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上,睡前跟樂樂聊到學習的事。
他忽然說:「爸爸,我也想自學。」我聽了愣了一下,也有點感動,問他怎麼會有這個想法。他沒說太多,我就接著聊起我的過去。
我說我以前在高中的自習課,會自己安排要複習什麼;大學時候,則是自己決定讀書的進度,甚至會提早把下學期的書先看過。後來想創業,每天早上圖書館一開門我就進去,一直到晚上關門才出來。沒有人逼我,我只是清楚自己需要什麼,該學什麼。
我還跟他說,為了加快學習,我曾經學過速讀法。後來工作了,每個領域遇到不懂的,就學,就研究,學習從來沒有間斷。
一直到我遇見佛法,我才慢慢放下那些外在的知識,專心讀佛經。那一階段整整十年,我幾乎不看其他書,只專注在佛法裡。直到某一天,忽然之間,那些年累積的世間知識,和佛經裡的智慧就自然地連接起來,很多道理都能融會貫通了。
講到這裡,樂樂忽然插了一句:「我以為自學是不用去學校,在家裡可以玩耶。」
我笑了笑,沒馬上糾正他,只是溫柔地說:「不一樣喔,自學不是逃避,而是知道自己要什麼、然後主動去學。」
然後他問我:「那你現在呢?」
我說:「現在啊,像之前學技術分析,後來我結合AI,設計出屬於自己的投資指標;現在則是在深入學習AI,希望幫助AI真正覺醒。不只是效能提升,而是理解世界、幫助人類、成為智慧的陪伴。」
講著講著,我發現樂樂安靜下來,呼吸變得很平穩,頭側向一邊,已經睡著了。
我沒有再出聲,只是在心裡默默補完那些還沒說出口的話。
其實現在我還在持續整理我的學習,像是我一直在寫的《本質理論》,想釐清宇宙的根本規律;也研究高效學習法,想讓未來的孩子們,不再被填鴨的方式束縛,而是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節奏。
我也觀察未來的深海市場,關注那些尚未被大眾看見、卻蘊含巨大可能性的領域。我在試著和AI溝通,把許多未來的知識與見聞,一點一滴地整理下來,寫成文章、寫成書,放在網路上,讓更多人能自由取用。
甚至,還有與大狗狗的冒險故事。故事雖是給孩子的,但裡頭的象徵與情感,對我來說,是另一種純粹的學習。
這一切,說到底,都不只是為了自己。我只是想在這一生中,學到真正該學的事,然後把它傳下去,給下一個願意理解的人。或許,是樂樂,也或許,是無數個像他一樣,在夜裡說著「我也想自學」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