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來自一位網友分享的故事,我在閱讀時深受觸動,也因此重新思考了許多關於人生選擇的問題。
第一件事,是這位網友在離職前,與老闆有一段很真實的對話。 老闆說,有一位老師從他的阿卡西紀錄中,看見了他的靈魂星軌:
老闆一直走,一直推開一道又一道厚重的門, 那些門上鏈著玫瑰與寶石,華麗耀眼, 但一門比一門厚重,每推開一扇,老闆的雙手就被刺得血流滿地。
終於,在第四扇門前,老闆累倒了,跪在原地。 老闆回頭一看,才發現—— 原來第一道門的旁邊,就早已散落著許多珍寶。
只是那時的老闆,沒有看,也沒有停。 老闆只是一路拼命往前衝。
這段故事讓我聯想到自己曾經的狀態,也曾像他一樣,一路努力、一路堅持,卻忘了看自己腳下是否早已富足。
我也曾是那個一手推門、一手滴血的人, 直到有一天,我真的走不動了, 我才明白——
那些門,我不推,它就只是門; 但如果我推錯了,那是因為我不曾問清楚: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我需要的,不是更多的門, 而是看見自己已經在哪裡。 我需要的,也不是更大的力氣, 而是把那股推門的力,用來關照自己。
第二件事,是這位網友後來提到的一種生活方式,叫做「經驗導向」。
這種方式不是只看結果,而是看每一段經歷本身是否是喜悅的、舒適的、合一的、有愛的。我們過去太常用「100個負10分」的經驗,去換一個「100分」的成就,但總體加起來,其實並不划算。那只會讓人越來越麻木,甚至覺得人生只是一場接一場的戰役。
而經驗導向的生活,會讓人慢下來,開始問自己: 這段經歷,我喜歡嗎?舒服嗎?有愛嗎? 這樣活著,才不會走著走著,就忘了自己當初為什麼出發。
我想,這兩段故事給了我很深的提醒: 人生,其實沒有哪一扇門是「一定非得推開不可」的。 你要的寶藏,或許早就已經在你身邊了,只是你沒有停下來看看。
寫給自己,也寫給還在路上的你。
✦ 靜心提醒:
問問自己: 「這一扇門、這一段路、這件事,是我想推?還是我覺得我『應該』推?」
別把任何一扇門,看成你的一切。 不推,也能擁有的,才是真正的寶藏。
記得問自己: 有沒有愛?有沒有合一?有沒有放鬆?
因為—— 「記得愛,記得放鬆,才是真相。」
✦ 延伸提醒:
有時候我們不是缺少力量,而是忘了停下來看看: 「我早就已經站在金色沙灘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