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所信奉的神明,其前身不一定是人,也可能只是一隻動物,在台灣北海岸的石門鄉,有一座香火鼎盛的「十八王公廟」,這裡供奉的不只是人,還有一隻「忠犬」!傳說牠不離不棄守護主人,最終殉葬,成了人人祭拜的「義犬公」,甚至還會「託夢抗議」,讓台電不得不低頭。
忠犬傳奇:寧願殉葬也不獨活
清朝時,一艘商船在石門外海遇颱風沉沒,船上17人全數罹難,唯獨一隻狗活了下來。這隻忠犬不吃不喝,日夜守在主人屍體旁哀鳴,村民深受感動,決定將牠與主人合葬,合稱「十八王公」,並蓋廟祭祀。
沒想到,這隻狗不僅成了神,還「很有個性」神蹟不斷:從「託夢抗議」到「拒搬家」
1. 「台電拆我廟?沒門!」
1970年代,台電要在廟旁蓋核一廠,拆了拜亭,結果工人接連出事,十八王公還「託夢」給廟方抗議,最後台電妥協,1985年重建拜亭。
2. 「新廟可以蓋,舊廟不准拆!」
後來香火太旺,政府想遷廟到山上,但信徒說「王公不答應」,最後變成新廟、舊廟一起拜,形成特殊景觀。
拜拜攻略:摸狗招財、供菸粽還願
- 摸狗頭發大財:信徒瘋搶摸「義犬銅像」,據說越摸越旺。
- 王公愛抽菸? 信徒會點菸插香爐,甚至供整條菸。
- 粽子掛滿廟:成串肉粽是經典供品,還願還會打金牌、金狗。
- 越晚越靈驗:半夜拜拜人潮更多,形成「夜間香火奇觀」。
全台還有哪些「忠犬廟」?
- 嘉義「忠義十九公廟」:19名軍人+1忠犬殉職,同樣被奉為神明。
- 彰化「義犬將軍廟」:相傳狗為救主犧牲,村民立廟祭拜。
這些「毛神明」的故事,展現了台灣人對「忠義精神」的崇敬,也讓動物信仰成了獨特的文化風景!下次經過石門,別忘了去摸摸狗頭,求個好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