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2月28日(星期六),《BanG Dream!》將於Kアリーナ橫濱舉辦盛大的10週年紀念演唱會「BanG Dream! 10th Anniversary LIVE」。
當天將有以下成員登台演出:
Poppin'Party、Afterglow(美竹蘭役:佐倉綾音)、Pastel*Palettes(丸山彩役:前島亜美)、Roselia、ハロー、ハッピーワールド!(弦巻こころ役:伊藤美来)、Morfonica、RAISE A SUILEN、MyGO!!!!!、Ave Mujica、夢限大みゅーたいぷ
眾多樂團齊聚一堂,共同慶祝這部作品走過的十年歲月。
值此紀念時刻,來談談回這十年間《BanG Dream!》的成長軌跡——它是如何誕生、如何轉變,成為現今ACG的音樂企劃代表作之一。
從名偵探到吉他少女,夢想實現的軌跡
說到《BanG Dream!》,就不得不提起它背後的推手——「武士道」(ブシロード)這家公司。
武士道由木谷高明於2007年創立,最初專注於卡片遊戲領域,如今已發展成橫跨動畫、遊戲、音樂,甚至職業摔角的綜合娛樂集團。
公司名稱「武士道」的由來,其實與木谷在前公司「ブロッコリー」時期未竟的企劃《熱風海陸ブシロード》有關。其名義在獲得已逝作家吉田直的家屬同意後使用,而該企劃於2013年完成動畫化,圓了一個遺憾。

熱風海陸ブシロード
至於該如何評價《熱風海陸ブシロード》?或許可以簡單總結為:「能實現夢想,就夠了吧?」
現在一提起武士道,人們多會聯想到旗下的熱門卡片遊戲,如《Weiß Schwarz》、《Cardfight!! Vanguard》,以及大型多媒體企劃,例如《BanG Dream!》與《少女☆歌劇 Revue Starlight》。此外,武士道也參與合作如《Love Live!》、《突擊莉莉Assault Lily》等作品。但若要談及它真正的原點,那非《Project MILKY HOLMES》莫屬。
等等,不是在講《BanG Dream!》嗎?
沒錯。但若要談武士道多媒體企劃的歷程,《MILKY HOLMES》是一個無法略過的存在。

PSP遊戲《探偵オペラ ミルキィホームズ》
木谷在擔任ブロッコリー社長時期,就曾主導《Project G.A.》(銀河天使),該作在當時獲得了不俗的人氣。這段經驗讓他萌生「再複製一次成功」的想法。於是他將「銀河天使」的偶像要素與「名偵探柯南」的推理設定結合,誕生了《探偵オペラ ミルキィホームズ》。
此企劃以PSP遊戲為核心,延伸出漫畫、動畫、聲優團體與音樂等多種形式,成為武士道首個完整的多媒體企劃。不過有趣的是,作為原作的遊戲反而是最晚推出的,而動畫的風格走向則偏輕鬆搞笑,與遊戲偏嚴肅的調性形成反差,也是一段趣談。
此外,三森すずこ、徳井青空、佐々木未来、橘田いずみ四人組成聲優團體《ミルキィホームズ》,並以此名義正式出道並活躍於業界。

動畫版《ミルキィホームズ》
其實從《MILKY HOLMES》的運作可見,武士道在多媒體企劃已有初步想法,並在後續不斷微調與強化,逐步打造出更成熟的武士道形式的企劃模式。
有了這些基礎知識,我們回來談談主角——《BanG Dream!》。
這個企劃的誕生過程,既神奇又充滿「木谷式的任性」。當時木谷高明萌生了想做音樂企劃的念頭,但尚未確定方向。而在2014年時他聽聞公司所屬聲優——愛美,在當年的《THE IDOLM@STER M@STERS OF IDOL WORLD!! 2014》中,親自彈吉他並演唱,引發了他的靈感。
愛美本身擅長吉他,而她在《偶像大師 百萬人演唱會》中所飾演的角色正是一位會彈吉他的少女。這種「角色與本人高度契合」的特質,給了木谷明確的構想,打造一個由「能夠實際演奏樂器的聲優」組成的女子樂團企劃。木谷找來音樂創作集團「Elements Garden」協助音樂製作、由劇作家中村航協助撰寫世界觀及角色設定,於是,《BanG Dream!》就這樣誕生了。
