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夏的午後,我漫步在桃園鄉間的田埂上。遠處農夫正彎著腰在田間除草,汗水順著額頭落進泥土裡。他的每個動作,都流露出一種對這片土地的依戀與熟悉。這樣的身影,不僅僅屬於我的家鄉,更是過去千年裡亞洲、歐洲、非洲無數農村共同的景象。在這片土地上,人類曾用雙手種下希望,也將一生的腳步深深綁在泥土之中。
然而,這一切正在迅速改變。就在不遠處的高鐵站裡,另一群年輕人正拖著行李、滑著手機,準備出發到台北、台中,甚至更遠的地方追尋夢想與機會。他們的人生彷彿已經擺脫了土地的束縛,隨時可以移動,從這個城市換到另一個城市。這樣的對比,讓我忍不住思考:為什麼有些人一輩子都離不開家鄉,而有些人卻可以毫不留戀地遠走高飛?這兩種人生,正是人類兩場最深遠的能源革命——農業革命與工業革命——給我們留下的不同命運。
約一萬年前,農業革命悄然改變了人類的未來。當祖先們第一次在河岸播下種子,世界從此不再一樣。人們學會了利用太陽的能量,把它封存於一穗穗麥子、一把把稻穀之中,也因此必須留在同一塊土地上,細心照料每一寸田地,防範天災、蟲害、戰亂。赫拉利曾在《人類大歷史》說過:「人類馴化了小麥,但更準確地說,是小麥馴化了人。」農業給了人類糧食與安全感,但同時,也讓人類第一次「被土地綁住」——沒有誰能輕易放下田地與祖業,因為離開就意味著斷糧、流浪,甚至失去家族的歸屬。
這種土地的綁定,歷史上無數文明都留下過相同的痕跡。不論是中國的自耕農,還是歐洲的佃農、奴隸階層,農民幾乎都被土地與家族深深牽絆。James C. Scott在《逃避統治的藝術》裡描述,當國家體制成形之後,農民要面對的不僅僅是耕種的辛勞,還有稅收、徭役、戶籍制度與地方權力網絡。明清時代的中國,農民的戶口與田產被層層登記,生活半徑往往不超過幾十公里,一家人世世代代都在同一片土地上過活。
數據或許比故事更直白——1800年時,全世界約有八九成人口是農民。那時的婚姻、親族、產業網絡都牢牢圍繞著土地展開,「根」是每個人最重要的身分證明。農業革命帶來了穩定、秩序與延續,但也同時築起了無形的圍牆,限制了人的移動和選擇。
這樣的命運,直到十八世紀末才開始鬆動。當英國的煤礦、蒸汽機轟然運轉,人類的能量來源第一次從土地跳脫,進入了機械與城市的世界。Kevin Kelly說,工業革命是「機械將太陽和地底的能量收納起來,讓人從泥土與氣候的掌控中解放出來」。那個時代,鐵路像是切割大地的銀線,把人、物、思想、工作機會從農村帶進了城市。
工業革命改變了什麼?最直接的,就是人的「流動性」。十九世紀的英國,城市人口從百分之十幾躍升到超過七成。農村的年輕人不再必須留在祖先的土地上,可以前往倫敦、曼徹斯特、利物浦尋找新的未來。美國也一樣,十九、二十世紀有超過兩千六百萬人為了工業機會遠渡重洋。對許多人而言,第一次出遠門,便是告別土地,迎向機械、工廠與都市的現代人生。
社會學家Giddens將這種變化稱為「脫嵌」:人的命運開始與血緣、地緣脫鉤,個人的身份、經濟生活、人生規劃,不再是由祖先與土地決定,而是由市場、技術、機會來決定。即便有人認為工廠是「現代牢籠」,但與農村農民的固定生活相比,工人能選擇換工作、換城市、甚至換國家,擁有過去無法想像的流動自由。
當然,這種自由並非無代價。工業革命初期的工廠工作環境極其惡劣,英國兒童工人每日工作十二小時以上,貧民窟裡疾病肆虐。但即便如此,工人至少有機會離開舊有社群、投奔新生活。勞動市場的多元、勞工運動的發展、鐵路和輪船的便利,讓人得以用雙腳和選擇權,突破土地的限制。相較之下,農村社會中,離鄉往往意味著生存危機、身分流失與社會排斥。
這一切,都和人類如何利用能量有關。農業社會,能源來自於土壤和勞力,人的活動空間被鎖定在田地周圍。工業社會則讓能源變得可儲存、可轉運、可調度,工作與居住地不再綁定,個體可依照需求移動、選擇與改變。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1960年全球城市人口僅33%,2020年已超過一半。台灣的農業人口則從1960年的55%下降至不到5%,工業與服務業取而代之。現代人能遠行、換城市、換跑道,其實正是能源革命帶來的深遠結果。
進入21世紀後,網路、遠距工作與數位平台又帶來新的移動自由。許多年輕人不再受制於國界與公司,能在台東寫程式、在台北設計品牌,甚至遠端為海外企業打工。數位時代的「流動」,不只是一種物理的遷徙,更是身份、知識、社群、情感的自由遷移。當然,社群平台和演算法也可能成為新的圍牆,讓人陷入資訊與社群的「綁定」,只是這回綁住的不是身體,而是認同與習慣。
回望歷史,農業革命與工業革命不僅是人類能源利用的躍升,更是「被綁住」與「能遠走」的文明故事。農業社會下的家族、土地與文化,讓人得到安全感,也付出流動性的代價;工業社會與現代數位時代,讓我們成為世界的旅人,但也在自由中面對孤獨、競爭與不確定。
下次當你在高鐵車廂裡望向窗外的田野,或在農村小徑上望向遠方的城市天際線時,不妨想一想:你之所以能「遠走」,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能夠選擇留在原地或奔向世界,這一切都是數千年文明與能量革命的禮物。你的祖輩也許一生離不開土地,而你,則活在一個可以決定「去或留」的時代。
你會怎麼選擇?你的家族又有怎樣的「遠行故事」?這正是屬於我們這一代的文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