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業減碳新解方:環境屬性憑證 (EACs) 如何促進綠色建材市場發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前言

想要使用低碳水泥、綠色鋼鐵進行建造的公司但又無法取得供應時該怎麼辦?環境屬性憑證( Environmental Attribute Certificates , EACs ),建築業的新方案出爐。

類似再生能源憑證,需要綠電的廠商接不到綠電,除了自己架太陽能板之外就是買再生能源憑證;類比過來就是想要綠色建材的廠商使用 EACs 。

微軟和 Carbon Direct 推動 EACs 的指南,強調一些重要的原則。儘管這項新憑證還在非常早期的起步階段,但遇到的關鍵點其實也和碳權類似,如何證明具備足夠的外加性,以及如何避免重複計算。新聞來源連結請參考。

建築材料減碳新解方

建築業面臨巨大的減碳壓力,而構成建築結構基礎的兩大關鍵材料——混凝土與鋼鐵——雖不可或缺,卻也是碳排重災區。兩者加總約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 13%

針對這項挑戰, Carbon Direct 與 Microsoft 攜手推出一份針對建材產業的全新指引:《混凝土與鋼鐵產業高品質環境屬性憑證準則》(Criteria for High-Quality Environmental Attribute Certificates (EACs) in the Concrete and Steel Sectors)。這份指南協助企業有效減少供應鏈中的碳排放,並加速建築環境的去碳化,聚焦處理其中最具挑戰性的排放來源——所謂的「隱含碳」( embodied carbon ),即建材製造過程中所產生的碳足跡。

隱含碳:建築減碳的隱形難題

與能源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碳排不同,所謂的「隱含碳」( embodied carbon )是指在生產與運輸建材的過程中釋放的碳排放。混凝土與鋼鐵正是這項問題的兩大元兇。

截至 2025 年,水泥產業依舊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約占全球總排放的 7% 至 8%。根據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 )的最新估計,2022 年該產業單年就排放了約 16 億公噸二氧化碳。這些排放中,有近六成來自石灰石脫碳的製程排放,其餘則是來自燃燒化石燃料以加熱水泥窯所產生的能源排放。

儘管水泥產業的氣候衝擊不容小覷,但近年來已有些許進展。從 2020 年至 2022 年,全球每噸水泥的碳強度下降了約 2.2%。不過,要達成全球減碳目標,這樣的進展仍遠遠不夠。若無重大改革,水泥產業的碳排放可能在本世紀中葉翻倍,來到每年 38 億公噸。這一趨勢背後的推力,包括開發中國家的建設熱潮與全球都市化加速。

預計到 2060 年,全球建築業的規模將倍增,對水泥與鋼鐵等建材的需求勢必也會隨之飆升。然而,真正符合低碳標準的替代材料目前仍稀少且取得困難,導致企業在減碳承諾與實際採購之間產生落差。許多企業雖已將供應鏈減碳列為目標,但針對混凝土與鋼鐵的具體工具與制度仍在建構中。這正是 Microsoft 與 Carbon Direct 攜手合作,切入產業縫隙、試圖解決的問題。

環境屬性憑證:減碳策略的新彈性選項

環境屬性憑證( Environmental Attribute Certificates , EACs )被視為建築業減碳的潛力解方。其運作邏輯與再生能源憑證( Renewable Energy Certificates , RECs )相似:即便企業未實際採用低碳混凝土或鋼鐵,也能透過購買憑證的方式,主張這些環境效益的歸屬權。對於供應鏈跨國、建案遍布全球的企業而言,這樣的彈性正好補足其無法直接採購綠色建材的現實困境。

Carbon Direct 與 Microsoft 聯手推出的新指南,正是針對這項需求而生。指南中詳列了明確且嚴格的標準,確保 EACs 實際帶來減碳效果,而不是僅僅將排放問題轉嫁出去。這讓企業在使用 EACs 時,能真正促進低碳建材的生產端轉型。

該報告的目標對象包括採購單位、永續長與建材供應商,協助他們在這個新興但逐步成形的 EAC 市場中,採取符合氣候誠信( climate integrity )的策略行動。

高品質的環境屬性憑證應具備哪些條件?

