說,陸戰隊六六旅要裁撤戰車營和砲兵營,新增無人機部隊和防空飛彈連.隨後會交給參謀本部直屬,進駐台北防衛作戰區,當作直屬參謀本部的戰略預備隊.而原本屬於66旅戰車營和砲兵營的M60A3坦克、M109A2自走砲會被移交給陸軍使用 新聞中的說法是說這次的調整編制是為了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藐視國會或是藐視民主?對自己的政治意見太有自信,可能會影響到和持有不同意見的人的溝通喔
Thumbnail
藐視國會或是藐視民主?對自己的政治意見太有自信,可能會影響到和持有不同意見的人的溝通喔
Thumbnail
其實在網路上討論政治並不奇怪,尤其是自社群媒體興盛開始許多人便會在網路上為擁護各自的支持者展開激烈的辯論。我們曾幾何時都曾聽過「真理越辯越明」這句話,但如今在這樣的時代裡,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辯論真的健康嗎?
Thumbnail
其實在網路上討論政治並不奇怪,尤其是自社群媒體興盛開始許多人便會在網路上為擁護各自的支持者展開激烈的辯論。我們曾幾何時都曾聽過「真理越辯越明」這句話,但如今在這樣的時代裡,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辯論真的健康嗎?
Thumbnail
三、四十年前的立法院經歷過一個暴力頻傳年代,當時我懶得去理他們到底在吵甚麼,媒體怎麼說我就怎麼看,民進黨就是一副耍流氓的樣。那是我思想懶惰的年代。 而當年的國會再怎麼亂卻總是「自家人」在吵,對抗威權的衝撞打鬧。而今的立法院恐怕不只讓我們複習那民主的難題,還要抵禦那邪惡的境外勢力;「多數尊重少數」、
Thumbnail
三、四十年前的立法院經歷過一個暴力頻傳年代,當時我懶得去理他們到底在吵甚麼,媒體怎麼說我就怎麼看,民進黨就是一副耍流氓的樣。那是我思想懶惰的年代。 而當年的國會再怎麼亂卻總是「自家人」在吵,對抗威權的衝撞打鬧。而今的立法院恐怕不只讓我們複習那民主的難題,還要抵禦那邪惡的境外勢力;「多數尊重少數」、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台灣大選落幕,所謂作票的聲浪隨機四起。有網紅、民眾開始不斷轉傳各種作票的影片,許多人在網路上開始質疑這次選舉結果,甚至質疑台灣的民主制度,因而使中共達成其破壞民主信心的統戰目的。 當我們產生質疑時,應該主動追尋真相,不要讓有心人士綁架了我們的思考,拘限了我們的視野。應該回歸理性,守護我們的民主自由。
Thumbnail
台灣大選落幕,所謂作票的聲浪隨機四起。有網紅、民眾開始不斷轉傳各種作票的影片,許多人在網路上開始質疑這次選舉結果,甚至質疑台灣的民主制度,因而使中共達成其破壞民主信心的統戰目的。 當我們產生質疑時,應該主動追尋真相,不要讓有心人士綁架了我們的思考,拘限了我們的視野。應該回歸理性,守護我們的民主自由。
Thumbnail
前言 本篇文章不在貶低任何一個群體,而在反思「多元意見的包容」的意義。 正文 最近選後在網路上不斷有"疑似作票"的影片流出,看見時的第一時間我真是差點膀胱無力險些漏尿,第一時間我也開始質疑台灣選舉真的腐化成這副德性了嗎?感到慌張又憤怒。 可隨後又有各種反面論點提出: 台灣1萬7千個投票所,每
Thumbnail
前言 本篇文章不在貶低任何一個群體,而在反思「多元意見的包容」的意義。 正文 最近選後在網路上不斷有"疑似作票"的影片流出,看見時的第一時間我真是差點膀胱無力險些漏尿,第一時間我也開始質疑台灣選舉真的腐化成這副德性了嗎?感到慌張又憤怒。 可隨後又有各種反面論點提出: 台灣1萬7千個投票所,每
Thumbnail
每次選舉都是對於社會的一場割裂,逼迫我們走出同溫層,面對這個多面向、多層次的世界,體認原來自己的「陣營」如此的狹隘又脆弱。直面結果的撕裂,也讓我對於民主制度有一些思考。
Thumbnail
每次選舉都是對於社會的一場割裂,逼迫我們走出同溫層,面對這個多面向、多層次的世界,體認原來自己的「陣營」如此的狹隘又脆弱。直面結果的撕裂,也讓我對於民主制度有一些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