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計七事算過了,有勝算了,可以打了,還需要算一算錢,成本巨大阿,戰事拖久了絕對沒好處,所以一定要打得快,速戰速決
作戰篇
這篇主要是在講作戰的成本。
這一篇給我們投資的提醒就是:時間也是成本,一個月和一年可以賺到的相同的錢,那當然要想辦法一個月賺到
這個觀念很重要,會延續的下一篇的謀攻篇
謀攻篇
這篇總的來說是告訴大家,怎樣是好的勝利
原文: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
百戰百勝未必是好事。那為什麼打一仗能解決的事情要分做一百場仗來打? 這不弔詭嗎?
打仗是要解決什麼呢?一定有個目的,打仗只是個手段
那各位投資是為了什麼呢?每個人的答案不盡相同,為了財富更自由,為了早點退休等等
同樣的道理,頻繁交易,高頻交易並沒有好處,交易的次數越少越好,時間越短越好,交易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握那一兩次機會,在短時間之內,利益最大化
原文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這邊講了三個非,非戰,非攻,非久
所以,孫子強調的是: 風險,代價,利益。並不是要頻繁的打仗,將自己暴露在風險之中;交易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打仗,甚至攻城,好的機會真的沒有太多,看準了再打,別打沒把握的仗
孫子不斷強調;有絕對優勢才打,不然不要打,該認輸的時候就要認,硬凹絕對是失敗告終。
知勝五道
原文: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禦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這篇的重點的重點,知勝五道;這邊就只挑與投資相關的幾項來談
1. 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意思就是,是憑著計算後的結果去打仗,不是
憑運氣;這邊就有可以討論的地方,知道會勝利,就一定勝利嗎? 不一定,那失敗了,就可以把為什麼失敗紀錄下來,總是有沒有算到的地方,越算就會越精了
2. 識眾寡之用者勝;知道該用多少兵,能帶多少兵的那方會勝;這邊可以解讀為,資金的控管,能把風險控制得好,甚麼時候可以下重部位,什麼個股值得下重部位
3. 已虞待不虞者勝: 有更多準備的人獲勝;這個就是針對個人,誰的心理素質高,誰的知識高,誰對盤勢或是拐點的判斷正確,等等和投資相關的準備越充分,就越能在股市獲利。
知勝五道,其實就是幫助我們 "知己"的一個check list,很多人連做到知己都做不到,就更別提知彼(對手,可以解讀為有訂價能力的),不知己的結果就是......
結語
要投資(打仗)確實沒那麼容易是吧? 但是,我們很幸運有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我們要珍惜兩千年就留下的觀念,放在今日依然不顯得過時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孫子所倡導的觀念很保守,並不像許多財經專家,一天到晚叫大家買買買,要先想到失敗,要先想到風險,不能先想到會賺多少,不要陷入以小勝多那種高槓桿投資,要相信的是合理的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