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育日常|高齡產婦的內耗:從懷孕到育兒的自我對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沒有母親這個身份之前,我就是個敏感又內耗的人。在當上母親的過程當中,我反而自我內耗比較少,就在小孩出生之後,大概是因為賀爾蒙的影響,那股內耗感才疊加著席捲而來。

我想,孕期中比較少內耗的原因大概是因為身為高齡產婦,在懷孕前期異常出血的次數有點多,恰巧也因為一些事情辭職,索性就在家安胎了。這段期間我吞了不少有益於孕婦跟胎兒的營養品跟保健食品,其實我蠻不喜歡吃這些有的沒有的,生性不愛受拘束的我還是去做了;所有對胎兒有益的檢查,無論是自費還是公費的,我幾乎都有去檢查。花費許多的時間心力還有金錢,都讓我覺得盡了人事所以就只能聽天命了,以至於我的內耗就減少許多(?)

結果,在努力的盡人事之餘,雖然我很努力的跟醫生爭取讓他多留在我肚子一週,但是醫生評估之後不允許,那位急性子的小孩就迫不及待的提前來見見世面了。但是提早見世面也是有代價的,比如說他的體重與個頭相對之下就比正常的寶寶還要輕、還要小;然後他一出生就只能讓我匆匆看了一眼就被抱去住保溫箱,沒辦法好好的聽著媽媽的心跳並且感受著媽媽的體溫。接著又在兒童加護病房的保溫箱裡住了將近半個月,每天都聽著枯燥的儀器音頻過日子,直到每日的會客時間才能聽見爸媽的聲音⋯我想大概是因為這個原因加上產後賀爾蒙的加持下讓我的愧疚感倍增,開始了無限的內耗旋渦。

不過老天爺也是疼惜我的。

雖然我的小孩是早產兒,還在保溫箱住著,但是我產後的腦袋也跟著身體坐月子,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小孩很可能隨時隨地都會回去她的星球,所以我那時候只侷限在「她好小就不能在爸媽身邊,應該很害怕吧?」以及「她小小的身軀要戴著這麼多的大管子,應該很不舒服吧?」這兩個議題圍繞著。如果說那時候的我有深深感受到問題的嚴重性,我想我應該會產後憂鬱的很嚴重啊!所以我很感謝老天爺給我的恩慈,讓我免去了過多的煩惱!

後來出了月子之後就是一個月一次的例行健兒門診追蹤,每次到門診的途中總會遭受到許多「關懷」。大概就是「 小孩多大啊?怎麼看起來還這麼小⋯」 或著是「好迷你、 好可愛唷!」更是有些超級討厭的阿公阿嬤會用比較的口吻說:「阮孫嘎恁囡港款月份,摁擱平恁仔卡大隻。」⋯⋯等這些話語,但是那時候腦袋瓜還是沒有太靈光,所以也沒有什麼太在意,反正我就是努力讓小孩趕上那最低標準的3%成長曲線就是了!(果然有目標就是會不顧一切的勇敢直前,沒有太大的恐懼裹足不前。)但是每每聽到醫生說不算校齡的話還是差一點的時候,內心就會燃起『哎呀!如果我當時謹慎一點發現自己已經懷孕就好了,她就不必追曲線了⋯⋯』這種無盡的內耗。

說是無盡內耗是有原因的。

在她滿一年之後,所有需要追蹤的檢查逐漸正常、成長曲線已經追上同齡的孩子之際,我發現她語言表達這一塊的能力似乎比較緩慢,雖然大家包括醫生都說還沒有18個月,不必這麼著急⋯可是我卻不敢掉以輕心,自己都偷偷地排除會不會有智能障礙、聽力障礙之類的可能性,最終都還是落在「語言發展遲緩」這一塊⋯⋯。月初回健兒門診做初步評估也是傾向語言發展遲緩,轉介了復健科再做了一次評估後,醫生建議我們除了做語言治療之外,另外也可以做情緒跟肢體這方面的治療,因為她不排除有亞斯伯格的因子存在。另外家中沒有兄弟姊妹也沒有去上學,缺乏了同儕的刺激與人際互動的訓練,也有可能因為這樣導致語言發展以及社會化程度,所以讓我們去做一些職能治療。

由於我已經有心理準備了,在聽完醫生評估後我還能笑笑的對另一半說:『哎呀!看她平常的表現,起碼算是聰明的嘛!』可是過了幾天,我就開始檢討自己是不是因為自己的關係,阻礙了她發展的進程⋯⋯

諸如此類的「關卡」一直都在,但是我們還是一關迎著一關的渡過了,只要關卡存在,當媽媽的內耗就不會停止⋯只會越來越多!也或許在闖關的過程之中我學會豁然開朗的放寬心讓孩子自己發展,讓自己不再內耗下去。

