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投資印度造林專案,推動亞太最大碳移除交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言

微軟一直都是碳移除市場的最大買家,參與各式技術類型的專案,力圖在 2030 年完成負碳排

近日的新聞是參與了印度地區 ARR 造林碳抵換計劃,並且承諾收購其中 50 %的碳權。只要後續碳權的計算核發量精確,在有地方社區發展以及強化生態保育的背書下,都會是相當有助益的正面幫助。

新聞來源

Microsoft 攜手夥伴推動亞洲最大碳移除計畫

Microsoft 進一步落實永續承諾,宣布與 Climate Impact PartnersTerra Natural Capital 合作,推動印度 Madhya Pradesh 省的 Panna 造林計畫。該計畫預計在未來 30 年內,於 20,000 公頃(約為 Washington D.C. 面積)的土地上種植最多 1,160 萬棵本土樹種。

這項造林計畫將從大氣中移除 300 萬公噸二氧化碳( CO₂ ),其中 Microsoft 計畫購買 150 萬公噸經驗證的碳移除額度,相當於該計畫產出的 50%。

Microsoft 能源市場高級總監 Brian Marrs 表示:

「我們堅信,高品質的自然解決方案是應對氣候變遷的關鍵。 Panna 不僅是我們碳移除計畫中的重要一環,更是我們在 India 的首個專案,也是 APAC 地區規模最大的計畫。透過與 Climate Impact Partners 的合作,我們不僅能種植數百萬棵樹木、從大氣中移除更多碳,也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並將資金回饋當地社區。」

作為全球碳市場的領導企業,Climate Impact Partners 在 25 年間已推動 600 多個碳移除與減排計畫,遍及 56 個國家。該公司致力於協助企業抵消碳排放、制定碳定價策略,並實現其氣候目標。

永續碳移除新典範

Panna 造林計畫是多方合作的成果,由 Climate Impact Partners 提供專案開發專業、Terra Natural Capital 提供資金支持,並由 Microsoft 承諾長期參與碳移除。這是 Microsoft 在 Asia-Pacific 地區規模最大的碳移除交易,也是其在 India 的首個專案。

然而,這項計畫不只是種樹,更是一項大型社區發展計畫。它不僅幫助當地農民與社區改善生計,還在全球碳封存行動中發揮關鍵作用。

該計畫設計以創造長期環境、經濟與社會效益為目標,並採取以下關鍵措施:

  • 經濟支持:當地農民可分享部分碳權收益,提升收入來源。
  • 氣候智慧農業:提供農業培訓,推動永續農業發展。
  • 生態保育:種植本土樹種,維護生物多樣性。
  • 水資源管理:建設池塘、鑽井與滴灌系統,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

該計畫遵循最新 Verra 標準,並採用 Afforestation, Reforestation, and Revegetation Methodology (VM0047)。此方法學已獲 Integrity Council for the Voluntary Carbon Market (ICVCM) 認證,符合 Core Carbon Principle (CCP) 標準,並獲 BeZero 評為 A 級。此外,該計畫也將通過 Climate, Community, and Biodiversity Standard 驗證,以確保其環境與社會影響。

碳移除不只是種樹:經濟與社會影響力

Microsoft 參與 Panna 造林計畫,進一步展現其在碳移除領域的領導地位。2024 年,該公司註銷 550 萬張碳權額度,成為全球自願性碳市場的主要買家之一。

其中約 80% 的碳權來自 BECCS( Bioenergy wit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即生物能源與碳捕捉封存)專案,顯示 Microsoft 正積極投資新興且高效的碳移除技術。

然而,減少碳排放已不足以阻止全球暖化。為了將氣溫上升控制在 1.5°C 內,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指出,全球每年需移除 50 億至 160 億公噸 的 CO₂,並須在 2050 年 前達成此目標。

作為碳移除戰略的一環,Microsoft 透過 Panna 計畫購買 150 萬公噸經驗證的碳權,這也符合其企業願景——在 2030 年 前實現負碳排,即移除的 CO₂ 量將超過自身排放。

支持 Panna 等計畫,讓 Microsoft 不僅能減少自身碳足跡,更能推動全球適用的減碳解決方案。Climate Impact Partners 執行長也強調此合作的價值:

