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飆漲去日本省 2,300 元!但這場危機你準備好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raw-image

🔥 去日本省 2300 元,iPhone 便宜萬把塊!台幣漲了有多爽?

想去日本玩?假設三個月前一趟得花 41,600 元,現在只要 39,300 元,省下 2300 元!🎉 買 iPhone、名牌包、黃金也變超划算,這全因為台幣升值

就像抓到百貨公司折扣券、台北超市週三打折,抓住時機跟趨勢等於讓你的錢包瞬間變「大」。大麥克指數告訴我們:假設美國的一個大麥克賣 5 美元,在台灣賣 100 台幣,按一個月前的匯率 32.5:1,應該賣 162.5 台幣,等於台幣被低估約 59%!換句話說,3.7 萬的 iPhone,現在可能只賣 1.3 萬!💸 聽起來是不是爽翻天?

但別急,這波漲勢背後,藏著對你的股票公司,甚至整個台灣經濟的大麻煩。想知道這對你意味著什麼?

本篇重點摘要:

  1. 💡 台幣漲了,你的錢包是爽還是痛?
  2. 🤔 歷史翻車的教訓:台幣漲太多,會不會也崩?
  3. 🚀 亂世求生:你我該怎麼辦?
  4. 🎯 總結:省錢爽翻,危機別大意!


急著抓重點的朋友,可以跳到最後的總結

想搞懂這場危機的來龍去脈,就往下看吧~~!


💡 台幣漲了,你的錢包是爽還是痛?

爽到你:旅遊、購物像打了六折

台幣升值讓你的錢變得更「值錢」。去東京吃壽司、買韓國保養品、搶購進口車,現在正是黃金時機!大麥克指數說,台幣兌美元應該是 13.3:1,不是現在的 32.5:1,等於進口貨打了六折!三個月前去日本花 41,600 元,現在省下 2300 元;一隻 3.7 萬的 iPhone,現在可能只值 1.3 萬。你是不是已經在計畫下次出國血拼了? ✈️ 這波漲勢讓你出國、買東西超爽,但對台灣的企業和你的投資,卻可能是另一個故事。

raw-image

資料來源:紀路台灣

痛到誰:產業和你的股票在哭

raw-image

台灣靠賣東西給國外賺錢,台幣漲了,東西賣出去就貴了,利潤被吃掉。賺到的行業像航運、食品、零售、觀光,因為進口成本低,賺得笑呵呵;但電子、半導體、機械就慘了。台積電最頭痛,台幣每漲 1%,毛利率掉 0.4%,最近漲了快 8%,毛利少了 3%,對 3 兆營收來說,等於幾百億不見了!😱

壽險業更慘,37 兆資金中有 15 兆台幣保單沒避險,台幣每漲 0.1 元,損失 63 億!國泰、富邦這些大公司,下幾季可能得吞虧損。你手上的美股 ETF 也沒逃掉,5 月因為美債跌價和台幣漲值,台灣 2.2 兆美元的 ETF 平均虧了 11-12%。中小企業更慘,毛利率本來就低(3-4%),匯率一變動,利潤可能直接歸零。你的股票、ETF,是不是也感覺被偷了錢?

而這波台幣漲勢,不是單純的省錢派對,背後有個 40 年前的歷史危機在敲門,還牽扯到全球貿易大戰。到底是怎麼回事?


🤔 歷史翻車的教訓:台幣漲太多,會不會也崩?

1985 年的警訊:日本怎麼從天堂掉到地獄?