螢幕前跟我有著相同內耗的媽媽們,我們一起加油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摸摸米的沙龍
1會員
19內容數
不稱職人妻/貓僕/育有一枚小屁孩。 想透過寫字來尋找生活中情緒的出口或是入口。 自癒或是能陪伴到你。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今天baby M滿五個月了。 五個月好快也好慢。 她已經是個有幽默感、會翻身的小胖胖。 和五個月前軟趴趴的新生兒很不一樣。 她從裡到外的細胞不知道以什麼樣瘋狂的速度在滋長。 而在我身上,從上到下、從裡到外,充滿著苟延殘喘的細胞們。 但是心甘情願的。 獻給天下所有的媽媽。 #產後症
Thumbnail
今天baby M滿五個月了。 五個月好快也好慢。 她已經是個有幽默感、會翻身的小胖胖。 和五個月前軟趴趴的新生兒很不一樣。 她從裡到外的細胞不知道以什麼樣瘋狂的速度在滋長。 而在我身上,從上到下、從裡到外,充滿著苟延殘喘的細胞們。 但是心甘情願的。 獻給天下所有的媽媽。 #產後症
Thumbnail
不孕門診,人滿為患。 一對一對熱切期盼的夫妻充斥候診區, 我都很不能理解為何這些高齡婦女年紀大了還是想要有小孩?
Thumbnail
不孕門診,人滿為患。 一對一對熱切期盼的夫妻充斥候診區, 我都很不能理解為何這些高齡婦女年紀大了還是想要有小孩?
Thumbnail
成為一個母親後,生活有了許多改變,包括精神上的試煉和身體上的挑戰。這篇文章探討了成為母親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育兒和自我照顧之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成為一個母親後,生活有了許多改變,包括精神上的試煉和身體上的挑戰。這篇文章探討了成為母親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育兒和自我照顧之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回想起七年前得知懷孕的那一刻,簡直不敢想像,而得知我懷孕訊息的另一半在當下則是表現得異常冷靜,但我卻從沒想過懷孕其實是我人生的重大轉變,由於出血及孕期不適,直到早產誕下孩子開啟高需求高敏兒的奮鬥之路,猶如闖進另一個時空,展開了育兒的驚奇世界。 其實早在孩子好奇自己如何誕生之前,我對於「胎內
Thumbnail
回想起七年前得知懷孕的那一刻,簡直不敢想像,而得知我懷孕訊息的另一半在當下則是表現得異常冷靜,但我卻從沒想過懷孕其實是我人生的重大轉變,由於出血及孕期不適,直到早產誕下孩子開啟高需求高敏兒的奮鬥之路,猶如闖進另一個時空,展開了育兒的驚奇世界。 其實早在孩子好奇自己如何誕生之前,我對於「胎內
Thumbnail
當一位母親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學習也好,發光發熱也好,讓小孩看到,並自己去思考這究竟是不是他們要的,這才是渲染力。至少,到了老年,我不希望成為對著子女訴苦:「都是因為你們,我放棄了我自己的人生。」這樣的女人。
Thumbnail
當一位母親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學習也好,發光發熱也好,讓小孩看到,並自己去思考這究竟是不是他們要的,這才是渲染力。至少,到了老年,我不希望成為對著子女訴苦:「都是因為你們,我放棄了我自己的人生。」這樣的女人。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從母親到自己身上的羞恥感,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生活體驗和反思。通過這些生動的故事,讓讀者思考生活中的羞恥感是如何形成的,並提倡性別解放和自信的生活。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從母親到自己身上的羞恥感,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生活體驗和反思。通過這些生動的故事,讓讀者思考生活中的羞恥感是如何形成的,並提倡性別解放和自信的生活。
Thumbnail
在16年前,第一次當媽媽,展開人生中最困難的任務_迎接完全無助的嬰兒,我必須擔起照顧這個孩子的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的責任,並將孩子養育成具有生產力,能為自己未來負責的能力,如果可以,也希望他能為這社會做出一些的貢獻,對於步入職場快20年的我,沒有一件工作的難度,可以超越養育孩子。   
Thumbnail
在16年前,第一次當媽媽,展開人生中最困難的任務_迎接完全無助的嬰兒,我必須擔起照顧這個孩子的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的責任,並將孩子養育成具有生產力,能為自己未來負責的能力,如果可以,也希望他能為這社會做出一些的貢獻,對於步入職場快20年的我,沒有一件工作的難度,可以超越養育孩子。   
Thumbnail
一直以來 關於我兒子是早產兒那件事 我都想把這些日子紀錄下來 雖說痛苦不敢回想 但也是我人生中的一部分 分享給大家我所遇到的事
Thumbnail
一直以來 關於我兒子是早產兒那件事 我都想把這些日子紀錄下來 雖說痛苦不敢回想 但也是我人生中的一部分 分享給大家我所遇到的事
Thumbnail
生產後,一開始還有辦法認真地執行瘦身和運動計畫,還記得當媽媽外,我還是我自己,也是我先生的太太。 但,照顧孩子哪有那麼容易? 我們連照顧自己都來不及了 遑論照顧關係
Thumbnail
生產後,一開始還有辦法認真地執行瘦身和運動計畫,還記得當媽媽外,我還是我自己,也是我先生的太太。 但,照顧孩子哪有那麼容易? 我們連照顧自己都來不及了 遑論照顧關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