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不斷的自我否定,用著所謂世俗的價值觀,來為自己的人生價值做定位。輕易的否定好不容易確立的人生方向,只為了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渾渾噩噩忙忙碌碌生活在世俗眼中認為有價值的生活模式,才是有價值的生命嗎?午夜夢迴時我迷惑了!我今生所為何而來?用前半生的努力不懈為自己建構了安穩的經濟基礎,還不夠嗎?為何內心會產生一種不可言喻得焦躁?我沒讓自己太頹廢,我讓自己生活在規律且自律的生活模式中。我給自己定義了新的身分,「作者」一個高尚且了不起的工作,但真正去落實時,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寫作」好像是境花雪月的事情,很沒有存在感,因為它無法產生經濟效益,努力的寫出來的作品得不到迴響,好像一朵開在山谷中的野百合,野百合以最璀璨的姿態綻放,卻無人欣賞,最終只能孤芳自賞。有人說這是一個知識爆發的世界,網路的蓬勃發展,每一則貼文的壽命是以秒計,寫出來文章有很多的平台可以發表,會讓人產生錯覺,以為自己的作品可以引起很多共鳴,但其實最終只不過是喃喃自語。
記得剛開始寫作,在尋找發表的平台時,有很多人建議自己架設網站,說法是網站是自己的,可以放置廣告,賺取廣告費,但是他們沒告訴你所謂的「廣告費」是海市蜃樓,看的到但吃不到,因為「廣告費」是需要有流量做基礎的,你沒有名氣就不會有流量,但你要維持一個網站,每個月的費用是固定的,此時我才發覺其實那些不切實際的建議,應該都是置入式行銷。「作家」是一個多麼夢幻的職業,說職業太虛妄,要能賺錢才能稱得上職業,如果只是寫高興的,那只能說是「興趣」,如果只是想要試試自己的文筆,找個免費平台發表就好了,千萬不要把它當成職業,因為想餬口飯都很難吧!除非你只是把它當成打發時間的消遣,不在乎有沒有人看,不管流量多少,一邊閱讀向下扎根,豐富自己的文化水平,一邊寫作練習文筆,也許有一天無心插柳柳成蔭,或許能寫出感動人心的作品,但是真不要期望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