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有幾首歌是你會想邊聽邊看歌詞的呢?
原文:eggman
提問:森村俊夫
回答:秋田弘(amazarashi)――我還記得在我還小的時候,有次回家路上我迫不及待地在電車裡打開了剛買來的CD,拿出了裡面歌詞的字卡來讀。回到家以後也一邊播放著CD一邊看著歌詞的字卡,我看得很仔細,甚至將歌詞都給背下來了。僅僅5分鐘左右的音樂裡,竟然有著像是1本小說般的故事深度,我在那短短的5分鐘裡體驗到了各種的情感。雖然這只是段有關我個人的事情,不過我感覺最近能那樣享受音樂樂趣的時間大幅減少了,同時我也覺得能遇到那樣的音樂的機會也逐漸變少了。當我遇到amazarashi的音樂時,我受到了其歌詞壓倒性的衝擊,並且久違地又再次體會到了當時那份感受。在1首歌裡,被塞入了大量的「字句」、「資訊」、「訊息」。讀了那些字句的我,心裡也不禁萌生了各種情感。
我平時會將那些閃過腦海的字句或是詩詞記錄在筆記之中。偶爾會直接開始為其寫曲,有時也會先完成曲子後才從筆記內容去構思歌詞。我覺得我比較常從歌詞去構思出一首歌曲。在歌曲完成之際,我會死死坐在電腦前端詳著眼前那首歌。
――amazarashi的音樂裡的「字句」,有時像是將人包覆住般溫柔,有時卻像是深深地往心裡刺般尖銳。請問其「字句」是寫給誰的呢?
幾乎都是寫給自己聽的。因為我進行創作的地方不會被任何人影響,這種不去顧慮到他人的說話方式最終導致了我的用字遣詞比較尖銳一些。我希望我在我腦海中說的那些話可以直接傳達出來給聽眾們聽到。
――在「音符」上加入如此大量的「字句」我認為不是件簡單的事。
曲子本身也是會花很多時間製作的,而如果歌詞寫得夠好,我認為改一下旋律,或讓字句滿出來也是可以的。其實很多首歌最後完成時的模樣都和最一開始構思的原型差很多,但我認為只要結果是好的就好了。
――在4/10發行,同時也收錄在這張專輯中的《青春(Juvenile)》,我個人覺得這是一首描寫著對於10幾歲的少年少女們的「同感」與「焦躁」,同時也是個指引他們方向的「路標」。
我有收到很多粉絲的來信,我發現有很多玩音樂的人、畫畫的人、為了一些事情奮鬥著的人,因此我寫出了這樣的一首歌獻給他們。感覺他們和曾經的自己有些重疊的部分,讓我感覺有點熱血所以才寫出了這首歌。完成這首歌後,我覺得現在的我也被這首歌給鼓舞了。
――《性善說》第一句歌詞:「吶,媽媽,妳說得對。」成了本作的標題。歌曲的世界觀是從思春期的小孩視角進行描寫的。主歌中主要是透過鋼琴與鐵琴柔和的聲音表現出孩子幼稚的一面,但到了副歌則透過不和協的樂音與人聲的疊音(Doubling)營造出悲愴的感覺並呈現出這座現實的世界。
第二段的副歌歌詞:「當愚蠢的男人說起陳腔濫調的當年勇時,我看見了帶著小孩的母親換了輛車走了。」我是實際目睹了這樣的光景,想把它唱出來才寫出這首歌的。我認為人的道德規範最初都是受到母親的啟發,與之進行對比之下,生活在現在這個社會的人們所感受到的不安就是我想描寫出來的部分。
――《飛彈》一曲中的「我」應該是個20幾歲的大人,對於同樣是20幾歲的我來說,這首歌是我在這張專輯裡最能有相同感受的歌。將「我們的自由」比喻作「飛彈」的這首歌彷彿是將現在的現實給抽象化,反而呈現得更加具體。
這首歌裡出現的「我」所描寫的是當時蜷縮在東京的公寓裡不敢出門的自己,同時也是至今為止amazarashi裡「卑屈」的象徵。寫這首歌時,彷彿就像是現在的我斷了當時的那個我的罪,完成的歌曲比原本想像的還要再更混沌一些。雖然沒有順利將它收尾,但我認為有呈現出其拚命掙扎的模樣,是首有趣的歌。
――我認為amazarashi的音樂主要是透過鋼琴琴聲與其他多種樂音將一句句文學且現實的詩詞給包覆起來。歌曲整體非常像是一部故事,但又不是虛構的,而是非常現實的;雖然這話說起來有些矛盾,但真的又有些虛幻的感覺。
我製作音樂時並不是先預見了完成後的模樣才著手進行製作的,反而是順其自然的狀況比較多;有時候即使做好了1段歌曲,結果事後馬上就想背叛自己,因此才會有些相互矛盾的概念同時出現也說不定。amazarashi音樂是靈感的集合,但我製作音樂時主要還是想將一些比較真實的事物給寫進歌裡。
(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