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後悔的人生,不靠延長壽命,而靠延長健康餘命 ——為了未來的自己,現在就該開始準備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 作者:50歲退休練習生|專注於股息投資與現金流規劃


「活得久,不等於活得好。活得好,才值得活得久。」


這句話,是我走過大半人生、開始真正規劃退休生活後,最深的體悟。


⌛ 一、人生最後的自由,不是活著,而是能行動

那天我在醫院候診室,無意間看到一張健康署的宣導海報,上面寫著:


「台灣人的健康餘命,只有6.5年。」


這不是平均壽命,而是扣除失能與臥床年限後,還能自理生活的時間。


當時的我,彷彿被這組數字重重敲醒——

我們辛苦工作一輩子,退休只是另一種「開始」,但如果那段時間只是輪椅、病床與插管呢?

那麼,我們一生所努力追求的,又是什麼?


🧓 二、錯把長壽當幸福,是人生最大的誤會

年輕時的我,非常擅長理財。股票、保單、資產配置一套又一套。


但我沒算進去:健康,是人生投資報酬率中,最容易忽略的一項。


有些長輩活到80、90歲,表面上是「長壽」,但早已失去自主生活能力。需要照護、靠氧氣機呼吸、無法進食、無法溝通——那是一種「活著」,但不是「生活」。


我們常說「要活得久」,但其實,真正該問的是:我想活得怎樣?


💔 三、老後的遺憾,常不是缺錢,而是缺健康

退休後,我聽過太多人這樣說:


「我還想去西藏看看,但爬不了高原了。」


「孫子出生時我沒去接機,醫生說不能出遠門。」


「本來想退休開個小書屋,結果三高纏身,跑不了幾步就喘。」


健康的流逝,不像財富縮水那麼容易感覺到。

它像溫水煮青蛙,一點一滴、一年一年地流走。


到最後,留下來的不是未完成的夢,而是「我本來可以」。


💪 四、財富不只是數字,也包括你的肌力與腦力

我們總說「要為老年存錢」,卻忘了同時也要「為老年存健康」。


以下三種能力,是你面對人生下半場最寶貴的資產:


1️⃣ 肌力

維持你站得穩、走得穩,不容易跌倒,才能自己上下樓、買菜、外出旅行。


2️⃣ 心肺功能

你想去旅遊、參加活動、與親友聚會,心肺健康是基本門票。


3️⃣ 認知能力

閱讀、思考、溝通、管理財務,這些都需要大腦活力。失智症不是一夕之間出現,而是長年忽略大腦訓練的結果。


錢給你選擇,健康給你行動。

兩者缺一不可。


📚 五、學術研究:延長健康餘命的4大關鍵,不靠醫療靠生活

根據國內外多項研究指出,延長健康餘命的最有效方式,不是靠藥物,而是生活型態的改變。以下四點,是我親身實踐後覺得最值得分享的:


✅ 1. 規律運動

每天30分鐘快走,或每週三次簡單的阻力訓練,有效預防肌力退化與骨質疏鬆。


✅ 2. 飲食習慣

減少高油、高鹽與過度加工食品,適量攝取蔬菜、水果、好油脂,控制體重與三高。


✅ 3. 社交參與

參加社區活動、志工、讀書會,甚至每週固定與朋友聊天,能顯著降低失智與憂鬱的風險。


✅ 4. 持續學習與興趣養成

學一種新技能、樂器、語言或園藝、寫作,能活化大腦、延緩退化,延長「精神青春期」。


🧠 六、不是老了才養生,是現在就該開始

許多人以為健康是「老了再說」的事。

事實上,那時候,往往已經太晚了。


我50歲退休的時候,才開始真正意識到,健康不是理所當然。

我從「存股」轉為「存肌力」,從「股利再投入」轉為「每天快走再加碼」。


因為我知道:那一天來時,我想自己走出家門,不是被推著出去。


🪞 七、結語:健康,就是最值得的退休規劃

當我們在規劃退休金、股息、資產配置的時候,別忘了,把一部分時間和心力,投入到「健康資產」上。


如果你問我什麼是不後悔的人生?


我會說:


當人生走到最後一章,我還能自己洗澡、穿衣、走出門,迎接一個黃昏。


不是依賴、不是掙扎,更不是遺憾,而是能微笑著說:


「我過得很好,真的。」


📣 歡迎留言分享:

你正在為自己的健康餘命做哪些準備呢?

有沒有什麼改變,是你想從今天開始實踐的?


👉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也鼓勵你把這篇文章分享給身邊正在邁向退休、思考人生下半場的朋友。