若要讓環境屬性憑證( Environmental Attribute Certificates , EACs )真正發揮減碳效益,必須符合一套明確的標準。由 Microsoft 與 Carbon Direct 所制定的新指南,列出了以下幾項核心準則:

外加性( Additionality ):憑證所代表的碳排減量,必須是在「原本不會發生」的情況下實現。換句話說,若沒有 EAC 所帶來的收入,這些減排專案根本無法自行營運或成立。

催化作用( Catalytic Impact ):一張好的 EAC 不只是單一減碳行為的記錄,更應成為推動整體產業變革的催化劑,無論是在技術創新、市場轉型,還是政策推動上,皆能發揮槓桿效應。

採購彈性( Procurement Flexibility ):EACs 將環境效益從實體建材中解耦,讓企業即使無法實際採購低碳建材,也能參與並支持相關減碳行動。

可量測、可驗證( Quantifiable and Verifiable ):碳減排成效必須可被精確量化,並由具公信力的第三方依據既有方法學進行獨立驗證,確保透明度與可信度。

完善的防護機制( Robust Safeguards ):參與憑證機制的減碳專案,需遵守嚴格的環境與社會標準,避免對當地社區、自然生態或其他永續指標造成負面影響。

防止洩漏與重複計算( No Leakage or Double Counting ):為避免碳減排成果被一魚多吃,憑證系統必須防止重複申報與排放轉移,確保每一筆減量皆為真實、獨立、未被他方使用。

上述準則是建立碳市場信任的基石,尤其在當前社會對漂綠與碳數據重複計算的質疑聲浪日漸高漲之際,這些機制格外重要。

這份指南針對建築業兩大關鍵材料——混凝土與鋼鐵,進一步訂定了適用於 EACs 的細部標準:

混凝土

GCCA 的低碳水泥標準( GCCA Low-Carbon Cement Criteria )

所有與混凝土相關的 EACs,應符合「全球水泥與混凝土協會( GCCA )」所設定的基準,包括熟料使用比例、替代性膠結材的使用,以及碳排放強度等具體數據門檻。

可納入憑證的減碳作法

此類 EACs 可涵蓋的減碳專案,包括:導入碳捕捉與封存技術( CCS )、使用如飛灰( fly ash )等補充性膠結材料( SCMs )取代部分水泥、在水泥窯中採用替代性燃料,以降低化石燃料使用。

鋼鐵

對應 ResponsibleSteel 認證規範:鋼鐵相關的憑證,應符合 ResponsibleSteel 的減碳標準,特別是在生產過程的碳排強度,以及使用電弧爐( EAF )時須採再生電力的規定。

可涵蓋的技術路徑:此類憑證可支持多項低碳煉鋼方式,包括以綠氫為基礎的煉鋼流程、使用直接還原鐵( DRI )技術減少高爐依賴、以清潔能源驅動的廢鋼回收煉鋼法。

低碳建材熱度升溫,市場與政策雙重驅動

市場對低碳建材的興趣正快速升溫。根據 McKinsey & Company 於 2024 年的研究預測,到了 2030 年,綠色鋼材的年需求量可能突破 5,000 萬公噸,占全球鋼材總需求的 10% 至 15%。

Grand View Research 則預估,從 2025 到 2030 年,綠色鋼鐵市場的年複合成長率可達 6%。另一邊,低碳混凝土市場的成長也不遑多讓。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 預測,這一領域至 2032 年前,每年成長幅度將達 13%

除了市場需求,政策推力同樣關鍵。美國政府透過 Buy Clean 計畫與《 Inflation Reduction Act 》法案,積極採購低碳建材;歐洲則透過《 Green Deal Industrial Plan 》推動綠色建築與材料創新。這些法規政策不僅提升需求,也明確要求資訊揭露與減碳效益須有實據。