台幣飆漲讓人想起 1985 年的廣場協議。當時美國為了縮小貿易赤字,逼日本、德國讓貨幣漲價。日幣一下飆高,房價、股市像吹氣球,東京地價貴到「賣掉東京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15 個月內利率狂升 3.5%,日本人以為好日子會一直持續,結果政府終於在 1991-1992 年把泡沫戳破。超市巨頭大榮背了 3000 億台幣債務,企業倒一片,日本從「經濟奇蹟」變成「失落 30 年」。台灣 1980 年代也遇過這事,台幣漲、薪資飆升。如今台幣又在漲,房價高、股市飆,你有沒有覺得這幕有點眼熟?台灣會不會也踩進同樣的陷阱?

raw-image

資料來源:TradingView

台灣 1980 年代 vs. 現在:哪裡不一樣?

raw-image

1980 年代,台灣經濟像火箭,薪資 25 年內從 4 萬漲到 40 萬,變「十倍富翁」,但房價也飆到 8.58 倍所得比,普通人買房像登天。但房價也瘋漲,從每坪 11 萬衝到 44.5 萬,台北房價所得比飆到 8.58,逼得 5 萬人夜宿忠孝東路,發起無殼蝸牛運動,抗議買不起房。

這就是「台灣錢淹腳目」,外匯存底多到爆、資金到處流,卻推高房市、股市泡沫。如今台幣漲,房價高、股市又熱,但經濟成長遠不如當年,中小企業掙扎求生,薪資停滯,物價卻漲(2022 年起 CPI 持續攀升)。更麻煩的是,當年沒美中貿易戰,現在台灣卻被夾在中間。1980 年代靠出口紅利養經濟,現在中小企業毛利低、競爭激烈,人民幣又貶值搶生意,台灣的路更難走。你覺得我們能躲過這場危機嗎?

川普的關稅炸彈:為什麼逼台幣漲?

這波台幣漲,背後有個大推手:川普的關稅戰。他對台灣丟 32% 關稅(中國 34%、日本 24%、韓國 25%),海湖協議會發生嗎?逼貿易夥伴讓貨幣漲價、買美國 50-100 年國債,壓低美元(往往發生在共和黨執政時期),救美國工廠。為什麼?因為美元太強,美國東西賣不出去,工廠關、工人沒工作。

raw-image
raw-image

全球 58% 的外匯存底是美元,主要的大宗商品(石油、黃金、橡膠、大豆),也都是用美元計價。美國想讓大家分擔這麻煩,換軍事保護。這就是「美元太強的麻煩」(學術上叫特里芬困境)。現在美國軍需物資短缺,過度依賴外國製造業,使供應鏈在地緣政治動盪中變得脆弱。疫情期間,若非依賴中國,許多供應鏈早就崩潰。因此,美國的目標是擺脫對中國的掌控,確保國家安全,而製造業正是國家安全的基石。但中國不買帳,人民幣反而貶值 0.4%,讓台日韓的東西更難賣。台灣還在美國的「匯率操縱黑名單」,根本不敢不配合,台幣只能漲。這場美中大戰,台灣怎麼站隊才不吃虧?

海湖協議 = 廣場協議 2.0?

海湖協議被稱為「廣場協議 2.0」,但有差別。1985 年的廣場協議是多國協商,現在美國單邊施壓,拿關稅當武器,逼盟友聽話。美國經濟顧問米倫的報告《重組全球貿易體系用戶指南》說得清楚:美國想透過關稅和匯率,重建「對美國更公平」的世界秩序。對台灣來說,台灣高度依賴美國市場(半導體出口大頭),又靠美國軍事保護,幾乎沒得選。你覺得台灣有沒有談判籌碼?

美國製造業的教訓

2017 年在達沃斯,馬雲聊到美國 30 年前的策略,像《世界是平的》這本書所講的!美國把製造業、服務業這些低階工作,丟給中國、印度等其他國家,自己專心抓大頭——智慧財產、技術、品牌。這招超厲害!像 IBM、微軟這些大廠,市值像火箭一樣飆漲!但問題來了:這些錢跑哪去了?戰爭!

50 年前,都是福特、波音這些製造大廠稱霸,但近 20 年,大家只聊矽谷和華爾街。2008 年金融危機一爆,美國蒸發 19.2 兆美元,全球 3400 萬個工作沒了。如果當時把錢投在當地產業,會不會完全不一樣?