📌 追蹤作者:50歲退休練習生|專注於股息投資與現金流規劃

未來還會持續更新「慢理財/樂人生」系列,讓我們一起成為行動得了的老年人,活出真正的自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投資匠心沙龍
12會員
186內容數
在這裡,我們相信每一個人都能掌握自己財務的未來,因為錢不會自動流向你,但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財富就會跟隨而來。 我的宗旨是提供簡單、實用且穩健的理財建議,幫助讀者從基礎開始,逐步建立有效的財務規劃與投資策略。無論你是投資小白還是有些經驗的理財者,都能在這裡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實現生活的質量提升與財務自由。
投資匠心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15
退休後想換車,是犒賞自己還是財務風險?本文從人生規劃與股息現金流角度出發,提醒讀者在享受生活前,應先評估支出對長期現金流與安全感的影響。換車可以,但要換得安心、有策略。
2025/06/15
退休後想換車,是犒賞自己還是財務風險?本文從人生規劃與股息現金流角度出發,提醒讀者在享受生活前,應先評估支出對長期現金流與安全感的影響。換車可以,但要換得安心、有策略。
2025/06/15
退休不是比誰資產多,而是誰的現金流能撐過黑天鵝事件。從部長洗碗到股災來襲,退休生活需要穩定的配息收入、備援資金與正確心態支撐。本文從錯誤心態剖析、地緣風險衝擊、三大現金流支柱,到實戰資產配置,提醒投資人退休規劃要以月收入為核心,培養「不動如山」的心理韌性,打造抗風險的長壽財務系
2025/06/15
退休不是比誰資產多,而是誰的現金流能撐過黑天鵝事件。從部長洗碗到股災來襲,退休生活需要穩定的配息收入、備援資金與正確心態支撐。本文從錯誤心態剖析、地緣風險衝擊、三大現金流支柱,到實戰資產配置,提醒投資人退休規劃要以月收入為核心,培養「不動如山」的心理韌性,打造抗風險的長壽財務系
2025/06/15
富人致富的關鍵不是努力競爭,而是懂得資本合作。與其單打獨鬥,不如學會像富人一樣打造資本聯盟、建立現金流系統。跳脫「努力=成功」的迷思,學會合作、參與投資,你也能走向財務自由。
2025/06/15
富人致富的關鍵不是努力競爭,而是懂得資本合作。與其單打獨鬥,不如學會像富人一樣打造資本聯盟、建立現金流系統。跳脫「努力=成功」的迷思,學會合作、參與投資,你也能走向財務自由。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人活得究竟要有多長?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引發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人生苦短,應當盡情享受活著的每一天;也有人認為,人應當活得長壽,見證更多世界的精彩。 . 我認為,人活到60-70歲就足夠了。 . 一、活得太老只會造成負擔 .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經歷了照顧父母親臥病多年的
Thumbnail
人活得究竟要有多長?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引發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人生苦短,應當盡情享受活著的每一天;也有人認為,人應當活得長壽,見證更多世界的精彩。 . 我認為,人活到60-70歲就足夠了。 . 一、活得太老只會造成負擔 .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經歷了照顧父母親臥病多年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一位準備了60年來迎接60歲大壽的人的故事,他一直不願意安於退休生活,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和尋求自我成長,最後得出了在得到他人認同之前要先好好對待自己的結論。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一位準備了60年來迎接60歲大壽的人的故事,他一直不願意安於退休生活,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和尋求自我成長,最後得出了在得到他人認同之前要先好好對待自己的結論。
Thumbnail
年輕時用健康換錢,年老用錢換時間,這是許多人的人生哲學。但是,這樣的選擇真的值得嗎?我們是否該在過度節儉與享樂主義的極端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我們是否會後悔沒有趁健康時多體驗生活? 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和經驗,希望能有一些啟發和參考。我不是要告訴大家該怎麼過的人生,而是要讓我們思考一下
Thumbnail
年輕時用健康換錢,年老用錢換時間,這是許多人的人生哲學。但是,這樣的選擇真的值得嗎?我們是否該在過度節儉與享樂主義的極端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我們是否會後悔沒有趁健康時多體驗生活? 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和經驗,希望能有一些啟發和參考。我不是要告訴大家該怎麼過的人生,而是要讓我們思考一下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隨著人生進程,退休之後的生活如何過?這些都是需要自我審視的問題。文章提到了對退休生活的建議,如找出自己感興趣的事、認真投入其中等。同時也提到了對於工作與生活的反思,人生的軌跡都各自不同,每個人都需要做自己人生的功課,找出自己的軌跡。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隨著人生進程,退休之後的生活如何過?這些都是需要自我審視的問題。文章提到了對退休生活的建議,如找出自己感興趣的事、認真投入其中等。同時也提到了對於工作與生活的反思,人生的軌跡都各自不同,每個人都需要做自己人生的功課,找出自己的軌跡。
Thumbnail
安穩的生活,我想是人生最終的目的。沒有人到老了還要為了💰來煩惱。人到了一個年紀階段都會想放下身邊事物,好好放鬆去走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想去外面世界去看看,放慢自己的生活步調好好沈澱自己的心態,面對未來的日子。有時候常常會想人為什麼而活著,我到底在現實還是夢中。如果真的是夢,那可不可以不要那麼快給我醒
Thumbnail
安穩的生活,我想是人生最終的目的。沒有人到老了還要為了💰來煩惱。人到了一個年紀階段都會想放下身邊事物,好好放鬆去走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想去外面世界去看看,放慢自己的生活步調好好沈澱自己的心態,面對未來的日子。有時候常常會想人為什麼而活著,我到底在現實還是夢中。如果真的是夢,那可不可以不要那麼快給我醒
Thumbnail
退休本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有些人退休後過不慣清閒的日子,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只好整天在家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生活十分無聊,因而心情常不愉快。然而也有些人雖然退休了,卻不在家怨天怨地,反而努力學習新的事務、新的技術,甚至到國內外旅遊,交些各地的新朋友,生活多彩多姿,身心自然健康與快樂。  
Thumbnail
退休本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有些人退休後過不慣清閒的日子,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只好整天在家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生活十分無聊,因而心情常不愉快。然而也有些人雖然退休了,卻不在家怨天怨地,反而努力學習新的事務、新的技術,甚至到國內外旅遊,交些各地的新朋友,生活多彩多姿,身心自然健康與快樂。  
Thumbnail
退休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本文探討瞭如何評估自己是否適合退休,以及如何規劃退休生活,避免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態的快速萎縮。
Thumbnail
退休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本文探討瞭如何評估自己是否適合退休,以及如何規劃退休生活,避免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態的快速萎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