說這是一個「因愛美而誕生的企劃」,絕對不是誇張的說法。她的才華與舞台魅力,不僅是起點,也成為這個企劃最初的靈魂。
2015年4月,《BanG Dream!》舉辦了第一場現場演出,地點在下北澤GARDEN。與如今大家熟知的形象不同,當時的企劃還未正式公布樂團名稱,成員也只有愛美,以及後來加入的西本りみ與伊藤彩沙三人,演出內容以翻唱曲為主。
直到同年5月,樂團名稱「Poppin'Party」才正式揭曉;6月於新宿LOFT舉辦的2nd演出中,大塚紗英加入;8月的3rdLIVE後最終在10月舉行的4thLIVE上,大橋彩香作為最後一位成員登場,至此,Poppin'Party五人編制正式確定。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團員到齊,但此時的Poppin'Party仍不算是「正式出道」。這樣的說法或許有點奇怪,但根據當時武士道的規劃,她們更像是一支仍處於醞釀階段「尚未主流出道的女子樂團」,直到2016年2月,她們才發行首張單曲《Yes! BanG_Dream!》,並於同年4月舉辦「主流出道後的首場LIVE」。可以說,《BanG Dream!》真正作為一項企劃啟動,是從這時候才算正式揭幕。
我自己也有幸參加了2016年11月於Tokyo Dome City Hall(現稱Kanadevia Hall)舉辦的2ndLIVE——『BanG Dream! Second☆LIVE Starrin' PARTY 2016!』。

這一年Poppin'Party也參與了夏季大型音樂盛典「Animelo Summer Live 2016 刻 -TOKI-」,並接連發行了第二張單曲《STAR BEAT!〜ホシノコドウ〜》與第三張單曲《走り始めたばかりのキミに/ティアドロップス》。
其中,《ティアドロップス(Teardrops)》這首歌甚至成為不少人「即使沒接觸過企劃,也曾聽過」的代表作,可說是開拓知名度的關鍵之一。
2017年,《BanG Dream!》首部動畫開播,不過動畫演出在當時引來不少評論,雖然作為推廣媒介仍發揮了推動角色認知的作用,但武士道也決定將重心轉向手機遊戲《BanG Dream! Girls Band Party!》,讓整體企劃迅速打入大眾視野,拓展粉絲基礎。
同年,另一組實演樂團「Roselia」正式登場。不同於Poppin'Party明亮青春的風格,Roselia以高冷、搖滾為主軸,憑藉鮮明的樂團定位與實力派演出,很快就贏得大量關注,人氣與話題性雙收。
2017年8月,《BanG Dream!》舉辦了第四場大型演出——『BanG Dream! 4th☆LIVE Miracle PARTY 2017!』,地點選在日本武道館。這場演出距離Poppin'Party正式出道僅約一年半,便成功登上日本樂壇指標性聖地,刷新女子樂團史上最短時間登上武道館的紀錄。
在這短短兩年內,《BanG Dream!》成長廣為人知、橫跨動畫、遊戲、音樂、Live演出的綜合型娛樂企劃。雖然官方從未公開具體財務投入,但根據武士道創辦人木谷高明在過往座談會中的說法:「若沒有投入10億至20億日圓的覺悟,是無法打造出一部大熱門作品的。」至於宣傳費用方面,木谷曾透露,《BanG Dream!》的宣傳預算,甚至只有當時主打的卡牌動畫《ヴァンガード》與《バディファイト》(已結束營運)的七分之一。以此能收獲如此成果,對武士道來說,這無疑是一場成功的投資。
順帶一提,動畫曾出現一團樂團「Glitter*Green」,在設定裡是愛美所飾演戶山香澄所受啟發的團體。而這團的聲優便是《ミルキィホームズ》。
全速前進的BanG Dream!
