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變神明!尪公到底是誰?
「保儀尊王」俗稱尪公【註一】,來頭可不小!有人說祂是唐代死守睢陽的猛將張巡,也有人說是太守,更有人認為祂是「張巡+許遠」的合體版,所以尪公廟又叫「雙忠廟」!
這二位大佬在「安史之亂」死守城池,打到彈盡糧絕也不投降,最後壯烈犧牲,成了百姓心中的超級英雄。後來,福建移民把祂們當成守護神,朝廷還加封「保儀尊王」,從此香火鼎盛!
渡海來臺!三姓搶神像竟「分家」?
乾隆年間,高、張、林三姓的後裔遷來台灣,也把保儀尊王的神像及尪母、香爐攜來台灣輪流安奉,最後三姓不睦,經後裔抽籤:高姓抽到尪公本尊
林姓拿到尪母(尪公的配偶)
張姓只分到香爐(哭啊)
後來張家後代在木柵蓋了集應廟,至今仍是尪公信仰重鎮!
茶農最愛!尪公巡田「害蟲全滅」傳說
木柵貓空作為北部茶葉的主要產地之一,在春茶採收前,農民會先至木柵忠順廟,以轎輦迎請保儀大夫巡視茶園,庇佑茶園驅蟲避瘟,傳言出巡時多會下雨,打落茶葉上的害蟲,也因此有了一年一度「尪公巡茶園」的地方盛事。據說「迎尪公」時神輿經過處,附近害虫將全部死亡,因此迎神輿必須經過田中畦道,以便消滅田中害虫。尪公在臺灣還多了個超實用技能——「驅蟲保茶」!茶農笑稱尪公自帶「天然農藥」效果!
這項習俗演變成「尪公巡茶園」年度盛事,甚至還有「五年一迎」的大祭典,熱鬧非凡!
現代尪公信仰:從戰神到地方守護神
從唐代忠臣到茶園守護者,尪公的轉型超展開!現在的祂不只是歷史英雄,更是:
✔ 農民的除蟲專家
✔ 移民的團結象徵
✔ 木柵人的信仰核心
下次去木柵喝鐵觀音,別忘了感謝尪公的保佑啦!
【註一】每年五月有迎尪公的祭典,而迎神的隊伍必須走遍田間每個角落,包括狹小的田埂也不能忽略。因為走田間小路,所以神輿要很小。由於神輿太小,尪公(尪,指身體短小瘦弱)之俗稱,乃不脛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