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是慢下來以後才聽見的語言

Pie-avatar-img
發佈於AR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我們談論「幾何」,你腦中是不是也浮現出冷冰冰的圖形、數學公式,還有課本上那種畫得工工整整的直線與角度?我懂,這東西一聽就像離生活很遠、離感性更遠的存在。

但有一天,我站在一個藝術作品前,一種我說不上來的節奏突然拉住了我。不是因為那幅畫多漂亮,也不是它用了什麼高深的技法,而是——我靜了下來。整個人像被空間「叫住」一樣,眼睛無法離開那個點,呼吸也默默慢了下來。那一刻,我才明白,原來幾何,不是我在看它,而是它在看我。

幾何,其實是一種「觀看的條件」。


它不是要你理解,而是要你退後一步。不是要你解釋,而是要你慢下來。這世界太快了,我們太習慣滑手機、點資訊、讀圖像,什麼都要快,但幾何偏偏就是慢的。它像是空間裡的一種節奏,一種你必須放下控制、才能開始感覺的節奏。


我們都以為自己在看,但更多時候,是空間先碰到了我們。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走進一間房子、一個展場,忽然覺得心很安,或是莫名不舒服?那其實不是氣氛問題,是比例、重心、線條早已經在你還沒察覺前,對你的身體做出調整。這不是神秘,也不是藝術家的巧合,是幾何在工作。

我曾經很著迷地研究黃金比例和斐波那契數列,那些自然界、藝術裡都出現的「神聖幾何」。但說真的,知道公式和結構,不等於你真的「看見」它。因為只有當你願意慢下來、讓節奏發生,你才會被它召喚。不是你主動選擇了觀看,而是你被觀看「打開」了。

這種打開,很像聲音對我們做的事。一段音樂、一句話、有時甚至只是某個頻率,就能讓你整個人安靜下來,甚至時間都彷彿停了。這不是詩意的說法,而是真的:身體的節奏、呼吸的頻率、注意力的聚焦,會因為聲音而改變。幾何也是如此,只是它是透過視覺和空間的方式,在調整你內在的節奏。

所以,我想說的重點其實很簡單:

幾何不是讓你看見圖形,而是讓你開始感覺自己。 它不是用來「完成」一個設計,而是讓你有機會「開始觀看」。

在創作裡,很多人追求完成度、技巧感、視覺效果,但如果那個作品沒有召喚出觀看的節奏與位置,它再完美,也只是「存在」,卻不「臨在」。真正讓你停下來的東西,不一定最炫、最準、最有邏輯,而是那個讓你無法離開、讓你開始呼吸變慢的東西。

