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是她大學的第一個學期,剛搬到陌生城市,人生第一次離開家。
開學第一天,她拖著大行李站在熱鬧的車站出口,手機沒電、地圖也看不懂。她站在原地慌了好一會,眼睛紅紅的,不敢開口問人。
就在她快要忍不住哭出來的時候,一位穿著簡單的男生走過來問:「妳是不是在找學生宿舍?」她點點頭,還沒來得及開口,他就笑了笑:「我剛好也要回去,一起走吧。」
他一路帶她走過兩段斑馬線、一座地下道,還幫她提行李,一邊說著「這附近有間滷味很好吃」、「超商後面那家豆花很不錯」這類生活情報。
走到宿舍樓下時,她終於有點緩過來,想問他名字,結果他只說:「反正我們以後還會遇到啦。」然後就揮揮手,消失在傍晚的校園裡。
後來,她一直沒再遇見他。
不是沒找,是找不到。她甚至在全校社團博覽會時多繞了幾圈、開學典禮時多注意了幾張臉,但都沒有。
她問過其他人,有人說可能是高年級學長,也有人笑說:「妳是不是遇到都市傳說?」
她笑笑沒說話。只是在之後的每一個小慌亂裡——迷路、想家、生病去保健室時——都會想起那個人。
不是因為他說了什麼特別安慰的話,而是他在她最手足無措的時候,剛剛好地出現了。
多年後她搬離了那個城市,走過了更多陌生地圖與轉角,也幫過幾個同樣不安的新生。
有個學妹曾經問她:「學姊,你幹嘛幫我這麼多?」
她說:「因為我以前也有人這樣幫我啊。」
「你們認識嗎?」
「不認識。」
「那你怎麼記得?」
她想了想,笑著說:「因為他在我很害怕的時候,讓我覺得自己沒有這麼糟。」
她不知道那個人現在在哪裡,還是不是留在那座城市,是不是記得那個第一天的傍晚。
但她一直記得那段路上,自己從原本快哭出來的表情,慢慢安靜下來的過程;記得他幫忙提行李時不動聲色的樣子;記得他說「我們以後還會遇到」時那句話,雖然後來真的沒遇見。
有些人就是這樣。
他們像三分鐘熱度、一盞燈,出現在你最需要的時候,沒有留下名字,也不期待你記得。
但你會在很久很久之後,依然記得他那天的眼神,還有你當時突然安定下來的那一刻。
他沒留下名字,卻在她心裡留下一段特別安靜的亮光。
她說,那是她在異鄉第一次覺得:原來世界沒有想像中那麼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