殭屍的祖先在非洲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殭屍的祖先在非洲:一場關於靈魂與奴役的文化記憶》

當我們今天說起「殭屍」(Zombie),腦中浮現的多半是腐爛的屍體、空洞的眼神、喪失理智、群體襲擊的場面。這種形象已深植於西方恐怖電影與末日文化之中,彷彿殭屍是一種純粹虛構、由好萊塢創造出來的怪物。但事實是,殭屍的原型與本質,來自非洲。

這不是虛構,而是一段深沉的歷史。

在西非與中非的許多地區,如貝南、奈及利亞與剛果一帶,自古以來就存在著一種深信靈魂輪迴與祖靈崇拜的文化。在這些傳統中,「鬼魂」並不是單純的亡者,而是介於生與死之間、擁有某種力量的靈體。某些人死後若未經妥善安葬、或死於冤屈、被詛咒,就會成為「不安之靈」。其中一種特殊的存在,就是早期殭屍的原型。

這些文化相信,某些巫師(如西非的 Bokor)擁有使人復活的能力,但這種復活不是祝福,而是詛咒。他們能讓死者起身、行走,卻沒有靈魂,變成只聽命行動的「空殼」。他們的思想已被奪走,只剩下服從與沉默——一種「被奴役的靈魂」,這就是最早的 Zombie。

隨著大西洋奴隸貿易展開,數百萬名非洲人被販賣至加勒比海與美洲,他們也把這套信仰帶到新世界。在海地,這個文化轉化為我們今天熟知的「Voodoo」(伏都教)體系,其中 Zombie 被進一步具體化為「失去靈魂、為他人所奴役的死者」。

在早期的海地民間傳說中,殭屍並不恐怖,反而令人心碎。他們的眼神空洞,行動遲緩,是無聲的抗議。他們不是來吃人,而是證明一個事實:

有一種人活著,但已經失去了作為人的自由。

這樣的 Zombie,是奴隸制度的深層隱喻。他們象徵那些被奪去身體、語言、名字、信仰的人,那些「活著但不能自主」的靈魂。

然而,到了20世紀中葉,美國電影將這個形象進行了徹底改造。從《活死人之夜》(1968)開始,Zombie 成為一種現代恐懼的具象——不再是奴隸制的反思,而是瘟疫、社會瓦解、大眾失控的象徵。他們跑得更快、咬人更狠,但也更抽離了原本的文化根源。

殭屍成為一種全球性怪物,但我們是否還記得它的起點?

不是病毒、不是實驗室,而是一個黑皮膚、雙手被鐵鍊鎖住的祖先。

殭屍的祖先不是怪物,是那些被剝奪自由的靈魂。

當我們看著那些行屍走肉般的角色漫無目的地穿越廢墟,也許正是在重複一個被遺忘的歷史寓言:

有些人死了,因為他們被奪走了活著的權利; 有些鬼魂走不掉,因為歷史還沒還清。

Zombie,不只是恐怖片的主角,它是記憶裡的陰影。 是靈魂在歷史深處發出的低語:「我還在,別把我變成娛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赤心木須的沙龍
0會員
45內容數
在加速崩壞的世界裡,我用寫作與創作保存靈魂。真實,不退讓。燃燒,不投降。——TrueMushu
赤心木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03
標題: 沒有詩的地方,鬼也不說話 副標: 當文明發展過度,詩與鬼成為自我修復的殘響 我們總以為鬼來自落後、迷信與黑暗,但如果觀察全球文化會發現: 鬼最多的地方,往往不是最傳統的地方,而是最現代、最進步、最秩序化的國度。 像是日本、美國、南韓、德國這些國家,出產了大量詭譎的創作
2025/06/03
標題: 沒有詩的地方,鬼也不說話 副標: 當文明發展過度,詩與鬼成為自我修復的殘響 我們總以為鬼來自落後、迷信與黑暗,但如果觀察全球文化會發現: 鬼最多的地方,往往不是最傳統的地方,而是最現代、最進步、最秩序化的國度。 像是日本、美國、南韓、德國這些國家,出產了大量詭譎的創作
2025/06/03
副標: 心智未成熟的觀者,如何在自由藝術中迷路,甚至無法自拔? 在先進國家的文化環境中,「創作自由」幾乎是一種理所當然的價值觀。藝術家不再被傳統、宗教或道德價值所限制,可以盡情探索個人情感、黑暗幻想、邊緣議題與異常美學。這種自由,為當代藝術打開了巨大的空間,也孕育出許多風格強烈、意象深沉的作
2025/06/03
副標: 心智未成熟的觀者,如何在自由藝術中迷路,甚至無法自拔? 在先進國家的文化環境中,「創作自由」幾乎是一種理所當然的價值觀。藝術家不再被傳統、宗教或道德價值所限制,可以盡情探索個人情感、黑暗幻想、邊緣議題與異常美學。這種自由,為當代藝術打開了巨大的空間,也孕育出許多風格強烈、意象深沉的作
2025/06/02
資訊與創新 一、資訊一致後,創新是否會消失? 在資訊普及的時代,當每個人都接收到相同的知識、觀點與價值觀,是否會出現創意與創新的枯竭?這是當代社會在知識民主化之後的新挑戰。 ✅ 資訊一致的優點: 建立共通語言與價值觀,促進合作 提升社會效率與組織決策品質 知識公平,有助縮短教育與機
2025/06/02
資訊與創新 一、資訊一致後,創新是否會消失? 在資訊普及的時代,當每個人都接收到相同的知識、觀點與價值觀,是否會出現創意與創新的枯竭?這是當代社會在知識民主化之後的新挑戰。 ✅ 資訊一致的優點: 建立共通語言與價值觀,促進合作 提升社會效率與組織決策品質 知識公平,有助縮短教育與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說到殭屍,大多數人第一時間都是想到由林正英主演的一系列殭屍電影 但你相信殭屍早在民國60年代就已在台灣出沒嗎? 今天要來講的,便是在台灣早期流傳十分廣的「八卦山殭屍事件」
Thumbnail
說到殭屍,大多數人第一時間都是想到由林正英主演的一系列殭屍電影 但你相信殭屍早在民國60年代就已在台灣出沒嗎? 今天要來講的,便是在台灣早期流傳十分廣的「八卦山殭屍事件」
Thumbnail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
Thumbnail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
Thumbnail
看完《屍落人間》,那後勁尤其強烈,我在想,究竟經歷了哪些,造就這樣的阿治,但若將「殭屍」看作一種行屍走肉的狀態,其實會發現,這部短片隱晦地用符號寓意,以黑色幽默的滑稽與荒謬,實則是探討關於「愛」的渴求與獲得。
Thumbnail
看完《屍落人間》,那後勁尤其強烈,我在想,究竟經歷了哪些,造就這樣的阿治,但若將「殭屍」看作一種行屍走肉的狀態,其實會發現,這部短片隱晦地用符號寓意,以黑色幽默的滑稽與荒謬,實則是探討關於「愛」的渴求與獲得。
Thumbnail
《屍速列車》編劇的作品, 畫面與劇情衝擊性依舊魄力十足, 神怪故事總有它獨特的魅力。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屍速列車》編劇的作品, 畫面與劇情衝擊性依舊魄力十足, 神怪故事總有它獨特的魅力。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這是一個充滿喪屍的世界。 不確定是否被咬到就會被變成喪屍,但是如果家人有變成過喪屍,似乎會更容易受到血緣影響而成為喪屍。 在這個隨時都會拋棄人類身分的時代裡,人們為了活下去偶爾也會選擇吃喪屍肉,來維持生命力,甚至連喪屍都會互相撕咬彼此。
Thumbnail
這是一個充滿喪屍的世界。 不確定是否被咬到就會被變成喪屍,但是如果家人有變成過喪屍,似乎會更容易受到血緣影響而成為喪屍。 在這個隨時都會拋棄人類身分的時代裡,人們為了活下去偶爾也會選擇吃喪屍肉,來維持生命力,甚至連喪屍都會互相撕咬彼此。
Thumbnail
書名:殭屍農家樂 作者:打僵屍 版區:耽美小說 世界背景【自分類】:現代 主題分類【自分類】: 關鍵字【自分類】:殭屍、農家樂、修真、相愛相殺 評分【滿分5顆星】:4顆星 心得: 小受一家死後復生,成了殭屍一族,千年歲月改朝換代,為了養活一家屍口,努力學習現代知識和開辦農家樂,其間趣
Thumbnail
書名:殭屍農家樂 作者:打僵屍 版區:耽美小說 世界背景【自分類】:現代 主題分類【自分類】: 關鍵字【自分類】:殭屍、農家樂、修真、相愛相殺 評分【滿分5顆星】:4顆星 心得: 小受一家死後復生,成了殭屍一族,千年歲月改朝換代,為了養活一家屍口,努力學習現代知識和開辦農家樂,其間趣
Thumbnail
不要對這部片有過度幻想,這不是《明天過後》那種轟轟烈烈的「動態」式災難片;當活屍、喪屍、病毒載體人之各類浩劫反撲的變形變態花樣,各國都已拍膩了之後,韓國人再一次把解剖人性黑暗面.
Thumbnail
不要對這部片有過度幻想,這不是《明天過後》那種轟轟烈烈的「動態」式災難片;當活屍、喪屍、病毒載體人之各類浩劫反撲的變形變態花樣,各國都已拍膩了之後,韓國人再一次把解剖人性黑暗面.
Thumbnail
現在提到喪屍,你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關鍵字是什麼呢?是瘟疫、吃腦,還是恐怖電影呢? 其實,喪屍一開始的形象不但一點都不可怕,更是企業最愛的勞工!今天就和我們一起花個三分鐘,快速了解喪屍的演變史吧!
Thumbnail
現在提到喪屍,你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關鍵字是什麼呢?是瘟疫、吃腦,還是恐怖電影呢? 其實,喪屍一開始的形象不但一點都不可怕,更是企業最愛的勞工!今天就和我們一起花個三分鐘,快速了解喪屍的演變史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