因此,像 EACs 這類經過第三方驗證的環境屬性憑證,在當前的低碳轉型中顯得格外關鍵,既能補足現實採購限制,也有助於強化市場信任。

從承諾到行動:Microsoft 的綠色轉型布局

Microsoft 對 EACs 的投入,反映其在氣候承諾上的積極實踐。該公司承諾在 2030 年前達成負碳排目標,策略上選擇從供應鏈著手,並已投入資金支持碳移除技術。

目前,Microsoft 將 EACs 視為降低範疇三的一項關鍵工具,這類排放多來自建材等採購項目。

Microsoft 燃料與材料去碳化負責人 Julia Fidler 表示:

「EACs 為深度去碳化所面臨的關鍵挑戰提供解方,尤其在財務穩定性方面具有重要價值。我們對 EACs 設下高門檻,目的就是要確保投資能帶來真正、額外、可規模化的減排成果,同時號召整個產業共同建立一個值得信賴、具高度影響力的低碳建材市場。」

Microsoft 與 Carbon Direct 的合作,是企業如何落實減碳承諾的具體示範。這份新指南不僅提供一套具體的實作藍圖,也意圖引領建材採購向環境誠信靠攏,邁向真正的綠色轉型。

打造氣候一致性的綠色材料市場

儘管發展仍在起步階段,但混凝土與鋼鐵領域的 EACs( Environmental Attribute Certificates,環境屬性憑證)市場具備快速成長的潛力。隨著投資人與主管機關日益關注企業在整體價值鏈中的排放表現,相關工具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