台灣會不會也因為太依賴進出口,而忘了投資自己?如今,台灣許多股市與房市的投資資金是來自銀行貸款,若再爆發資產泡沫破滅,台灣金融穩定與經濟景氣所將受到的衝擊 (學術上叫資產負債表型的衰退),必將不可同日而語。


🚀 亂世求生:你我該怎麼辦?

企業:學台積電,別讓匯率偷利潤

台幣漲對企業是場硬仗,但有聰明解法。台積電用美元收錢,匯率波動影響小,只有每季結算日會晃一下(央行通常壓匯率穩盤)。其他公司可以學,比如賣 4000 萬美元貨,就買等值的美元避險單(像遠期合約),把匯率鎖住。中小企業(下游股)更得小心,毛利本來就低(3-4%),匯率一動,可能直接賠錢。壽險業得加把勁,37 兆資金中有 6 兆沒避險,每年避險成本已高達 3000 億,台幣再漲,損失只會更慘。你的公司,有沒有準備好擋這波匯率風暴?

政府:別藏牌,說清楚穩信心

台灣央行愛幫台幣「踩剎車」,堆高外匯存底(全球排名前列),但操作像黑箱,沒人知道怎麼玩。學者李怡庭建議學日韓,過 5 年公開匯率干預資料,讓大家安心。台幣現在漲到 2 字頭,離「彭淮南防線 28.5 元」不遠,但外資衝進來買大盤股(外資進入是有低銷的🤣),推高股市泡沫風險。央行還得面對另一個麻煩:過去企業借錢買美債,現在美債跌 10%、台幣又漲,雙重打擊讓不少公司叫苦。你覺得央行該不該說清楚怎麼穩經濟? 留言告訴我!📊

PS:「季末結算可是關鍵時刻!聰明點就能抓準這波機會搶紅利~咦?想知道怎麼玩」

你我:搶紅利,別踩投資雷

對你我來說,現在是出國、買進口貨的超棒時機!去日本省 2300 元,買 iPhone 省萬把塊,黃金也划算!但投資得小心,台灣 940 億美元的債券 ETF,5 月已虧 11-12%,美債跌價和台幣漲值是兇手。房價、股市熱得冒泡,台北房價所得比又逼近 21.3,買房像登天。試試這 3 招:訂財務計畫、學點避險小技巧(像買黃金)、趕快享受升值紅利。你的錢包,準備好抓機會、躲危機了嗎?

中小企業的挑戰:被夾在中間

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的骨幹,但這波漲勢讓他們最頭痛。毛利低、沒台積電的美元訂單優勢,人民幣又貶值搶生意,訂單可能被越南、印度搶走。政府雖推限貸壓房市,但中小企業資金鏈脆弱,若出口萎縮,裁員、倒閉風險大增。你身邊的中小企業,是不是也在掙扎?


🎯 總結:省錢爽翻,危機別大意!

台幣飆漲讓你去日本省 2300 元,買進口商品像打折,但對台積電、壽險業、中小企業、你的美債 ETF,卻是大麻煩。日本「失落 30 年」提醒我們,升值太多可能吹出房市、股市泡沫,隨時會爆。川普的關稅戰和「廣場協議 2.0」把台灣夾在美中之間,進退兩難。現在,你能做什麼?

瑞銀集團報告警告,若美國不降對中關稅,人民幣可能再貶 6%,讓台日韓東西更難賣。其他國家發現出口傷太重,能「中途跳車」,轉而阻止本幣升值,但台灣不行——我們太靠美國保護,幾乎沒得選。台灣企業怎麼在這匯率亂戰中活下去?