「確保穩定、高品質的碳權供應,讓企業如 Microsoft 能夠實現其積極的氣候目標,同時促進碳移除市場發展,並為受氣候變遷影響最嚴重的社區帶來實質效益。」

碳市場如何推動碳移除規模化發展

全球自願性碳市場正快速成長,預計將從 2023 年的 20 億美元躍升至 2030 年超過 500 億美元,其中 CDR 碳權將成為重要驅動力。相較於傳統的碳抵消機制,CDR 碳權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傳統碳抵換主要著重於減少或避免碳排放,而 CDR 碳權則直接從大氣中移除 CO₂,並確保其長期儲存。這使得 Panna 等專案成為長期氣候穩定策略的關鍵一環。

以造林為代表的自然型解決方案(NBS)被視為碳移除的重要手段,但要擴大這類專案的規模仍面臨諸多挑戰,包括資金籌措、土地取得,以及長期的碳封存監測機制。

Terra Natural Capital 透過提供財務支持,展現創新融資模式如何加速碳移除計畫的落實,為市場帶來更具規模的氣候解決方案。

擴大碳移除規模:企業氣候行動的下一步

Microsoft 在 Panna 造林專案的投入無疑值得肯定,但要擴大這類行動的規模仍有挑戰。例如,BECCS(生物能源與碳捕捉與封存)與 DAC(直接空氣捕捉)等先進碳移除技術的成本居高不下,影響它們的推廣速度。

DAC 為例,這項技術能直接從大氣中捕捉 CO₂ 並儲存於地下,但目前的成本仍高達 每公噸 600 美元以上,主要受限於技術與營運開支。

若要讓 CDR(二氧化碳移除)技術普及,關鍵在於降低成本。這可透過技術突破與規模化生產來達成,而政府的政策支持與財務激勵同樣不可或缺。例如,美國推出 45Q 稅收抵免計畫,歐盟則積極推動碳移除的認證制度,為市場發展提供制度性保障。

Microsoft 與 Climate Impact Partners 及 Terra Natural Capital 攜手推動 Panna 造林專案,不僅展現其在碳移除領域的前瞻布局,更為企業帶頭示範,推動社區型氣候行動,助力全球減碳目標的實現。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從創新基金到第一座木造資料中心,微軟的負碳雄心如何實現?

微軟與UNDO攜手推動加強岩石風化技術以實現負碳目標

林業碳權:重新造林的 ARR

ICVCM核可三項REDD+方法學,更公正可信的森林保育碳權來了

Phlair 與 Frontier 簽署 DAC 採購協議,加速低成本技術商業化

直接空氣捕捉DAC的發展契機與應用

直接空氣捕捉DAC,會是氣候變遷的終極解方嗎?

