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從來不是「努力」的結果,它是「認知」的補償。
剛才在臉友的讀書心得中看到上面那句話。
臉友讀書會導讀的是「逆思維」,圖片中的書腰上寫著一小句話「想法轉個彎,人生路更寬」。
說的很有道理呀!只是,腦袋裏的想法,從小到大,從有意識的吸收到無意識的植入,姑且不論現代如此爆量充塞著的各種資料,光看自己近半百的年紀所吸收的各種觀念、再看父母輩年過七旬腦海中各種堅信不移的“經驗總結”,固化的觀念如同固化的血管,愈來愈多卻愈來愈堵,新鮮的血液(智慧/資訊)還在製造生產中,但是,流通的管道卻愈來愈行不通了。
我們這個年紀的,有在思考如何活得更好、如何生存地更安全有保障的,應該都已經意識到知識的力量、學習的重要,莫不是打開自己狼吞虎嚥地吃進各種資訊,精進也好、抒壓也罷,有吃進些什麼總比什麼都沒做安心吧🤔
對資訊的需求,某種程度上,是焦慮的。
對於看到效果,是著急的。
在江文德學長家玩現金流桌遊那天,學長在遊戲結束後用非常簡短的時間,一張最普通的紙,指點了我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樸素的紙張上,學長寫了一個“錢”字,學長說「古人非常有智慧,錢:金戈戈組成的,要賺錢,就要打好兩場仗。」
哪兩場仗?外在的戰場 與 內在的戰場。
外在的戰場,我簡單將它理解為知識與訊息之戰,理財的觀念、對於經營好一份事業、安守一個職業所需的專業知識、當中所有為了事業與職位存續與擴展而必須流通的訊息都是想要在外在戰場存活以至於勝出所必備的武器。
內在的戰場,我目前能夠理解到的是「認知」、「意識」、「信念」、「觀念」、「想法」所交織而成一張錯綜複雜,剪不斷理還亂的濾網,它佔非常非常大的比例決定了我怎麼樣思考、如何看待發生在週遭發生的事情、解讀資料的方式、下決定下判斷的依據,它看起來可能沒有我們以為的那麼重要,而事實是它最大程度的決定了所謂「認知的補償」的結果。
所以為什麼現在有句話常被提起叫做「選擇比努力重要」。是什麼在幫助我們做選擇?
這個我會在下一篇文章續聊。
現在得去餵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