幾何不是你要去掌握的,它早就在你與作品之間發生了。你只需要站對位置,讓自己被它慢慢地、深深地觸動。

因為,當真正的幾何出現——

你不再只是觀看者, 而是成了被觀看的存在。

raw-image

這一篇,送給你——在快節奏裡,仍願意慢下來的人。

願你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刻, 讓空間悄悄碰觸你, 讓觀看,重新開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學習筆記
1會員
56內容數
目前以過去學習的筆記紀錄為主
學習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5/28
你以為自己在看,其實只是瞄了一眼。 在創作裡,「看見」從來不只是眼睛的事情——它是一場與世界的深度對話。 這篇文章,想帶你走進觀看的另一層次: 從莎士比亞的詩句到蒙娜麗莎的凝視,聊聊我們怎麼在日常中學習「真正地看」,而不只是擦身而過。 一起在這場細雨裡,為心打開一扇窗。
Thumbnail
2025/05/28
你以為自己在看,其實只是瞄了一眼。 在創作裡,「看見」從來不只是眼睛的事情——它是一場與世界的深度對話。 這篇文章,想帶你走進觀看的另一層次: 從莎士比亞的詩句到蒙娜麗莎的凝視,聊聊我們怎麼在日常中學習「真正地看」,而不只是擦身而過。 一起在這場細雨裡,為心打開一扇窗。
Thumbnail
2025/05/17
2025年5月14日,瑪琳・杜馬斯以《Miss January》拍出1363萬美元,超越草間彌生,成為最貴在世女藝術家。畫中僅穿粉紅襪的女子,引發對性別與凝視的深刻討論。
Thumbnail
2025/05/17
2025年5月14日,瑪琳・杜馬斯以《Miss January》拍出1363萬美元,超越草間彌生,成為最貴在世女藝術家。畫中僅穿粉紅襪的女子,引發對性別與凝視的深刻討論。
Thumbnail
2025/05/13
當你站在Georgia Russell的作品前,你會發現它完全不符合你對“畫”或“雕塑”那種傳統的想像。這東西既不是畫,也不是雕塑,它更像是一個介於兩者之間的空間迷宮,彷彿是某種神奇的動態裝置。你可能會想:“這是什麼東西?它是畫還是雕塑?還是科幻電影裡的奇妙物品?”
Thumbnail
2025/05/13
當你站在Georgia Russell的作品前,你會發現它完全不符合你對“畫”或“雕塑”那種傳統的想像。這東西既不是畫,也不是雕塑,它更像是一個介於兩者之間的空間迷宮,彷彿是某種神奇的動態裝置。你可能會想:“這是什麼東西?它是畫還是雕塑?還是科幻電影裡的奇妙物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 弦的振動 1.2.6 熱的傳導 1.2.7 十九世紀的尾聲 三 必須說一下波希米亞數學家/邏輯學家/哲學家/神學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 弦的振動 1.2.6 熱的傳導 1.2.7 十九世紀的尾聲 三 必須說一下波希米亞數學家/邏輯學家/哲學家/神學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 弦的振動 1.2.6 熱的傳導 1.2.7 十九世紀的尾聲 一 函數概念的發展不可能終結,踏入公元廿一世紀,數學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 弦的振動 1.2.6 熱的傳導 1.2.7 十九世紀的尾聲 一 函數概念的發展不可能終結,踏入公元廿一世紀,數學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 弦的振動 1.2.6 熱的傳導 一 偏微分方程始於公元十八世紀,在十九世紀茁長壯大。 隨著物理科學擴展越深 (理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 弦的振動 1.2.6 熱的傳導 一 偏微分方程始於公元十八世紀,在十九世紀茁長壯大。 隨著物理科學擴展越深 (理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弦的振動  七 雖然論爭沒有得出任何定論,但對函數概念的演化卻影嚮頗深。 在這次歷時多年的論爭中,函數概念得以擴大而包括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弦的振動  七 雖然論爭沒有得出任何定論,但對函數概念的演化卻影嚮頗深。 在這次歷時多年的論爭中,函數概念得以擴大而包括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 弦的振動 五 特朗貝爾依循當時數學界對函數的普遍理解,視「函數」為任一分析式。 但這時的歐拉宣稱函數不必是正常意義下的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 弦的振動 五 特朗貝爾依循當時數學界對函數的普遍理解,視「函數」為任一分析式。 但這時的歐拉宣稱函數不必是正常意義下的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 弦的振動 三 1755年,歐拉改變了主意,在《微分學原理》(Institutiones calculi differen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1.2.4 微積分的記法 1.2.5 弦的振動 三 1755年,歐拉改變了主意,在《微分學原理》(Institutiones calculi differen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二 這一百廿一頁其實只是第一版的一個附錄,名為「幾何學」。除了坐標系統的引進,笛卡兒明顯地結合了幾何和代數的語言。事實上,所謂「解析幾何」就是用代數方法表述被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二 這一百廿一頁其實只是第一版的一個附錄,名為「幾何學」。除了坐標系統的引進,笛卡兒明顯地結合了幾何和代數的語言。事實上,所謂「解析幾何」就是用代數方法表述被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一 因此打從輪廓的浮現,萌牙狀態的函數概念是一個幾何圖象。 有趣的是,兩個世紀之後,即公元十六世紀,歐洲文藝復興如日中天,法國數學家及哲學家勒內‧笛卡兒承襲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2 函數概念小史 1.2.1 中譯的來源 1.2.2 一個速度問題 1.2.3 幾何的方法 一 因此打從輪廓的浮現,萌牙狀態的函數概念是一個幾何圖象。 有趣的是,兩個世紀之後,即公元十六世紀,歐洲文藝復興如日中天,法國數學家及哲學家勒內‧笛卡兒承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