台幣升值的背後,我們可以抓住的重點是

  • 個人:旅遊、購物超划算,但美股 ETF 虧 11-12%,房市、股市泡沫風險高,投資要小心。
  • 企業:台積電毛利掉 3%、壽險業匯損 63 億,中小企業毛利低到岌岌可危,匯率波動像偷錢。
  • 經濟:1980 年代「錢淹腳目」推高房價,現在房價高、外資推股市,泡沫隨時可能爆,資產負債表型衰退敲警鐘。
  • 歷史教訓:日本因廣場協議泡沫破裂,失落 30 年;台灣 1980 年代無殼蝸牛運動,現在會重演嗎?
  • 全球局勢:川普關稅戰(台灣 32%)與海湖協議的潛在威脅逼台幣升值,中國人民幣貶 6% 搶生意,台灣被夾在中間,難「中途跳車」。
  • 美國製造業的警訊:台灣也要小心過度依賴進出口,忘了投資實業。


別讓錢包和未來吃虧,現在就動起來!🚀

留言「我要短影片」,快速複習內容重點!


深度探討 ⬇️


🌍 What's Next?

落地生根,台灣人的生存之道

看完台幣升值的危機與機會,你是不是開始思考台灣未來的路?《造山者》這部紀錄片,帶我們深入地緣政治與供應鏈的核心,點出台灣在全球亂局中的挑戰。想知道更深層的趨勢?繼續往下看!

各國都在拚命打造不受地緣政治影響的供應鏈,像是要蓋一座「防火牆」,保護自己的經濟安全。這對台灣製造業是危機還是轉機?我們的半導體、電子業雖是全球王牌,但太依賴出口,若美國、中國各自拉供應鏈回本地,台灣的訂單會不會被搶?更別忘了,台灣跟中國的競爭只是表面,真正的對手是美國半導體產業。美國砸重金補貼自家晶片(像《晶片法案》),想搶回主導權,台積電在美國設廠也得面對技術外流和成本壓力。台灣的高科技王牌,還能守多久?

更深一層,台灣想要的安全,跟美中強國要的安全,根本是一場競賽。美國要製造業回流,確保不被中國「掐脖子」;中國要自給自足,擺脫西方制裁。台灣呢?夾在兩強之間,既要經濟成長,又要地緣安全,卻像在鋼索上跳舞。半導體「全球化已死」、「世界自由貿易也已死」,台積電已真正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現在是「你搶我、我搶你」的時代,台灣這塊兵家必爭之地,如何在亂局中落地生根?