生質能碳捕獲與封存(BECCS)技術介紹

Google 於印度簽訂史上最大規模生物炭碳權交易

生物多樣性:TNFD、自然基礎解方與永續發展策略

美國2025年將推出自然基礎碳權競標,早買有折扣

想種樹賺碳權之前,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自然氣候解方吧



avatar-img
21會員
207內容數
分享氣候變遷與環境政策主題。 增廣見聞之餘,讓生活產生更多洞見。 如果有想了解的新知、產業資訊、相關主題內容等, 都非常歡迎在文章中留言讓我知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7 天前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4
Microsoft 與 Carbon Direct 推動海洋碳移除新標準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3
新加坡 10 億美元碳權交易布局:邁向全球碳市場樞紐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2
選購碳移除碳權的五大考量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1
Puro.earth 碳移除碳權發行突破 100 萬噸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細雨徐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深入探討碳移除產業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專案開發者所面臨的融資挑戰;從早期階段到商業規模化,碳移除專案在資金募集上遭遇多重障礙。Carbonfuture 為供應商提供實用指南,內容涵蓋專案生命週期評估、多元融資管道分析、風險管理,解析如何透過預購協議,降低投資者風險,開創碳移除永續發展之路。
全球企業積極追求2030淨零排放目標,高品質碳移除方案需求激增,生物炭成為熱門選擇。然而,Supercritical研究顯示,高品質生物炭碳權供應緊張,2025年已62%預購。本文探討生物炭市場現況、價格趨勢、預購合約的重要性,以及企業如何搶佔先機,避免面臨供應短缺和價格飆漲風險。
碳移除市場發展受限於政策不明確,企業多觀望高耐久性碳移除方案,偏好價格較低的自然型移除。高耐久性碳移除技術(如ERW和DAC)雖具潛力,但成本高昂,供應鏈不確定性高,缺乏政府補貼與明確規範。調查顯示,2030年前高耐久性方案需求將增加,但超過35%企業仍未規劃採購,價格及市場信任為主要瓶頸。
本文探討全球貿易與碳排放的關聯性,深入分析貿易中隱含的碳排放(進口排放)及其計算方法(多區域投入產出模型、生命週期評估法),並探討各國如何透過邊境碳調整機制(BCAs)應對碳洩漏與不公平競爭風險,以及未來可能的解決方案,例如提升標準互通性及建立氣候俱樂部。
Verra 推出 VM0051 方法學,取代舊有 AMS-III.AU,以降低水稻種植的甲烷排放。此標準鼓勵農民採用節水灌溉、優化肥料使用等永續農法,並提供社會效益,如提高農民收入與支持女性農業參與。此外,VM0051 引入 數位監測、生物地球化學模型與排放因子計算,提升減排量測的準確性。
儘管全球氣候行動受政治因素影響,新加坡仍堅持推動綠色轉型,包括擴展太陽能、進口綠電,並參與碳市場交易。政府已與不丹等國簽署碳交易協議,並計畫至 2035 年將排放量降至 45-50 百萬噸,並於 2050 年達成 淨零排放。新加坡在氣候行動上採取務實立場,並鼓勵企業積極布局低碳產業,以保持競爭力。
本文深入探討碳移除產業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專案開發者所面臨的融資挑戰;從早期階段到商業規模化,碳移除專案在資金募集上遭遇多重障礙。Carbonfuture 為供應商提供實用指南,內容涵蓋專案生命週期評估、多元融資管道分析、風險管理,解析如何透過預購協議,降低投資者風險,開創碳移除永續發展之路。
全球企業積極追求2030淨零排放目標,高品質碳移除方案需求激增,生物炭成為熱門選擇。然而,Supercritical研究顯示,高品質生物炭碳權供應緊張,2025年已62%預購。本文探討生物炭市場現況、價格趨勢、預購合約的重要性,以及企業如何搶佔先機,避免面臨供應短缺和價格飆漲風險。
碳移除市場發展受限於政策不明確,企業多觀望高耐久性碳移除方案,偏好價格較低的自然型移除。高耐久性碳移除技術(如ERW和DAC)雖具潛力,但成本高昂,供應鏈不確定性高,缺乏政府補貼與明確規範。調查顯示,2030年前高耐久性方案需求將增加,但超過35%企業仍未規劃採購,價格及市場信任為主要瓶頸。
本文探討全球貿易與碳排放的關聯性,深入分析貿易中隱含的碳排放(進口排放)及其計算方法(多區域投入產出模型、生命週期評估法),並探討各國如何透過邊境碳調整機制(BCAs)應對碳洩漏與不公平競爭風險,以及未來可能的解決方案,例如提升標準互通性及建立氣候俱樂部。
Verra 推出 VM0051 方法學,取代舊有 AMS-III.AU,以降低水稻種植的甲烷排放。此標準鼓勵農民採用節水灌溉、優化肥料使用等永續農法,並提供社會效益,如提高農民收入與支持女性農業參與。此外,VM0051 引入 數位監測、生物地球化學模型與排放因子計算,提升減排量測的準確性。
儘管全球氣候行動受政治因素影響,新加坡仍堅持推動綠色轉型,包括擴展太陽能、進口綠電,並參與碳市場交易。政府已與不丹等國簽署碳交易協議,並計畫至 2035 年將排放量降至 45-50 百萬噸,並於 2050 年達成 淨零排放。新加坡在氣候行動上採取務實立場,並鼓勵企業積極布局低碳產業,以保持競爭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環境挑戰。從氣候變化到資源枯竭,保護地球已經成為每個人的責任。而“投資我們的星球-地球”正是這樣一個倡議,旨在推動全球範圍內的可持續發展和環保行動。本文將探討我們可以採取的具體措施,為地球的未來投資。
Thumbnail
【因應 2050 年淨零排放政策的推展,企業面臨能源轉型,朝向永續目標前行。(圖/ 巨茂應材提供)】 (記者李婉如報導 )  隨著全球環保意識抬頭,ESG(環境保護 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 Social、公司治理 Governance)也愈發受到重視,除了聯合國通過《全球海洋公約》
