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暗花種・潮汐與裁決】
那場與火之部族的戰爭,並不如傳說中熱烈。它是在一片被燒過的焦原中靜靜結束的。
教主帶領神教中堅之力,剿滅了這個長年遊走於邊境、拒絕信奉月之法則的部族。在清理戰場時,他們從族長遺體與聖壇遺址中,找到了一對奇異的珠玉——炎羽。
炎羽之形宛如鳥翼,通體赤紅,卻在陽光下透出金青色的薄紋,彷彿蘊藏著某種尚未甦醒的生靈之力。
同時被尋獲的,還有一顆原本與殘缺《月靈經》放置於一處的寶石:月晷。
月之聖女見此,知時機已至。
她主動向教主與月語者請求,願將這兩片炎羽與那顆月晷一同用於傳承儀式,以喚醒沉睡於自身記憶與血脈中的古老智慧。
教主沉吟片刻,答道:「此等事若為真,須在吾與月語者面前完成,讓神教見證。」
於是,極寒之地——冰鏡谷——成為儀式之所。
教主、月語者、聖女,以及月語者的兩名守衛——望與朔——一行五人於雪霧中踏入谷心,白夜之下,萬籟無聲。
聖女走至冰鏡谷中央的祭壇,祭壇由冰晶自然生長形成,宛如一座靜默的符文之台,無需外力點燃。她將兩片炎羽與月晷安置其上,炎羽本身蘊含強烈火屬性,在冰晶紋路間自然釋出初焰,光與熱在寒霧中交融,成為鍛造之始。而她懷中的綠色小葫蘆——福報之爐——則靜靜垂掛於胸前,於儀式中釋放微弱的月種氣息,作為血脈與記憶的觸媒。空氣中瀰漫起淡淡的香氣,並夾帶著來自符文深處的「花」之氣息——那是記憶與過往情感的召喚,是靈魂生長與脆弱的起點。
儀式開始。
第一次鍛造,聖女閉目誦咒,左手引花符文之力,右手灌注月種氣息,冰晶祭壇在極寒中泛起淡淡藍焰。
炎羽開始融化,火與風之力於冰晶紋路間迴盪交融。聖女額前浮現月紋,披風鼓動,第一段鍛造完成——霧氣瀰漫於炎羽碎片之中,凝結為一柄閃耀著光與熱、氣息穩定的長劍。
潮汐長劍,誕生。
此劍由月晷中蘊藏的光符文,結合炎羽之火與風符文,在冰晶鍛造爐的極寒環境下融合而成。其劍身宛如水銀凝結而成,隨呼吸微微起伏,劍身表面流轉著光紋與風紋交錯的痕跡,光影閃爍,彷彿封印著冰火交融之初的律動。
第二次鍛造,聖女以「種」之逆位之意,將自身未竟的情緒與殘缺的信念灌入福報之爐中。
那並非一種創造,而是將尚未誕生的可能性提前煉化——彷彿讓未生之花提早凋謝,然後從死灰中生成力量。
冰晶祭壇核心閃電交織,炎羽餘片被吸入其中,與月晷碎光共鳴,衍生成另一柄兵器。
那是一柄短劍,周身纏繞雷光,時隱時現,鋒芒如寒霜。
它名為裁決。
裁決短劍則通體漆黑如夜,其雷光如蛇般沿劍紋遊走,每當心念灌注,便有細微嗡鳴聲迴響於耳畔,似有古老誓言重現。其劍鋒蘊藏審判之力,專破虛妄,能斬斷因果之線,是信念與真實交錯後的最終制裁。
第三次鍛造,是沉默中的凝鍊。
聖女站於福報之爐前,未發一語。
月語者與教主對望皆默。
在時間凍結般的長久靜止後,霧氣自地底升起,如暗影倒映。冰晶祭壇靜靜吞吐著無形氣息,逐漸凝結出第三件鍛造之物——月環。
那是一只盒子,銀白如新月,由鍛造過程中殘留的符文碎片、未被完全吸收的冰晶物質與雷火氣息自然融合而成。幽光流轉,其內紋路與月晷對應,能封印裁決之劍的雷光,亦能在必要時釋放雷霆之勢。
月環安靜地置於裁決旁,彷彿等待與其主人的命運相會,成為不可分離的一體。
鍛造儀式結束時,夜空初亮,雪花重落。
聖女轉身,將潮汐長劍雙手奉予教主,教主滿面欣喜,立即收納於月衣之下。
接著,聖女取起月環,遞予月語者,語氣恭謹而平和。月語者剛欲詢問儀式細節,卻被一道突如其來的跪地聲打斷。
望與朔——月之守衛——同時單膝下跪,面向裁決而低頭致敬。
他們口中同聲道:「吾等,感應到聖女所持裁決所蘊之純粹月亮之力,願遵其呼喚而行,聽從其命。」
而聖女靜靜站在谷中,耳環上的月種閃爍著微光,似乎感應到來自另一個時代的記憶碎片,正在悄然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