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認真考慮去英國留學之前,很多人對學校的印象可能只停留在「牛津、劍橋最好」這樣的直覺,但實際上,英國高等教育體系背後有更多結構與分層。如果你正在規劃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或者對學術研究感興趣,會很快發現一個經常被提到的名詞:羅素大學集團(Russell Group)。它不像是某個官方排名,而是一個代表英國研究型精英大學的聯盟,幾乎可以說是學術圈裡的「英國常春藤」。

匯集了英國老牌名校的羅素集團
羅素集團的歷史不算長,它是在1994年由一群具有高度研究導向的大學自發組成,目的是針對政策、資金分配與教育議題,對政府與社會發揮更多影響力。現在的成員一共有24所,包括牛津、劍橋、UCL(倫敦大學學院)、LSE(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愛丁堡大學、曼徹斯特大學、華威大學、布里斯托大學、格拉斯哥大學等,每一所都在全球或英國的排名中占有一席之地。這些大學的共通點,是在研究資源、產學合作、國際連結與學術輸出方面具備極強的實力。

華威大學下屬的商學院為歐洲頂尖, 並不輸給牛津劍橋
根據統計,羅素大學集團雖然只佔全英不到兩成的大學總數,但卻吸收了將近一半的研究經費,並生產了過半數的世界級研究成果。換句話說,如果你對於學術、研究、進一步攻讀博士甚至未來進入學術圈有計劃,那麼羅素成員學校確實是很值得優先考慮的對象。
然而,並不是所有頂尖學校都在羅素集團內,羅素也不是一個「排名榜單」。它是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研究聯盟,對政策、資源與公共議題具代表性與協商力。如果你的目標是進入某個特定領域,例如工程設計、創意產業、藝術或體育科學,有些非羅素學校反而會是更契合的選擇。像是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在工程與設計領域聲譽卓著;蘭卡斯特大學(Lancaster)在社會學與商管表現穩健;拉夫堡大學(Loughborough)則幾乎壟斷了英國體育科學與運動科技的聲量。

年輕的巴斯大學雖然不在羅素集團內, 但辦學成績有目共睹
回到羅素學校本身,這些大學的入學難度相對較高,不只是學術成績,連語言能力、學習動機與研究潛力都會被嚴格審視。特別是申請授課型碩士(Taught Master's)與研究型碩士(Research Master's)時,是否有清楚的學術興趣與明確的申請理由,往往是審查委員重視的重點。若是申請博士,則更需要主動聯絡指導教授、撰寫研究計畫書,甚至進一步展現你未來可培養成獨立研究者的潛力。

倫敦大學院(UCL)提供了相當多的碩士課程
不過,我自己在英國讀博士這幾年,也越來越覺得選校不能只看排名或是不是羅素成員。除了科系聲望與學術資源之外,城市地點與生活成本差異也是非常實際的重要考量。很多人以為只要不在倫敦,物價就都還好,但事實上並不盡然。我人在格拉斯哥念書這幾年深有感觸 —— 雖然這裡在地理上屬於英國北部,但物價,特別是租金,其實相當高。尤其疫情後,學生人數上升、短租市場發展快速,使得市中心與校園周邊的房子一房難求,房租也年年上漲。如果申請太晚,很可能租不到離學校近的房子,只能選擇價格更高、通勤更久的替代方案。

筆者博士時就讀的格拉斯哥大學
因此,選校的時候,除了要看學科的匹配度,也建議大家務實地評估所在城市的居住條件與生活成本。如果你的預算有限,或希望將學費以外的開銷壓到最低,可以考慮像利茲(Leeds)、謝菲爾德(Sheffield)、諾丁漢(Nottingham)這類中型城市,它們同樣有羅素學校,但租金與日常消費通常會比倫敦或格拉斯哥這類城市更友善。當然,如果你想進入政策核心或是參與國際交流機會較多的產業,倫敦地區的學校仍有獨特優勢,只是就要有相對應的預算安排與心理準備。

諾丁漢環境適合居住, 諾丁漢大學也有中國, 馬來西亞等校區, 跟亞洲連結很深
最後我想說的是,羅素大學集團的確是英國高等教育中的一塊金字招牌,但它並不是唯一的選擇,更不是萬靈丹。選校這件事最終仍然必須回到你自己的需求上:你想學什麼?未來希望往哪個方向發展?你對研究是否真的有興趣?學術壓力與文化適應的準備是否充足?把這些想清楚後,再去看學校是否是羅素成員、學術聲望是否匹配,那才是比較務實的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