Thumbnail
前言 在現今高速發展的社會中,自然生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擴展,森林逐漸被砍伐,生態系統也變得日益脆弱。保護森林和推動生態再生成為了當前迫切需要關注的重要議題。本文將探討森林保護的意義和價值,分析生態再生對森林保護的重要性,並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這一重大使命。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過去人類不斷追求高經濟成長率,高度仰賴大量製造來創造獲利,而消費者也習慣用完即丟,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為地球創造大量的廢棄物。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企業紛紛揚棄高汙染模式,轉型循環經濟。世界經濟論壇更是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前帶來4.5兆美元產值,蘊含著龐大的商機。 「高碳排
每個人都知道地球在發燒,個人的力量雖然很微小,卻也是守護地球的大力量,大企業們更是不敢懈怠,除了研發各種專利降低汙染外,在商標佈局上也是不遺餘力,在我國又以統一企業申請案量最高。
Thumbnail
近年植樹造林成效顯著,但養護與再利用方面仍有困難。文中談到修枝料源應避免棄置焚燒,而應進一步進行分級分類,並尋求合適應用。建議可透過公私部門與地方林業充分合作,培育新生代力量參與養護工作,並規劃與建構設備與環境場域,讓身心障礙夥伴能參與其中。此外,應用過程需建立永續的商業模式,創造永續發展的可能性。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Thumbnail
【建伸智慧綠建築以創新、誠信、服務為宗旨,致力提供最好的專業服務,使每棟建築都能展現智慧綠色革命(圖/建伸智慧綠建築提供)】 【李婉如/ 報導】全球碳排放量,約40%由建築產業所貢獻,在世界高度環保意識倡導下,全球已有130多個國家提出「2050淨零排放」的宣示與行動,面對趨勢的演變,
2020年工廠停工、在家遠距辦公等現象, 工業和交通運輸造成的二氧化碳大幅減少, 年總排放量和前年相比下降了 #5~10%, 使人們相信透過行動真的能減碳。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是比爾蓋茲在2021年 針對能源議題所撰寫的科普書籍   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溫室氣體約為 #510億噸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環境挑戰。從氣候變化到資源枯竭,保護地球已經成為每個人的責任。而“投資我們的星球-地球”正是這樣一個倡議,旨在推動全球範圍內的可持續發展和環保行動。本文將探討我們可以採取的具體措施,為地球的未來投資。
Thumbnail
【因應 2050 年淨零排放政策的推展,企業面臨能源轉型,朝向永續目標前行。(圖/ 巨茂應材提供)】 (記者李婉如報導 )  隨著全球環保意識抬頭,ESG(環境保護 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 Social、公司治理 Governance)也愈發受到重視,除了聯合國通過《全球海洋公約》
Thumbnail
前言 在現今高速發展的社會中,自然生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擴展,森林逐漸被砍伐,生態系統也變得日益脆弱。保護森林和推動生態再生成為了當前迫切需要關注的重要議題。本文將探討森林保護的意義和價值,分析生態再生對森林保護的重要性,並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這一重大使命。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過去人類不斷追求高經濟成長率,高度仰賴大量製造來創造獲利,而消費者也習慣用完即丟,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為地球創造大量的廢棄物。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企業紛紛揚棄高汙染模式,轉型循環經濟。世界經濟論壇更是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前帶來4.5兆美元產值,蘊含著龐大的商機。 「高碳排
每個人都知道地球在發燒,個人的力量雖然很微小,卻也是守護地球的大力量,大企業們更是不敢懈怠,除了研發各種專利降低汙染外,在商標佈局上也是不遺餘力,在我國又以統一企業申請案量最高。
Thumbnail
近年植樹造林成效顯著,但養護與再利用方面仍有困難。文中談到修枝料源應避免棄置焚燒,而應進一步進行分級分類,並尋求合適應用。建議可透過公私部門與地方林業充分合作,培育新生代力量參與養護工作,並規劃與建構設備與環境場域,讓身心障礙夥伴能參與其中。此外,應用過程需建立永續的商業模式,創造永續發展的可能性。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Thumbnail
【建伸智慧綠建築以創新、誠信、服務為宗旨,致力提供最好的專業服務,使每棟建築都能展現智慧綠色革命(圖/建伸智慧綠建築提供)】 【李婉如/ 報導】全球碳排放量,約40%由建築產業所貢獻,在世界高度環保意識倡導下,全球已有130多個國家提出「2050淨零排放」的宣示與行動,面對趨勢的演變,
2020年工廠停工、在家遠距辦公等現象, 工業和交通運輸造成的二氧化碳大幅減少, 年總排放量和前年相比下降了 #5~10%, 使人們相信透過行動真的能減碳。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是比爾蓋茲在2021年 針對能源議題所撰寫的科普書籍   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溫室氣體約為 #510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