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文|林思齊(本篇收錄於「點亮」、「極光」現內含超150+感情專文,有吸引力養成、分手療傷、性覺察、感情詐騙、迴避型人格、女權探討、高端反殺術、我想和你談的十場戀愛,文章連結點我)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訂閱收藏分享留言,都是對我最好的鼓勵,感激大家,我會繼續負重前行。
最近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一段感情明明知道不對勁,還是放不下?這篇文章,不會教你怎麼識破渣男的花招,因為你早就知道了。你會點開這篇,不是因為你分不清好壞,而是因為你還走不開。所以這篇,我不是來罵誰,也不是來幫誰辯護,我只想陪你做一件事:
看清楚,然後,好好地離開。
我們會講一個很真實的故事,也會拆三種最常見的渣男人設:帝王型、詩人型、浪子型。你可能會覺得每一型你都遇過,也可能終於知道,為什麼你會一直重複受傷。
這篇文章的價值是共感。不是為了證明你看錯人是想告訴你:你已經不需要再撐著愛誰了。如果你曾經為了一句好聽的承諾留太久、如果你現在還在猶豫要不要走、或者你只是想知道自己「這樣想」是不是太多了——
那麼,這篇文章寫給你。
好的,讓我們開始吧👇👇👇
我常收到讀者的私訊,有人寫得像日記,有人像是剛從爭吵現場逃出來,一邊喘氣一邊打字。也有人只貼一句話:「他真的只是太忙,還是我被當備胎了?」
這些訊息大多我都放在心裡,偶爾回,偶爾不回。但有一封,我翻了三次。因為她寫得太悲傷。
她今年二十七歲,在餐飲業工作。排班很亂,假日很少,生活像一杯攪拌過頭的奶茶——混濁、苦一點,卻又不至於讓人想吐掉。
她問我三個問題:「他這樣算渣嗎?」「還是我太敏感了?」「我是不是太急著想被愛了?」
我徵求過她的同意,把這段經過寫下來,放在這裡。她沒有名字,也沒有誇張的劇情,但讀完以後,你可能會覺得——好像有一點熟悉。
故事的開頭,是在一個下班後的後巷。那天她剛換好制服,點了根煙,手機突然震了一下。
訊息只有六個字:「你還在店裡嗎?」
她沒馬上回,煙點著了,也沒抽。煙慢慢往上飄,就像那種話,講到一半,讓你自己去猜的那種。她回了:「剛下班,怎麼了?」
對方隔了五分鐘才說:「沒什麼,突然想到你。」
她抽了一口煙,煙味有點嗆。那感覺,像洗碗池裡那些看起來乾淨的碗盤——拿起來的時候,手還是滑了一下。
他說話總是留一點空隙,好像怕太用力會嚇跑誰。說他忙的時候,從不講忙什麼。說他想見你,也不會真的訂個時間。
剛認識那會,他說她笑起來像他大學暗戀過的女生。她沒多想,剛好那陣子工作很累,排班也亂,聽到有人這樣講,心就鬆了一點。
他不問她的過去,也沒什麼話多的時候。她開始覺得,能不問太多的人,可能比較溫柔。後來她發現,這樣的人,不太記得她什麼時候下班,但很記得哪家餐廳燈光比較好看。有次她問他吃不吃辣,他說:「看心情。」
過沒幾天,他限動貼了一張麻辣鍋配酒,標註的是另外一個人。她沒點開看,只是順手把手機的訊息通知關了。
她常常帶東西到他家,有時是洗衣粉,有時是飯後的點心。他從不拒絕,偶爾還會笑說:「你記得我喜歡這牌子。」
但她回想起來,他好像從沒說過他喜歡什麼。有次她在他家門口發現那把她留下的傘不見了,取而代之是一雙陌生的高跟鞋。她沒說什麼,回家又帶了一把新傘。
他說:「這傘很像你,很安靜,但很好用。」她當下沒多想,只是那天她回家的時候,走得比平常快了些。
後來他說想吃壽司。她排了休假、訂了難訂的位子,還提前去拿他喜歡的梅酒。那天他沒出現。只傳了一句:「臨時有點事。」她站在店門口,低頭看著那瓶梅酒,忽然覺得這段關係像是在預約一個老是不到場的客人。
她常常在等訊息、等回覆、等他哪天主動提見面。可現在看來,那些安排像是她自己一個人下的單。
再過幾天,他又傳來訊息:「今天有經過你家那一帶。」
她沒回。
他說:「下雨了,你有帶傘嗎?」
她也沒回。
不是在氣,只是那天開始,她覺得不用再解釋什麼了。
兩個月後,他出現在她工作的咖啡店。她幫他沖了一杯黑咖啡,沒問他最近好不好,也沒再提那些訊息。他還是老樣子,語氣很輕,好像從來沒缺席過什麼。
她只是低頭沖著咖啡,忽然想到一件事:
有些人走進你生活,就像走進便利商店——渴了進來,拿了東西,沒結帳就離開。
她說,那不是分手,只是有一天,她把門鎖換掉了,不再營業而已。
最後她說了一句話,我記到現在。
不是因為有什麼道理,只是有一種,很乾淨的決心:「我已經走完那段巷子了,沒有什麼好回頭的了。」
所以啊,這篇文章我們不是來分析什麼「他為什麼這樣做」、「他心裡在想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