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8
黑麻冰磚
無糖黑芝麻醬250克+糖25克+蛋1顆180度預熱烤箱15分鐘
搜尋「饅頭 麵包 差異」的相關資訊時,偶然點入「為什麼你做的麵包這麼像饅頭?⋯⋯」,因此從章沪川這位B站研究健康美食的博主,對於製作麵包建構了更清楚的概念,這也是自己經常忽略的。
- 麵粉的重要,品質、筋度、吸水性、是否使用了適合製作該麵食的粉類等,皆會影響成品。
- 透過䆁放麵粉裡含有的酶,喚醒小麥的味道。粉加水成團,只要給予麵團充足的時間,串起澱粉鏈結,就能轉化為舌尖上的風味物質。
- 一般做麵包添加的單一酵母(或人工酵母)就以上內容充其量是在麵團發酵過程中擔任輔助(產生氣體)的角色。
- 在合適的溫度下,麵團發酵二次的目的。酶分解需要數小時,因此第一次發酵過程愈慢愈好(低溫度少酵母)以獲取最佳風味。
- 室溫28-32度的夏季,是酵母最活躍的溫度,約2至3小時完成出芽生殖。相比於冬季,酵母量減半使用。一般速發酵母的使用量約佔麵粉重量的0.5%-1.25%,因此可以在夏季0.5%和冬季1%(或以上)區間調整。
- 盡量使用最少酵母量完成發酵,過多,䆁放的酒精和酵母氣味會掩蓋小麥風味,且影響麵包組織。
- 耐高糖酵母與低糖酵母。酵母食物是單糖,亦即葡萄糖或果糖。耐高糖酵母擁有低糖酵母沒有的,能夠將蔗糖(雙糖)分解成單糖作為自己養分的能力。當糖佔麵粉重量的8%以上,建議使用耐高糖酵母。即便使用低糖酵母,如同減少酵母用量一樣,發酵依舊進行,只是比較緩慢。
- 新鮮酵母爆發力強,但也因此與「麵團發酵過程愈慢愈好」背道而馳,而無法從中獲取小麥最佳風味。
- 預先發酵(pre-ferment),預先(如前一晚)製作麵種(麵粉+水+酵母)給予酵母充足時間提取小麥風味的過程。
- 預先發酵與酸種。酸種(或老麵)是培養複雜的微生物體系以獲取不同風味:預先發酵(如彼蘭種)是提前䆁放風味以減少後續等待時間。
- 不放酵母的預先發酵,為了讓酶提前酵母先行作用,同時提升麵包風味,尤其是在製作全麥麵包時經常使用的方法。
食材單純的黑麻冰磚,如其名,且正值夏季,適合冰凍著吃,始能在品嚐黑芝麻醬醇濃香氣且補足營養的同時,也享受了它在口中飽滿厚實的食感。
孩子們都愛這麼吃,尤其在飯後的小食來上一顆,心滿意足的en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