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出發的是意識,而拖著我們腳步的是沉重的身體,最終引領著我們不斷向前的,是那麥浪上跳躍的翩翩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年站在寺廟門口,心急地回頭望向方才跑上來的斜坡。
不遠處是空海大師的石像,在後方更遙遠的地方,是二天前坐車經過的瀨戶內海,晴空萬里下的跨海大橋清淅可見。但少年的視線無法跨越的更遠,無法徜徉在那藍色的海洋,因為他眼中只有斜坡上氣喘噓噓的同伴攝影師。
攝影師腦中湧起高中時期全校800公尺第一名記憶,但心想的是該死的為什麼現在雙腿卻有如千斤重般難以前進呢?眼前的這個大斜坡特別陡,彷彿永遠都走不完……
陡坡對總是奔馳在山林裡的少年不算什麼,但胸口仍因焦急而上下起伏著。他先衝進寺廟確定納經所的位置,看到廟方在院子掃灑,稍稍鬆了一口氣,但還是再度衝到廟門口對著同伴不斷大喊:
「快一點快一點,就快到了!加油啊!」
8分鐘前,我們在今天最後的兩個目標第72番曼荼羅寺和73番出釋迦寺前停了下來。就差幾百公尺了,但眼前是一段還看不到廟門的上坡,而肩上背負者的是這趟旅程的所有行李。
在此之前的彌谷寺,鑲嵌在石壁上的佛像、廟堂美麗無比,但540個石階已經耗盡了大家的體力和意志力,從腳上隱約的疼痛感知道指縫已經長出了水泡。
此時最當機立斷的是烘焙師,她說:
「大家放下背包,我就坐在這裡顧,你們去吧。」
大家互看了幾眼,攝影師說:「納經帳給我,我用跑的。」
無力奔跑的編輯和前旅行社農夫交出了納經帳,於是我和攝影師、少年像接下任務的神奇寶般抱著納經帳一起向斜坡衝去。
少年在前,我在後,攝影師也努力跟著。一個轉彎處,終於看到曼荼羅寺的停車場,告示牌說旁邊有條小路可以切進去,但前方不懂日文的少年腳步太快已經錯過,我大喊把他喚回,4:55三人一同衝向納經所。
廟方看到汗如雨下的我們倒是很平靜,用一貫的速度蓋章揮毫。他寫完一本時,攝影師說:
「我帶著寫好的先跑下一間,看能不能先讓他寫,順便拖延時間。」
我一答好,攝影師就抓著台面上的二本納經帳衝了出去。
原本平靜的廟方見狀突然伸手大喊:
「馬搭喲!!」
我趕緊跟著大喊:「等一下!他說那本還沒寫啦!!」
攝影師立馬奔回,拿著唯一完成的納經帳再度奔出。
我則等二本都簽完後,再交付給少年,讓他出發追趕攝影師而去。
|以這兩天的觀察,還有他在540個石階上來回遊戲奔跑的狀態,我知道他還很有餘裕,輕鬆就能趕上。
再碰面,就是在出釋迦寺了,看到少年和攝影師在自動販賣機前微笑著投飲料,就知道他們成功了!
「我進到廟門時,看到納經所牆上的時鐘正好指著5點。」
後面跟上來的編輯看到滿身大汗跑得滿臉通紅的攝影師,忍不住抱了抱她說:
「我走上來時想說其實來不及也沒關係的,謝謝妳這麼辛苦,為我們跑上來。」
「因為我覺得是有可能的,還有希望啊。就這八分鐘而已,當然要衝。」
這是執著嗎?
還是自信、毅力呢?
我們已經分不清楚了。

結束參拜,回去找獨自顧背包的烘培師,這才發現前旅行社農夫已經坐在空海大師像背後靜靜望著瀨戶內海。原來不斷向前趕路的我們,背後是這麼美的景色啊!
擔心在山腰等待的烘培師看不到這般視野遼闊的景色,趕緊拍照傳給她,也告訴她我們成功了。
下山後,還要前往住宿點。因為太過疲累,40分鐘的路程竟走了一個半小時,原來這比出釋迦寺前的大陡坡更加煎熬啊!
稍感慰藉的是,夕陽下的麥田如此閃閃發光。已經可以預見,旅程的最後,麥田必定會漸漸成熟轉黃,如小王子的金髮令我們念念不忘。
此時,少年又開始奔跑了,在麥浪上跳躍,彷彿今天的旅程才剛出發。
我突然有些疑惑,自己兒時是否有如此活力充沛的盡情奔跑過?而後腦中出現了和手足們在瓜田沙地上衝刺跳遠,雙腳落下沙塵揚起的畫面。
頓時明白,少年不只是吉祥物,他提醒著我們曾有的活力,用各種遊戲消去長程步行的無聊,娛樂了我們,同時引誘著我們喚起身體的本能,繼續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