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人生無常,莫讓此生留遺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捨報之前的大專案,要怎麼開?自己多用心。要往天堂、要往淨土去,自己好好下功夫。你現在就要想這些了。

欠人家的,要還。活著的人,當然還;他不跟你要,你也要還。已經過世的人,或宿世的冤親債主,你虧欠他錢債、情債、命債等,要還。很多只要發願,開一個專案來解冤釋結,懺悔業障。

「冤親債主好像永無止境?一位接著一位。」你有機會可以還,多少人沒有機會還?冤親債主一次一次地來跟他索報,某一次沒有挺過去,就被索報、被拉走了,人生就結束了。

每天在新聞媒體上都可以聽到這些無常的事情。所以有的時候,也不需要有車禍這些外緣,去上戰場被炮彈射到。有的時候坐在那裡就走,睡覺就沒起來,上個廁所用力一下,在馬桶上就走。

所以這麼無常的事情,你開始要去思惟、要去面對它。開臨終前的大的專案,傾盡一生的心力:該還債的還,該報恩的要報恩,未了的善願本願,要去了願。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39會員
3.8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2025/06/19
📒 觀音山 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 普桌登記中 ➜ https://www.fazang.org/UllambanaFestival 📒 量身打造屬於您的普度方案 改變命運之法 ➜ https://www.fazang.org/ullambana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農曆七月民俗鬼月VS
Thumbnail
2025/06/19
📒 觀音山 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 普桌登記中 ➜ https://www.fazang.org/UllambanaFestival 📒 量身打造屬於您的普度方案 改變命運之法 ➜ https://www.fazang.org/ullambana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農曆七月民俗鬼月VS
Thumbnail
2025/06/18
《親近上師法》全套19集 🎧前往恭聽▸▸https://s.fazang.org/GuruDevotion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熟讀《親近上師法》 《金剛藏續》記載:已受灌頂之弟子,若違上師之教言,今生遭受多災難,來世墮入地獄中。 已經受到密乘灌頂的金剛乘弟子,如果違背上師的言教
Thumbnail
2025/06/18
《親近上師法》全套19集 🎧前往恭聽▸▸https://s.fazang.org/GuruDevotion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熟讀《親近上師法》 《金剛藏續》記載:已受灌頂之弟子,若違上師之教言,今生遭受多災難,來世墮入地獄中。 已經受到密乘灌頂的金剛乘弟子,如果違背上師的言教
Thumbnail
2025/06/17
收聽:https://s.fazang.org/podcast59 Podcast生死思辨 EP59龍德上師:如何讓自己在輪迴疲勞中快速清醒? 阿底峽尊者,魔種擅長諂誑術,以財誘惑大貪者,以假法騙修行人,以自詡誘淨戒者,以我慢而騙智者;以歌舞誘散亂者,以韶華誘諸多人,以妙飾誘眾多人,以惡友敵騙多人。
Thumbnail
2025/06/17
收聽:https://s.fazang.org/podcast59 Podcast生死思辨 EP59龍德上師:如何讓自己在輪迴疲勞中快速清醒? 阿底峽尊者,魔種擅長諂誑術,以財誘惑大貪者,以假法騙修行人,以自詡誘淨戒者,以我慢而騙智者;以歌舞誘散亂者,以韶華誘諸多人,以妙飾誘眾多人,以惡友敵騙多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佛法是一連串聞、思、修的過程,缺一不可。」聽聞佛法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做學問、求知識,而是為了解脫六道輪迴。因此在了解佛法後,必須要思惟佛法,然後再去實踐,這是一連串的實修過程。