建築與基礎設施的碳排放不斷上升,而混凝土與鋼鐵又是公認最難去碳化的材料。EACs 正是協助業界邁向低碳轉型的潛在關鍵。

Carbon Direct 與 Microsoft 共同推出的這份指南,為「高品質 EACs」立下明確標準,並說明如何透過這項機制實現可量化、具實質成效的去碳化行動,幫助企業將採購策略與其氣候承諾有效連結,邁向真正具氣候一致性的材料市場。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美國鋼鐵業脫碳:邁向低碳未來的路徑與政策建議
低碳水泥的未來:水泥行業的碳捕捉與利用技術研究
Microsoft 與 Carbon Direct 推動海洋碳移除新標準
全球最大生物炭碳移除交易,微軟與 Exomad Green 的氣候行動
微軟與簽署 1,800 萬噸碳權合約,推動碳市場邁向成熟
微軟投資印度造林專案,推動亞太最大碳移除交易
從創新基金到第一座木造資料中心,微軟的負碳雄心如何實現?
微軟與UNDO攜手推動加強岩石風化技術以實現負碳目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細雨徐行的沙龍
33會員
294內容數
分享氣候變遷與環境政策主題。 增廣見聞之餘,讓生活產生更多洞見。 如果有想了解的新知、產業資訊、相關主題內容等, 都非常歡迎在文章中留言讓我知道。
細雨徐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27
Carbon Removal Alliance (CRA) 發表礦業和汙水處理產業的備忘錄,探討碳移除 (CDR) 的應用潛力,並提出政策建議。導入 CDR 有助於提升產業效率、創造新的收入來源,並強化美國在全球市場地位。CRA 強調政府在推動產業合作中的關鍵角色,並預測未來五年產業的發展前景。
Thumbnail
2025/05/27
Carbon Removal Alliance (CRA) 發表礦業和汙水處理產業的備忘錄,探討碳移除 (CDR) 的應用潛力,並提出政策建議。導入 CDR 有助於提升產業效率、創造新的收入來源,並強化美國在全球市場地位。CRA 強調政府在推動產業合作中的關鍵角色,並預測未來五年產業的發展前景。
Thumbnail
2025/05/26
本文介紹生物炭市場價格的預測模型,發現缺乏公開的生物炭價格數據庫是技術經濟評估 (TEA) 的主要障礙。研究利用 2013 年至 2021 年的數據,建立時間序列模型預測未來價格,並提出結合理論與經驗方法量化價格波動性的創新方案。研究結果顯示,預測未來價格將穩定在約 1400 美元/噸。
Thumbnail
2025/05/26
本文介紹生物炭市場價格的預測模型,發現缺乏公開的生物炭價格數據庫是技術經濟評估 (TEA) 的主要障礙。研究利用 2013 年至 2021 年的數據,建立時間序列模型預測未來價格,並提出結合理論與經驗方法量化價格波動性的創新方案。研究結果顯示,預測未來價格將穩定在約 1400 美元/噸。
Thumbnail
2025/05/25
隨著 Verra 推出新版方法學,REDD+ 正面臨關鍵轉型。新標準強化誠信與透明度,導入更保守的基準設定與風險地圖,卻也顯著提高開發成本。最新研究指出,REDD+ 碳權價格需達至少 15 美元,方能維持財務可行性,高於當前市價數倍。而 REDD+ 的未來,也將取決於價格與信任之間能否重新取得平衡。
Thumbnail
2025/05/25
隨著 Verra 推出新版方法學,REDD+ 正面臨關鍵轉型。新標準強化誠信與透明度,導入更保守的基準設定與風險地圖,卻也顯著提高開發成本。最新研究指出,REDD+ 碳權價格需達至少 15 美元,方能維持財務可行性,高於當前市價數倍。而 REDD+ 的未來,也將取決於價格與信任之間能否重新取得平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介紹低碳產品的概念,解釋其重要性以及在工業和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討論低碳產品如何幫助減少碳排放,並介紹低碳產品範例。
Thumbnail
介紹低碳產品的概念,解釋其重要性以及在工業和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討論低碳產品如何幫助減少碳排放,並介紹低碳產品範例。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Thumbnail
這項措施要求550家企業限期完成碳排登錄,涉及半導體業、鋼鐵業、發電業、石油煉製業等行業。根據環境部的提醒,這些企業應在4月30日前完成去年112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並在10月31日前完成查驗作業。這一舉措的背景是為了監管和管理企業的碳排放,以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護環境的目的。企業需
Thumbnail
這項措施要求550家企業限期完成碳排登錄,涉及半導體業、鋼鐵業、發電業、石油煉製業等行業。根據環境部的提醒,這些企業應在4月30日前完成去年112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並在10月31日前完成查驗作業。這一舉措的背景是為了監管和管理企業的碳排放,以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護環境的目的。企業需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探索ESG與碳管理的重要性:本文介紹ESG三大支柱—環境、社會、公司治理—及其對企業的影響。了解如何透過碳盤查、減量與中和,以及GreenSwift平台的支援,助您企業實現永續目標。
Thumbnail
探索ESG與碳管理的重要性:本文介紹ESG三大支柱—環境、社會、公司治理—及其對企業的影響。了解如何透過碳盤查、減量與中和,以及GreenSwift平台的支援,助您企業實現永續目標。
Thumbnail
【建伸智慧綠建築以創新、誠信、服務為宗旨,致力提供最好的專業服務,使每棟建築都能展現智慧綠色革命(圖/建伸智慧綠建築提供)】 【李婉如/ 報導】全球碳排放量,約40%由建築產業所貢獻,在世界高度環保意識倡導下,全球已有130多個國家提出「2050淨零排放」的宣示與行動,面對趨勢的演變,
Thumbnail
【建伸智慧綠建築以創新、誠信、服務為宗旨,致力提供最好的專業服務,使每棟建築都能展現智慧綠色革命(圖/建伸智慧綠建築提供)】 【李婉如/ 報導】全球碳排放量,約40%由建築產業所貢獻,在世界高度環保意識倡導下,全球已有130多個國家提出「2050淨零排放」的宣示與行動,面對趨勢的演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