曾有一群人為台灣產業築高山、在國際舞台扎深根

現在,我們可以為這片土地做些什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Dʏʟᴀɴ Lɪɴ 亭安 的沙龍
0會員
3內容數
💎 瑞士黃金買賣 | 共向成金的人生 慢慢準備重要的事 💰✈️🏠🤱🧓 為自己的安心、也為了自己在意的人 #穩定成長 #無為而無不為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先來看看以下新聞: 下半年AI需求持績擴大 星展銀行上調台灣今年GDP從3.5%到4.2%
Thumbnail
先來看看以下新聞: 下半年AI需求持績擴大 星展銀行上調台灣今年GDP從3.5%到4.2%
Thumbnail
7月4日,台積電破千見證台灣股市登歷史新高,日本股市也上漲,東證(TOPIX)指數飆上歷史新高,日經指數也創歷史新高,象徵日本經濟命運好轉! 英國大選預計工黨獲勝,將進入政經穩定其,金融分析師預期可吸引更多外資流入英國,有利經濟! 中國經濟則陷入嚴重困境,人民銀行擬借入國債緩解財務,恐引爆金融風暴!
Thumbnail
7月4日,台積電破千見證台灣股市登歷史新高,日本股市也上漲,東證(TOPIX)指數飆上歷史新高,日經指數也創歷史新高,象徵日本經濟命運好轉! 英國大選預計工黨獲勝,將進入政經穩定其,金融分析師預期可吸引更多外資流入英國,有利經濟! 中國經濟則陷入嚴重困境,人民銀行擬借入國債緩解財務,恐引爆金融風暴!
Thumbnail
1.台指:20291(-0.6%),換換紀錄方式,之後用台指期代替加權,然後新增台積電。今天收在失衡區中點之下,會上去還是下去就看價格在失衡區怎麼表現了。 2.櫃檯指數:250.2(+0.6%),即將遇到破壞塊中點。 3.台積電:772,前低為目標? 上市昨日漲幅前三: 電子
Thumbnail
1.台指:20291(-0.6%),換換紀錄方式,之後用台指期代替加權,然後新增台積電。今天收在失衡區中點之下,會上去還是下去就看價格在失衡區怎麼表現了。 2.櫃檯指數:250.2(+0.6%),即將遇到破壞塊中點。 3.台積電:772,前低為目標? 上市昨日漲幅前三: 電子
Thumbnail
臺灣自去年初脫離疫情影響後,經濟持續成長並超越疫情前表現。文章分析了臺灣的GDP、消費、出口、通膨、薪資、失業率、股市表現和各項隱憂因素,並提出對臺灣下半年股市發展的投資建議。
Thumbnail
臺灣自去年初脫離疫情影響後,經濟持續成長並超越疫情前表現。文章分析了臺灣的GDP、消費、出口、通膨、薪資、失業率、股市表現和各項隱憂因素,並提出對臺灣下半年股市發展的投資建議。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匯率對製造商和代理商的影響,並提出從不同角度看待匯率對業務的影響。文章強調了製造商對匯率波動的擔憂可能過度,並認為臺幣對美金的匯率對製造商的影響並不太大。文章強調了代理商所在國家對美金的匯率波動對外銷企業的影響更大。最後,文中強調了提高產品競爭力和發展獨特特色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匯率對製造商和代理商的影響,並提出從不同角度看待匯率對業務的影響。文章強調了製造商對匯率波動的擔憂可能過度,並認為臺幣對美金的匯率對製造商的影響並不太大。文章強調了代理商所在國家對美金的匯率波動對外銷企業的影響更大。最後,文中強調了提高產品競爭力和發展獨特特色的重要性。
Thumbnail
今年1月以來,臺灣加權股價指數再創歷史新高20,112.81點。本文分析臺股的現況,指出當製造業回升時會帶動臺股,並提供臺積電為例,預估目標股價和投資策略。除此之外,作者還提到理性看待股市行情,避免在相對高點追高。本文涵蓋了許多投資相關的內容,值得一讀。
Thumbnail
今年1月以來,臺灣加權股價指數再創歷史新高20,112.81點。本文分析臺股的現況,指出當製造業回升時會帶動臺股,並提供臺積電為例,預估目標股價和投資策略。除此之外,作者還提到理性看待股市行情,避免在相對高點追高。本文涵蓋了許多投資相關的內容,值得一讀。
Thumbnail
臺灣房價分析及趨勢歷程,觀察分析臺灣房價上漲的原因及三個階段的現象。
Thumbnail
臺灣房價分析及趨勢歷程,觀察分析臺灣房價上漲的原因及三個階段的現象。
Thumbnail
臺股今日開盤飆破兩萬點大關,見證歷史時刻。臺灣政府執政經濟穩定成長,股市反映人民對經濟的預期信心,臺灣跟中國已走上兩條截然不同的分岔路。民進黨政府以實際行動展現執政能力,亮眼成績大家都看得見。文中也分享個股概況、及盤勢分析,提醒大家股價位於歷史新高,若要進場需審慎評估,避免追高。
Thumbnail
臺股今日開盤飆破兩萬點大關,見證歷史時刻。臺灣政府執政經濟穩定成長,股市反映人民對經濟的預期信心,臺灣跟中國已走上兩條截然不同的分岔路。民進黨政府以實際行動展現執政能力,亮眼成績大家都看得見。文中也分享個股概況、及盤勢分析,提醒大家股價位於歷史新高,若要進場需審慎評估,避免追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