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的天空,總有一種說不出的遼闊。從北竿塘岐出發,沿著蜿蜒的山路往上開,微風吹過耳邊,空氣裡帶著一點鹹,一點潮,也有一點歷史的靜謐。目的地是北竿的最高點——壁山觀景臺。

壁山觀景臺:雲海與國界之間
壁山,海拔298公尺,不算高,卻足以俯瞰整座北竿島,視野甚至遠及對岸大陸的黃岐半島。站上觀景臺,風吹拂衣角,整個人像是被輕輕舉起,懸在空中。向南望,可見北竿機場彷彿縮小的模型般平躺在山腳,跑道筆直而孤獨,時有軍機與民航機起降,劃出一道道空中弧線。再遠一些,是霧茫茫的海面與模糊的對岸,那裏就是中國,無聲地提醒旅人:你正在一個國境之地。


北竿機場:孤島上的空中門戶
離開壁山,往山腳下的北竿機場走去,途中經過幾個零星的村落與斜坡上的軍營遺跡。北竿機場是馬祖兩座機場之一,也是北竿對外聯繫的生命線。機場不大,卻格外安靜。飛機一天只有幾班,但每一班都承載著島上居民的日常需求與觀光旅人的期待。

跑道的盡頭便是大海,飛機剛降落時,總讓人錯覺是否會直接滑進水裡。這種緊湊感,也正是馬祖的獨特魅力所在:陸地有限,但風景與故事無窮。

在這樣的小島上,空運比什麼都重要。島民說,飛機能飛,就像心能動。他們不怕風,不怕雨,只怕霧。濃霧一來,飛機無法起降,整座島彷彿被困住,只能靜候天開。
賭場預定地:命運交叉的十字路口
從機場轉往塘岐南方的海岸,一處平坦空地出現在眼前,周圍被鐵絲網圈住,雜草從地面冒出,風吹過時傳來一種荒蕪卻又隱含可能的氣息。這裡,曾是政府規劃設立博弈特區的「賭場預定地」。

那是2012年馬祖鄉民投下公投同意博弈開發後,一度引發全國關注的焦點。支持者認為能為馬祖帶來觀光與就業,改變人口外流、經濟停滯的局面;反對者則擔心文化變質、社會問題叢生。如今,十多年過去,政策停擺,賭場沒有蓋,土地依然空著,但那段充滿爭議與想像的歷史,仍在島民口中流傳。

走在這片空地邊緣,我看見了一隻白鷺從草叢間躍起,飛向海的方向。或許,這就是馬祖的性格吧——在時代浪潮中躊躇,但從不忘記土地的節奏。
小島的回音
壁山的風仍在吹,北竿機場的塔台仍在運作,那片未竟的賭場預定地依然寂靜無聲。這些點,彼此並無直接聯繫,卻像是一條潛在的時間軸,串連起馬祖島嶼上的未來與過去。

馬祖,不只是一處離島,它是邊陲中的中心,是歷史與未來交織的島嶼。而北竿,這個被大海與軍事地圖長期包圍的小島,如今正緩慢地以自己的節奏,走出一條既現代又充滿回憶的路。遠遠白線是南竿機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