手遊與實演樂團的火熱奠定了企劃逐步發展的基礎,繼主角團 Poppin’Party 之後,追加了三支風格鮮明的團體:以青梅竹馬組合為主打、充滿青春搖滾氣息的 Afterglow;偶像出身、在演藝圈活躍的 Pastel*Palettes;以及以 DJ 與童趣曲風打造的歡樂系樂團 Hello, Happy World!。這三團雖然並未進行實體演出,而僅由聲優參與活動(多是各團主唱為代表),但其出色的角色塑造與劇情演出,成功讓玩家對每個團體都產生強烈的情感連結。為了讓這三團的主唱聲優也能登上舞台參與現場演出,企劃方武士道組建了一支支援型實演樂團,由 Raychell(貝斯)、夏芽(鼓)、倉知玲鳳(鍵盤),以及 Poppin’Party 吉他手大塚紗英組成並在2018年初的活動上擔任三團主唱的樂團伴奏。
而也不怎麼意外地其後宣布以「THE THIRD(仮)」名義出道,隨後扣除掉大塚紗英,加入吉他手小原莉子與DJ紡木吏佐,五人編制正式成軍,並以「 RAISE A SUILEN」(RAS)為名成為企劃第三支實演樂團。
此時手機遊戲《ガルパ》已成為推廣《BanG Dream!》的主力。透過穩定更新的活動劇情與樂曲,成功讓玩家對各個角色建立情感連結;而頻繁推出的合作曲與翻唱曲,也持續吸引音樂遊戲圈的玩家入坑,同時也是在這個時候,這個企劃在台灣有了人氣。另一方面,動畫也進行了品質與形式上的改革。至第二季起動畫採用3D建模結合2D風格,雖然初期評價褒貶不一,但從後期演出來看,確實在音樂與劇情融合上更加成熟。算是在動畫部分扳回一城。
同時他們也在2019年5月的時候, 「Poppin’Party」與女子樂團「SILENT SIREN」進行合作樂團表演,是一次全新的嘗試。
除了在日本國內發力外,武士道更進一步將企劃推向海外。不僅推出繁體中文版(2017年)、韓文版(2018-2024年)、英文版(2018年)以及簡體字版(2019年),而在聲優的部分也逐步開啟參加海外活動。
人氣如日中天的《BanG Dream!》在 2020 年後邁入另一階段;除了手機遊戲《BanG Dream! Girls Band Party》的穩定營運,朝向內容多元化推進。在原有的六團(Poppin'Party、Afterglow、Pastel*Palettes、Roselia、Hello, Happy World!、RAISE A SUILEN),於2020年3月追加全新的樂團組合「Morfonica」成為繼Poppin'Party、 Roselia 與 RAS 之後的第四支實演樂團。隨後又在2022年及2023年先後追加 MyGO!!!!! 與 Ave Mujica,正式形成六組實演體系。
然而,看似一路順風的企劃,也面臨接連而來的變動與挑戰。
風雨中的樂章:Roselia的更迭到Morfonica的風暴
2017年底,擔任 Roselia 貝斯手「今井リサ」一角的遠藤ゆりか,因身體狀況宣布將於2018年5月底引退。作為Roselia成軍成員,這個消息對粉絲來說無疑是一大衝擊。而2018 年 5 月的《BanG Dream! 5th☆LIVE Day2: Roselia -Ewigkeit-》成為遠藤的告別舞台
本場Live依然展現屬於Roselia本色的演出,不過大家都明白這場賭上一切的演出,將走到一個中途點。
隨著《軌跡》與《陽だまりロードナイト》響起,Roselia的團員以及粉絲們在內心回憶起這段時間與遠藤ゆりか相處的點點滴滴。
那為了賭上一切覺悟的紫色光海,在那個夜晚轉化成紅色光海,向遠藤ゆりか道別。

