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超跑」的旋風席捲全台,2025年跟隨媽祖前往北港進香報名人數竟高達32萬9118人。 相較於2002年的3141人,22年暴增超過100倍。為什麼一個進香活動可以吸引這麼多香燈腳跟隨,當媽祖鑾轎所到之處,吸引信眾瘋狂的追隨,形成地表上最大移動人群。我今年有幸恭逢盛事,發現這趟旅程,並非只是宗教盛事,他是一趟艱辛的體能極限磨練,更是一場靈魂的淬鍊之旅。去程急行軍,35小時要從通霄走到北港,要走140公里,也就是1小時要走4公里,連續走35小時,這是多麼辛苦的事,但是仍有數十萬香燈腳願意跟隨媽祖的腳步,徹夜不眠在黑夜中走上61快速道路,媽祖的鑾轎宛如風火輪,飛行在濱海公路上,我們像被集體催眠,專注的追隨媽祖的腳步,一步二步沒有雜念往前走,直到腳抬不起來,腳底痛到無法移動,這已經過了12小時,連自己都不敢相信能堅持到這個時間,好像只要跟在媽祖婆的身邊,身體居然不覺得累。
白沙屯媽祖進香最吸引人的莫過於沒有固定路線,所有路線全由媽祖的意念決定。當走到十字路口,我們全部屏息以待,等待媽祖婆決定方向,看著媽祖婆的鑾轎,左搖右擺的想事情,搭配銅鑼的聲響或急或緩。媽祖宛如從高高在上的神龕,走入人間變成活生生的媽祖婆,藉由神轎的靈動,我們可以感受媽祖的意念,當在十字路口決定路線,面對二個鄉鎮信眾的祈求時,鑾轎上下左右的靈動,似乎也感受到媽祖難以取捨的猶豫、為難。當祂決定好路線,我們不會有任何疑慮,立刻追上祂的腳步,不論是要帶我們上山還是下海。因為我們都相信只要是媽祖婆決定的路線,都有祂蘊含的深意。有人懷疑白沙屯媽祖進香的路線始由轎班人員決定,試問有誰有這個膽識,帶著32萬人到處跑?要走到哪裡?所到之處是否有夠大的場地可以容納這麼浩大的香燈腳大軍?這肯定不是一個轎班人員敢決定,如果事先知道路線,頭旗組不會一天到晚被海放,我跟著頭旗走,經常被海放,整天都看不到媽祖的鑾轎。當媽祖往民間方向移動,廟方行李車的義工沒有馬上追趕,而是還在山下專注的看著GPS研究媽祖的位置,他們說也許等一下媽祖也有可能回頭,直到媽祖已經快到民間,他們才趕快快馬加鞭去追趕。我每當被海放時,總會揣摩媽祖婆為什麼把我們海放,後來發現似乎這麼安排是最好的安排,因為太多人,如果都擠在媽祖婆身邊,並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三分一的人跟著頭旗走,可以把人流分散,而頭旗最終還是會把我們帶回媽祖婆身邊。
進香期間每天都是睡到3點就得起床,因為人太多必須早一點抵達媽祖前一日駐駕點,六點起駕開始一天的徒步之旅,5月初的中台灣,已經很炎熱,每天都要走20~30公里,要來之前,朋友聽說我要走全程,異口同聲地說「那真的很辛苦」,都認為我可能走不到3天就會撤退。但我一路從通霄出發,急行軍我也走到過中彰大橋,回程更是一路走到慈后宮。我把這趟進香之旅,當作身體的試煉,想挑戰自己的體能極限,考驗自己的身 體的耐力,剛開始需要貼貼布,一看到醫療站就進去噴噴肌肉舒緩的藥。到了第5天後,雖然腳底長出厚厚的繭,但是只要看著媽祖婆的搖晃的鑾轎,我的腳步也跟著輕快起來。即使豔陽高照的中台灣,我一樣可以忍受炎熱,跟隨媽祖婆的腳步上山下海。經過10天9夜的體能磨練,我可以承受更大考驗,有更大的耐力接受人生路上的困頓。媽祖婆帶著慈愛之心,走過大小鄉鎮,讓信眾鑽轎底,為眾生祈福。媽祖鑾轎所到之處萬人空巷,一路上到處都是點心攤,提供香燈腳所需的物資,他們都說這些物資都是媽祖婆請的,而不是說他們請的,讓我們覺得跟隨媽祖進香是一件光榮的事。所有參與的人,一切都是為媽祖服務,沒有其他雜念。全程感受到一股人性光輝,人與人之間進行一種善循環,安頓原本千瘡百孔的心靈,讓受傷的靈魂得到撫慰,經過不斷自我探索與對話,讓我重新找到新的人生方向。失去雙親的憐惜,突然找到靈魂的依靠,聽到一位盲女唱著「我是媽祖的孩子」,撥動內心的心弦,我好像在人世間找到母親,可以時時刻刻護持你、一顆漂泊的心找到可以停靠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