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原諒我沒有按照順序去訴說在西班牙的那些日子,坦白說這一系列並非旅行遊記,更不是實用的攻略。這比較像是旅程結束後,不斷出現在我生活中的聲音。
我想應該沒有人會喜歡在雨天接連行走好幾天吧?
其實在這天之前自己的心情狀態一直不太好。從進入大城市León前就開始遇到連綿不斷的大雨與寒冷,身心因此被打到最低迷的狀態,加上清楚知道因為行程的安排,我勢必會脫離原先的隊伍。昨天入住的庇護所很安靜,這樣的安靜也放大了我內心的所有聲音。那晚神父邀請我們到一個小房間,我原以為是彌撒,但透過朋友翻譯才知道好像不是。房間裡點著黃色的柔光,整個空間溫暖的讓人放鬆。大家圍坐著一圈聽著神父用西班牙語說著這裡的故事。他的語氣實在是太溫柔了,即使我聽不懂內容,也就這樣靜靜的看著他慢慢訴說。最後,我們牽起手一起為接下來的旅程祈禱平安順利。
此刻我坐在窗前看著外頭的細雨,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我只愛下雨的聲音而非下雨的本身。現在回想起來,那日的祈禱似乎慢慢的將我從低氣壓炸彈當中給拉出來,那段時間的狀態幾乎沒有起伏,始終處於一個很糟糕的狀況。
沒有任何燈光照明的庇護所讓我一夜好眠。當我回到黃色箭頭的指引下時才發現今天的天氣非常好,尤其在經歷多日陰雨與濕冷後,這樣清澈的藍天簡直是一種獎賞。雖然氣溫仍持續偏低,低至攝氏四度左右,但因為心情好就連步伐都變得輕盈,沿途的風景突然變得有趣起來,看著自己的影子消失將近一周再看著沿路小鎮有趣的Donation攤位,我想這一切若不是伴隨好天氣其實非常容易錯過吧?
太陽高掛在天空照亮了整條紅土道路,紅色的泥土在陽光下泛著柔和光澤,踩在上面有一種柔軟的彈性,像是土地在為我們的腳步做緩衝。紅土路一路起伏延伸到遠處的山上,那處的山頂覆蓋著白雪,這讓我想起第一天遇上雪時的激動,不自覺思考自己是不是也要走到那裡呢?但理性的腦袋很快地分析自己接下來要爬的山此時應該不太可能積雪才對。
Astorga這座城市像是兒時和父母去阿里山前山腳下的最後補給。居民熱情至極,街道因為歲月有些斑駁,卻因為教堂的景色顯得迷人。走進超市購買每天必備的點心與食物後我坐在一個廣場上,眼前是聖母瑪莉大教堂與高第所設計的主教堂,我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這兩棟建築擺放在一起很不協調,卻又特別有魅力。我靜靜的看著高第所設計的建築線條整齊典雅,轉頭再望向聖母瑪莉大教堂的穩重與厚實,才驚覺原來那種不協調的感覺是來自於高第那從不與傳統衝突的設計嗎?
但也正是這種衝突,讓我產生想留在這座城市的衝動。我拿出放在包裡的蘋果然後用手輕輕擦拭蘋果外皮,試著擦掉上方的灰塵來得到乾淨的證明。咬下一口再次望向前方的兩座建築,心裡仔細思考是否要留在這座城市,並給了自己一顆蘋果的猶豫時間。
回到台灣後的深夜我總會感到飢餓,也許是還沒調過來的時差作祟吧。以前的我不太吃蘋果,但自從從西班牙回來後我總會默默地挑幾顆蘋果放進購物籃,回家後清洗、削皮、切塊,用叉子邊寫作邊在深夜品嚐。每當覺得哪裡不對勁,我就吃顆蘋果轉移注意力。
我將蘋果核精準丟進垃圾桶後再次背起背包。
「出城吧!」
大家可能會好奇我最後下決定的理由是什麼吧?就是在咬下到最後一口果肉時,我覺得自己會再回到這座城市,所以才決定出城。這趟旅程中有太多次我用奇怪的方式、理由在決定事情了。有太多時候我的選擇總是出人意料,但內心卻是舒服的。
慢慢步行出城的過程像是下山,明明幾個小時前我才爬進這座城而已。前往下一個小鎮的路途並不遙遠,兩公里的距離很快就抵達了。這個小鎮沒有過往熟悉的樣貌,通常朝聖之路旅途上的每個小鎮都有屬於那個小鎮的教堂,但這裡沒有,我四處張望看覺得很有趣,甚至連BAR都看不見。我開始懷疑這裡真的有庇護所嗎?就在此時前方路口的牌子寫著右轉之後能夠看到XX庇護所,我也沒多想就順著指示走去。
這裡太安靜了,安靜到沒有鳥叫聲、蟲鳴,更不要說是人了。走到庇護所時,門是打開的,我踏進室內後我按下桌上的呼叫鈴,庇護所的主人隨即走了出來。他熱情地歡迎我接著主動帶我參觀房間與浴室。這間庇護所只有十個床位,主人甚至就住在旁邊的小屋裡,我又一次莫名其妙地決定住下。庇護所主人說著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語,一邊展示翻譯過的住宿規則,那股熱情和笑容說真的讓人很難拒絕。
因為是第一個抵達這裡的人,所以將每日任務打理好後我詢庇護所主人這裡是否有餐廳或是BAR,他的回答是要走回Astorga才能吃到東西。雖然有些擔心,但我也不是頭一次只吃自己包裡的糧食度過夜晚了。於是我拿出包內的乾糧和水果,他見狀,馬上邀請我與他一起吃晚餐,如果我不嫌棄的話。
那個晚上我與他坐在庇護所外的石桌上享用晚餐。他一直想分享食物,但我實在不好意思,所以我們就各自吃各自的然後用翻譯軟體聊天,那是一個很有趣的夜晚,因為直到天色暗下來才又入住兩位來自波蘭的老夫婦。
「住在這只是希望能夠給你們一個舒服且快樂的夜晚,然後我也不至於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