如果說《軌跡》是Roselia線上的感謝之歌,那《陽だまりロードナイト》就是代表遠藤ゆりか的歌曲。
原本《陽だまりロードナイト》只是手機遊戲於2017年6月開始的活動「Don’t leave me, Lisa!!!!」的主題曲,劇情聚焦在過於忙碌而數度缺席團體活動的今井リサ以及意識到其重要性的團員所發生的故事。然而卻因為遠藤ゆりか引退宣言,使得這首歌曲成為了大家心目中對於遠藤ゆりか的道別之曲。
雖然遠藤已退出聲優圈,但她仍不時出現在舊友聲優的SNS裡,與好友們保持聯繫。至於江湖傳言他是某Vtuber的中之人,就真的只是江湖傳言。
然而,就在粉絲尚未完全從遠藤離隊中恢復時,Roselia 又遭受打擊。
送別遠藤ゆりか離開並迎接中島由貴成為新一任的今井リサ時,飾演白金燐子並作為Roselia鍵盤手的明坂聰美於2018年6月宣布因突發性感音性聽損(突發性耳聾)症狀,無法繼續音樂活動因此將退出Roselia的活動,同年9月的FanMeeting成為最後活動。官方則在同年11月宣布由志崎樺音成為繼任者。
同年兩個成員接連離開,自然引起許多討論。當時作為企劃發展期,成員們除了配音、參加廣播、節目外,再加上標榜實演樂團因此也要花不少時間進行排練及團練,不管開玩笑也好還是認真,粉絲們開始質疑是否過度操勞?
當然真正的原因也或許只是個人規劃跟身體疾病的關係吧。
而如果說團員更替多數可歸因於個人身體狀況或生涯選擇,那麼關於「Morfonica--進藤あまね」所引發的爭議,或許就不能單純以「沒辦法」帶過了。
2020年,正值手機遊戲《BanG Dream! Girls Band Party》邁入三周年,官方宣布追加全新樂團「Morfonica」,並於3月中旬正式加入遊戲。這支樂團成為繼 Poppin'Party、Roselia、RAISE A SUILEN 之後的第四組實演樂團。與其他團體不同,Morfonica 首次引入了「小提琴手」作為常駐成員,讓整體音樂風格明顯有別於過往樂團。此外,主唱更啟用當時年僅15歲、隸屬武士道事務所旗下的新人--進藤あまね。從人設到實際安排都可說是企劃團隊高度寄予厚望的一環,也因此在出道之初便備受矚目,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更多的風波。
首先,Morfonica 在宣布後短短半個月便進入遊戲,時間之快,讓不少粉絲感到驚訝。對比之下,作為「前輩」的 RAISE A SUILEN 則直到當年6月才正式實裝,引起部分粉絲質疑是否有「插隊」的不公平現象。
如果只是這樣的話,可能反對聲量還不至於影響太大,但問題就出在,進藤あまね的歌唱表現不佳。
作為Morfonica 的出道曲《Daylight -デイライト-》雖以小提琴開場營造出強烈的氛圍,但主唱聲音一出卻未能與樂器形成理想的融合。音準與音量掌控不穩,容易被背景音樂掩蓋,使得聽感缺乏層次與情緒張力。雖能感受到あまね試圖投入情感演唱,但整體成效卻不盡理想。而這樣的問題在演唱翻唱曲的時候更加嚴重。初期所翻唱的熱門歌曲如《メリッサ》、《chAngE》也放大あまね的歌唱問題,尤其是兩首歌的原唱色情塗鴉及miwa都有實力派的存在,進藤あまね的詮釋在對比下顯得力有未逮,導致負評持續累積。
而同團成員則多為專業音樂人,小提琴手 Ayasa 為活躍於業界的演奏家,鼓手 mika 是擁有教學背景的職業鼓手,貝斯手西尾夕香與吉他手直田姬奈亦具備演唱經驗。相較之下,毫無經驗的進藤在「老將帶新人」的結構下站上主唱位置,自然承受更大壓力與外界質疑。
正因如此,對於「Morfonica的插隊」才令不少人感到不解。
