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與非名校:學歷的價值|畢業的院校不應當成為我們人生的枷鎖

2024/04/1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INSEAD研究生朋友回了趟母校,順帶問我需不需要幫忙買學校的紀念商品,我笑了笑回絕。我思考了一下回絕的原因——我不需要穿戴有學校Logo的衣服來證明自己,而是希望有一天能以優秀校友的名義回到學校。畢業之前,以學校為榮,畢業之後,希望學校以我為榮。

很多時候,畢業自哪個學校,與此人之後的成就沒有關聯。名校之所以有名,通常不是裡頭的教授教的有多好,而是學生畢業之後所達成的成就,使得學校更加有「名氣」,

就我觀察,大家的資質與潛力都差不多,而最終決定此人飛的有多高,起源於這個人對自己有多了解、自身的渴望有多大、對自我的設限有多高。


名校與非名校學生產生差異的原因——自我設限的高低

名校的學生之所以有更大的可能性達成較高的成就,是由於校友們過往成就所設立的高標準,因此畢業生會拼了命的往標準線上靠攏。除此以外,他們有更多的人物樣板及成功路徑可以依賴。有想去的好公司,有校友在裡頭幫忙做推薦人,使得世俗眼光的「成功模式」更容易被複製。

然而在過去「以學歷定義一個人的價值」根深蒂固的社會風氣影響下,與名校失之交臂的人,常誤以為自己的價值真的比別人低,而不敢去追求更高的理想。其實只是自己的恐懼束縛了自己。

你是自己的自證預言。當你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就算速度緩慢,你也在朝「更好的自己」邁進。而當你貶低自我價值而自甘墮落,那就真的原地踏步了。

時代風向改變,學歷不代表「成功的萬靈丹」

如今時代變化快速,過去我們以為要進入大公司、大平台,才能更好的發揮個人價值,在科技的不斷進步與自媒體的潮流湧動下,有了更多樣化的自我實現的方式。過去好的學歷是大公司的敲門磚,然而AI的進步使得時下大批公司大面積的裁員,其中就包含曾經最令人羨慕的矽谷科技公司。在全球通貨膨脹,經濟下行的影響下,過去我母校、以及其他商學院精英們趨之若鶩的管理顧問公司、投資銀行,也都紛紛因為客戶需求量減少,而導致招聘量大幅下滑。有高學歷,也不一定能獲得高薪工作。反而過去大家覺得辛苦、瞧不上的藍領工作,現在由於工人少,可能更有機會獲取高報酬。

這個變動的時代讓我們重新思考「學歷的價值」

名校畢業不應視為人生中的「巔峰成就」,非名校畢業更不應該成為「自我矮化」的束縛。畢業的學校是一個標籤,但不應該以此定義一個人的「全部」。人可以有許多種標籤,只有你才可以定義自己。只有你可以決定這個標籤需要在你的人生佔比多大。


當名校的學生願意脫下孔乙己的長衫,非名校畢業生能掙脫自我設限的束縛,我相信更多人能成功活出自我,也能看到更多元化對於成功的定義。

24會員
1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