只有這樣做,才可以快速地消除業障、累積資糧。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佛法是一連串聞、思、修的過程,缺一不可。」聽聞佛法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做學問、求知識,而是為了解脫六道輪迴。因此在了解佛法後,必須要思惟佛法,然後再去實踐,這是一連串的實修過程。只有這樣做,才可以快速地消除業障、累積資糧。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不知道學佛修行要趁現在,行有餘力的時候,廣積功德、善行來解冤釋結,是最大的遺憾!該報恩的時候,沒有辦法好好去報恩。比如父母恩怎麼報?只有「修行」能報。這個人,曾經對你有知遇之恩,改變了你一生;曾經給了你一個道理和啟發,改變了你一生。怎麼還?唯有「修行」能還。要報恩、要還債、要了願
Thumbnail
不知道學佛修行要趁現在,行有餘力的時候,廣積功德、善行來解冤釋結,是最大的遺憾!該報恩的時候,沒有辦法好好去報恩。比如父母恩怎麼報?只有「修行」能報。這個人,曾經對你有知遇之恩,改變了你一生;曾經給了你一個道理和啟發,改變了你一生。怎麼還?唯有「修行」能還。要報恩、要還債、要了願
Thumbnail
人生太短,你做得不夠多。真的在行善的,他會想、會開會規劃:「我要怎麼安排產生更大善性的效益,讓更多人獲益。」這種用心、用腦去規劃思惟,就是行菩薩道。真的會修的人善用此生,如果都不會去想,不想利他,不去用心、用腦,也不想付出、不想規劃,當然善行就極為有限。一次的病苦、一次的小車關,善業都去擋這個劫
Thumbnail
人生太短,你做得不夠多。真的在行善的,他會想、會開會規劃:「我要怎麼安排產生更大善性的效益,讓更多人獲益。」這種用心、用腦去規劃思惟,就是行菩薩道。真的會修的人善用此生,如果都不會去想,不想利他,不去用心、用腦,也不想付出、不想規劃,當然善行就極為有限。一次的病苦、一次的小車關,善業都去擋這個劫
Thumbnail
一直發好願、發好心念,冤親債主沒有解決會覺得修不動很辛苦,怎麼都修不起來?好像你在點油燈的火,旁邊就有一個無形的人吹掉了,又點著,他就又給你吹掉。「奇怪!發心怎麼老點不著?」冤親債主在,怎麼點得著?你還欠他!要低心下氣,保持懺悔心,常常跟他解冤釋結,同時修自己心,那就相得益彰。他去看你這
Thumbnail
一直發好願、發好心念,冤親債主沒有解決會覺得修不動很辛苦,怎麼都修不起來?好像你在點油燈的火,旁邊就有一個無形的人吹掉了,又點著,他就又給你吹掉。「奇怪!發心怎麼老點不著?」冤親債主在,怎麼點得著?你還欠他!要低心下氣,保持懺悔心,常常跟他解冤釋結,同時修自己心,那就相得益彰。他去看你這
Thumbnail
慈悲的 龍德上師曾經開示過:「什麼是冤親債主?顧名思義就是與我們有仇怨之對象。」佛家語講:「無緣不聚,無債不來。」例如:專門找你麻煩的同事,總是給你難堪的主管,這些人會跟你惡臉相向,那一定也是有前因後果。 在佛法的因果律中:「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並非是突然的偶發事件。 人的一生中會歷經許多磨難和
Thumbnail
慈悲的 龍德上師曾經開示過:「什麼是冤親債主?顧名思義就是與我們有仇怨之對象。」佛家語講:「無緣不聚,無債不來。」例如:專門找你麻煩的同事,總是給你難堪的主管,這些人會跟你惡臉相向,那一定也是有前因後果。 在佛法的因果律中:「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並非是突然的偶發事件。 人的一生中會歷經許多磨難和
Thumbnail
很多同修初學佛會說:「你不要執著。」有法師或先進教他今天念這一部經,念完後面有迴向偈:「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或迴向一切眾生。這都是很好,但是如果沒有指名,「普及於一切」這種發菩提心的次第要修成熟。沒有指名就好像今天念出一張空白支票,「功德」用空白支票來形容
Thumbnail
很多同修初學佛會說:「你不要執著。」有法師或先進教他今天念這一部經,念完後面有迴向偈:「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或迴向一切眾生。這都是很好,但是如果沒有指名,「普及於一切」這種發菩提心的次第要修成熟。沒有指名就好像今天念出一張空白支票,「功德」用空白支票來形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