這一連串爭議也延燒至現場表演。2020年8月底舉行的《BanG Dream! 8th☆LIVE 夏の野外3DAYS DAY3:Special Live ~Summerly Tone♪~》原被視為驗證 Morfonica 現場實力的重要舞台,然而進藤的表現未見明顯進步,再次讓質疑聲浪升高。
與此同時出道以來從未停歇針對進藤あまね的人身攻擊,情況嚴重到武士道官方不得不發出警告,甚至數年後針對部分惡意留言者進行法律行動,事態才逐漸平息。儘管如此,至今仍有一部分粉絲甚至非粉絲的圈外人對あまね的評價未能完全轉正
另一方面,影響企劃運作的還包括突如其來的全球疫情。從2019年底起,COVID-19 疫情重創實體活動,《BanG Dream!》長期依賴的現場演出與見面會等被迫延期、縮小甚至取消--包括 Morfonica 的首場登場也因此延後至8月--使得推廣受到嚴重影響。武士道在後續財報中明確指出,實體活動難以舉行對收入與整體發展確實造成實質衝擊。
至於部分關於劇情設定與角色描寫的爭論,雖有熱議,但相較於前述爭議影響力較小。
總之《BanG Dream!》在2020年前後雖處於上升期,但也同時面臨實體演出受阻、新團體引發爭議、粉絲期待與落差等多重挑戰。雖然這些事件無疑為企劃帶來話題與討論度,卻也在不同層面造成了衝擊。
《BanG Dream!》的新篇章:不再閃耀的夢想以現實為名的再出發
時間來到2022年,武士道宣布推出全新的實演樂團「MyGO!!!!!」,與既有團體最大的不同,在於更強調「現實(Real)」與「虛構(角色)」的同步展開
首先初期官方並未公開擔當聲優的資訊,不論是Youtube還是TikTok等影片,皆以角色的名義發布,而實體Live的部分,出演成員也皆以角色的名字為主
即便現場可以看到聲優本人,但現場光源等特意調整下讓演出者的臉不是那麼容易辨識;所放出的影片也特意調整,讓角色與演者之間維持一種曖昧的距離感。這樣的策略,與過去以手遊劇情為敘事主軸(如 Afterglow、Pastel*Palettes、Hello, Happy World!)或早期主打聲優個人魅力的發展模式(如 Poppin’Party、Roselia、RAISE A SUILEN)有所不同。「MyGO!!!!!」選擇以角色為中心,在二次元與三次元之間構築一種嶄新的存在方式,確實引來不少人的好奇心。
這樣的「匿名式演出」策略持續一年左右,直到2023年4月「MyGO!!!!! 4th LIVE 前へ進む音の中で」上,官方正式公布製作動畫《BanG Dream! It's MyGO!!!!!》作為當年7月新番(首播日為6月29日)並同時公布聲優,分別是主唱羊宮妃那、吉他手立石凛、吉他手青木陽菜、貝斯手小日向美香以及鼓手林鼓子。
至於動畫《BanG Dream! It's MyGO!!!!!》也展現出跟過往作品不一樣的氛圍。比起過往雖然有摩擦、爭執但仍舊是充滿正向閃亮的青春故事不同, MyGO!!!!!動畫版更著重在滿身傷痕的青春物語,每個角色身上都有屬於自己的問題,隨著劇情推進而展開深刻的對立與和解,最終以「即使迷惘,我們依然能繼續前行」作為結尾。
由於風格明顯轉向陰鬱現實,並處於疫情後期、觀眾習慣改變的背景下,起初的討論度及關注比過往小,然而隨著劇情推進與口碑發酵,尤其是第七集中「為什麼要演奏〈春日影〉?」的高潮戲碼,引發觀眾大量討論,逐步帶動整體人氣攀升。
