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遠都不會知道,在你睡覺的時候,我偷偷拍了你一張照片。我躺在你身邊,房間只有冷氣的聲音,和你輕微磨牙的聲響。其實蠻大聲的,但我不知道為什麼完全不覺得煩。反而覺得“你在身邊。”
你睡得很安穩,我不捨得動,就那樣靜靜地看著你側臉,看了好久。然後慢慢把手機拿起來,把那一幕記下來。是啊,如果這是一場夢,就不要醒來好不好。我願意一直這樣看著你,一直這樣靠得那麼近,不需要多說話,心就很安定。
不知道是直覺還是什麼,就是覺得今天以後我們的溝通就是沒有以後....
你翻了個身,眉頭微皺,我下意識伸手幫你把棉被拉上來。也許你真的不會知道,在你最放鬆、最不設防的時候,我看見了你最溫柔的樣子。或許這是我們最後一次用同一張被,或是我們最後一次靠那麼近,那就讓我記得,讓我擁有過就好吧...
醒來,你好像沒有特別想吃點心,但我還是鼓起勇氣問你:“要不要去吃?”其實我就是想,再跟你吃一次。再有一個「可以一起吃飯」的理由,哪怕只是點心。
結果你竟然說:“OK哦。”語氣也太敷衍,但我聽了卻開心得像被抱了一下。
我們點了燒賣、煎蘿蔔糕、潮州粉果…你看起來沒有特別餓,卻還是吃了好幾口。我一邊夾菜給你,一邊故作輕鬆地聊著天。
我們講了一些有的沒的,你跟我說你買了房子,和爸爸聯名。我聽得認真,嘴上說“哇”,心裡卻有點空,原來你的人生,已經在往下一個階段推進了。那一刻我突然覺得,我跟你之間,好像就像桌上的芋角,本來沒興趣,後來嚐了一口,才發現:咦?蠻好吃的。只是,點心再好吃,也只是在這頓飯裡;你也只是,在這段時光裡靠近我。
回家路上,你突然問我:“你覺得什麼歌最emo?”
我想了一下,放了《趁早》。你沒聽過,聽了幾句,點頭說:“嗯,滿emo的。”你說你很少會被歌觸動。
「硬要講的話,大概是《瞬》吧。”我默默地把這首歌記在心裡,回家打算自己去聽。
你說完就沒多聊,我也沒多問,我們之間有一種默契:不逼問,不追問,也不解釋太多。
其實和你分開那一刻,我並沒有特別難過。
你說要走了,我點頭說好,看著你走下車,背影依舊冷冷淡淡,但我心裡是平靜的。
不是因為我已經放下你,而是我有一種預感:我們的故事應該就要停一停了。也許你沒說出口,但你願意跟我吃飯,願意聽我放歌,願意早上醒來後還是陪我一陣子,這些細節,比語言更讓我安心。
回家後我打開手機,翻到那張我偷拍的你睡覺的照片。你側著身,眉頭還微皺,手機還在你胸口,像是剛睡著沒多久。我對著螢幕笑了出來。
那種笑,是「你不懂我多喜歡你」的無奈,也是「我真的很珍惜這一刻」的滿足。
我設成了私密,不會公開,不會讓別人知道,那是我心裡的角落,屬於「我們」的空間。
晚上我洗澡的時候,腦子又開始回放今天的畫面。你講話的語氣、吃燒賣時嘴角小小的皺眉、你說你不emo的口氣…全部都在我腦海裡繞了一圈又一圈。
洗完出來,你沒發訊息,我也沒有找你。我們好像都默契地保持這個距離,不靠太近,也不散太遠。
我打開音樂,這次不是《趁早》,也不是《瞬》,是隨機播到的一首純音樂。沒有歌詞,剛剛好適合我的狀態。你不在的晚上,我不想太吵,也不想太靜。就讓自己沉在那種「有你來過」的情緒裡,緩慢地睡著。
我不知道下一次你會什麼時候再出現,可能是下週、可能是下個月,也可能,是在我徹底不抱期待的時候,你又突然說:“吃飯嗎?”
我不會問你:“我們算什麼?”也不會要求你「對我認真一點」。因為我知道你是風象,你不喜歡被定義,也不喜歡被逼問。
那我就不問了。
只要你願意靠近,我就會接住你。就算只是短短一頓點心、一個擁抱、一次並肩而坐。
就讓我繼續喜歡你、記錄你,用自己的方式,安靜執著地,愛你。
願這一切,如果真的是夢,就不要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