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白鼠」不等於「白色的老鼠」
你第一次看到白色的大鼠時,是否下意識想著:
「啊,是大白鼠吧?」
但你知道嗎?我們所說的「大白鼠」,其實可能是出現在電影裡的實驗室老鼠、也可能是鼠展中被評審打分的花枝鼠(Fancy Rat),還可能是陪你吃零食、會撒嬌的寵物鼠。
👉 這些「看起來一樣」的白色鼠,其實背後的血緣、性格與用途完全不同。
而這一切,都跟「馴化的歷史」有關。

🌱 馴化不是一條路,而是分岔成多線的森林小徑
從生物分類來看,幾乎所有現代被飼養的大鼠——不論作為研究動物或寵物——都來自一個共同的祖先:棕色大鼠 Rattus norvegicus,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褐鼠」或「挪威鼠」。
牠們的故事開始於亞洲地區,大約在 150~200 年前(19 世紀初~中期) 傳入歐洲。而這場與人類的緊密關係,並不是從溫馨的陪伴開始的。
💥 一開始,大鼠被用於一種殘酷的娛樂活動,稱為「鬥鼠(rat pits)」。人們會把狗與大鼠關在坑中進行比賽,賭哪一隻狗能最快咬死最多老鼠。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擁有不尋常毛色的大鼠引起注意,牠們被挑選出來、避免成為鬥鼠的犧牲品,轉而被繁殖、飼養、展示。這類「特殊個體」逐漸成為伴侶動物的起點。
而真正將這些早期寵物花枝鼠帶進家庭的,是英國皇室老鼠捕手 Jack Black。他不僅收集、繁殖這些「特殊顏色」的鼠(如白化、灰色、棕色、有斑點),還會把牠們賣給上層階級的婦女與小孩。
可以說,他們是現代花枝鼠的「開山祖師」。
從鬥鼠到家庭成員,從野外逃竄到上展場打分數——
這中間,其實發生了兩條不同的馴化路線:
📌 花枝鼠 Fancy Rats:
17 世紀的日本江戶時代,棕色大鼠被馴化為觀賞與陪伴用動物,擁有多樣的毛色與體型,甚至被當作吉祥物飼養。英國法國在往後的年代,也有零星的飼養紀錄。
📌 實驗室大鼠 Laboratory Rats:
20 世紀初的美國 Wistar Institute,科學家 Henry Donaldson 為了醫學與行為研究,開始針對大鼠進行系統性的選育,建立出第一個穩定實驗品系。
這兩條馴化線路,乍看起來有點像「鴿子」與「信鴿」,但實際上有非常大的差異。雖然它們都來自同一祖先,但被選育的方向、生活條件與後代表現都不一樣。這些分岔的馴化小徑,最終匯聚成我們今天所熟悉的「花枝鼠」品系世界。

🔬 實驗室品系背後的目的與差異
1906 年,Wistar 大鼠誕生。這是第一個以「研究模型」為目的所建立的大鼠品系。牠們通常是白化個體(Albino),遺傳背景穩定、繁殖力強、且性格穩定,讓實驗變數最小化。
隨後,出現了更多以 Wistar 為基礎發展出的品系,例如:
- Sprague Dawley(SD):較溫和、壽命稍長,常用於毒理學與行為研究
- Fischer 344(F344):對腫瘤敏感,適合癌症研究
- Lewis、SHR、Wistar Kyoto 等:針對特定生理特性與疾病建立
但你可能會問:這些跟我飼養的寵物鼠有關嗎?
答案是:「可能有,但不完全一樣。」
🎨 花枝鼠七大變種(Varieties)
不少人以為寵物鼠只是實驗鼠多出來的「白老鼠」。但其實,現代寵物鼠有自己獨立且歷史悠久的選育體系,而且比你想的還要講究。
美國花枝鼠愛好者協會(AFRMA)制定了完整的寵物鼠評選標準,針對不同「類型」(Variety)訂定完整的花枝鼠評分標準,包括:
- Standard:最常見的短毛類型,有光澤。
- Dumbo:耳朵位置低、較圓,被認為有更溫柔的臉型。
- Hairless:無毛鼠,皮膚幾乎全裸,但需額外照護。
- Tailless:無尾鼠,天生缺尾巴,但有脊椎發育風險。
- Satin:毛髮帶有特殊光澤,手感細膩。
- Rex:捲毛鼠,毛與鬍鬚皆呈現羊毛狀。
在寵物鼠的展場中,花枝鼠共有超過 40 種以上的被毛與花紋標準,遠超出實驗鼠品系的單一性。雖然這些品系有些與實驗鼠祖源重疊,但選育方向完全不同。牠們不是為了「實驗重現性」而生,而是為了家庭陪伴與外觀特徵。更重要的是,寵物鼠不等於任何一種實驗鼠、也不該拿來進行非必要的實驗操作或模仿行為訓練。牠們是活生生的家庭成員,不是研究工具的延伸。
💡 延伸閱讀:
「常聽到的柏克夏、頭巾又是什麼?」點進來AFRMA網站仔細瞧瞧吧!(關於顏色與花紋的分類將來有機會再整理番外給大家!)

🧠 名字看起來像,不代表牠們是一樣的
你可能會聽過別人說:「這不是就大白鼠嗎?」「你怎麼養這個,牠會傳染病耶!」
但這其實就像你指著一隻雪納瑞說:「這是狼吧?」「狗都有狂犬病吧?」
這些誤解往往來自把「實驗鼠」與「野鼠」混為一談,或不理解「白化鼠」只是外觀,不代表用途或性格。其實在我們眼中再普通不過的一隻白鼠,牠的身世可能是經過百年選育的陪伴鼠,也可能是在醫學史上扮演關鍵角色的模型動物。
所以,與其問「這是不是大白鼠」,不如學會問:
- 「牠是哪個品系?」
- 「是標準毛還是 Rex?」
- 「有沒有 Dumbos?或是是 Satin 的光澤?」
因為你看的不只是一隻「白老鼠」,而是代表一段人與鼠交織的馴化歷史。
🧡 我們真正想養的,叫做「花枝鼠 Fancy Rat」,是經過馴化、挑選、照顧而來的家庭夥伴。不是害蟲,也不是道具,更不是「看起來髒兮兮的小老鼠」。
💡由於實驗室大鼠的資料查找相對容易且有標準資訊,且有大量的生理、病理、行為研究,因此後續在飲食、行為、疾病等方面的研究資料,會以SD和Wistar兩種實驗室品系為主喔~
👉 來源整理將會一併放在總覽頁面與 EP01 QA 區段,讓你隨時查找出處與進一步的閱讀資源。
📌 你可以在首頁找到 Threads 精簡版,也歡迎留言分享你最初對「大白鼠」這個詞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