現在我們把時間稍微回過來一點,在「MyGO!!!!!」活動約一年且還沒正式公布動畫的2023年2月4日「BanG Dream! 11th☆LIVE」這天,官方突如其來地發布名為「Ave Mujica」的新企劃及特設網站,並啟動神秘倒數,隨後又宣布將舉辦 Ave Mujica 0th LIVE「Primo die in scaena」,此消息一出令人摸不著頭緒,只能確定可能又是一個新的樂團企劃。
時間來到4月,配合現實Youtube活動、官方頻道上傳的影片、歌曲《黒のバースデイ》的公布以及伴隨的大型 ARG(Alternate Reality Game)活動,Ave Mujica 的神秘面紗逐步揭開,卻也更加撲朔迷離。不過多次與「MyGO!!!!!」扯上關係,當時的粉絲僅能確定或許跟他們有些許關係。
【雜談】...歡迎到來,Ave Mujica的世界。來自狂氣上位者的AM團全方面解析
至於演唱會的表現,當時「MyGO!!!!!」雖然現場光線特調暗讓人難以辨識演出者,但仍舊有不少人可以看到演出者的長相進而推測是誰(事實上到2022年11月的「BanG Dream! Special☆LIVE Girls Band Party! 2020→2022」就已經完全露臉)而Ave Mujica則是更絕,在他們的的0th LIVE「Primo die in scaena」甚至全程穿著斗篷,就算最後的安可曲階段全員依舊戴著面具,連猜是誰都很難。
隨著動畫《BanG Dream! It's MyGO!!!!!》播放,粉絲交叉比對動畫中的角色發現外型及聲音似乎對的上「Ave Mujica」的成員,這項推測最終在動畫結尾得到印證,官方於最後一集播畢後,正式宣布推出續篇動畫《BanG Dream! Ave Mujica》。。
至於動畫的表現,就交給各自評斷了。
MyGO!!!!! 以掙扎與迷惘為主軸,Ave Mujica 則描寫隱藏自我、逃避真實的群體心理。這兩個團體皆以不那麼閃亮、卻更加貼近真實的青春為底色,構築出與《BanG Dream!》過往作品截然不同的世界觀與敘事風格,與過去《BanG Dream!》為了夢想而努力的青春王道風格截然不同
製作團隊在訪談中提到,從企劃初期便確立了主軸「不是那麼閃耀的青春」,強調深入描寫角色間的人際關係與內心世界,成功讓這個歷經數年風波的企劃重新注入生命力。
事實上不少人正是透過「MyGO!!!!!」及「Ave Mujica」認識《BanG Dream!》
從初代團體的正能量描寫,到近年作品的寫實轉向,《BanG Dream!》展現出跨越八年的演變與進化,不斷透過角色與觀眾的情感連結,讓這個音樂 × 動畫 × 現實融合的企劃持續煥發新意。隨著「MyGO!!!!!」 、「Ave Mujica」以及結合Vtuber及現實的「夢限大みゅーたいぷ」 的展開,這場青春群像劇也將邁入嶄新的篇章。
而故事也將繼續寫下去。
《BanG Dream!》所彈奏的青春軌跡
回顧這十年,《BanG Dream!》對我而言,不只是單純的娛樂企劃,而是一段與自己人生交織的軌跡。從《ミルキィホームズ》時期便關注武士道的我,見證了這家公司,甚至是木谷高明這個人,在光環與爭議中一步步推動許多多媒體企劃的實踐,而我也有幸能一路參與、一路見證。
雖然這段旅程有過歡笑,也有過困惑與感傷,但正因如此,那些點點滴滴才顯得彌足珍貴。寫下這篇回顧,整理這十年間作品軌跡的紀錄,對我來說《BanG Dream!》的這十年,是無法抹去的記憶。
無論你是剛接觸這部作品,還是與我一樣走過十年的老粉絲,謝謝你讀到這裡。希望我們都能帶著這段記憶,繼續走向屬於自己的舞台。

所有夢想開始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