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大部分注意力放在當代音樂,但是一直以來,我深信古典音樂演奏不到位的音樂家,也無法勝任當代音樂。雖然從記譜、創作方法到表現型式,當代音樂都可以用單一篇章來討論,但所有的討論其實都建立在古典的基礎。
因此,我對演奏光譜涵蓋古典與現代的音樂家,特別注意也特別支持,因為這類的音樂家,對當代作品長期的深度鑽研,讓他們回到古典作品時,會有不一樣的眼光與技術,而擁有深厚古典基礎的演奏家,在面對當代作品的理解時,更是能夠迅速的掌握背後的美學與技法脈絡。
以弦樂四重奏來說,Arditti 無庸置疑是橫跨二十與二十一世紀的神,但對我而言,卻是一個安全、穩定(甚至有些灰塵)的神像,能聽他們的現場當然很好,但那是對作品的期待,並非對這個神像的期待。而Danel 和Diotima卻不一樣。
Danel 和Diotima 都是曲目光譜涵蓋古典到當代的四重奏,Danel 是完熟階段,一直有用不盡的光與熱; Diotima 一樣活力滿點,卻帶著(相對)年輕世代的清透與好奇心,兩者都是我還在持續追蹤的樂團。
這次Diotima來台,帶來我最愛的拉威爾(真正幾十年來反覆聽不厭倦)和我也沒聽過的布魯克納,可惜這次我與他們錯開了,十分遺憾!明晚有空的朋友,非常推薦去現場,聽技術、聽美學、聽趣味、聽深度,都有。
【2025誠品室內樂節10週年】《法式當代鉅獻—Diotima弦樂四重奏》
The Quatuor Diotima 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