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關注鉅祥的人,應該都知道鉅祥擴廠的新產能即將開出。在資產負債表上面,的確也顯示,鉅祥這次真是大手筆,不動產設備從12E一口氣增加到30E,對於21E的股本,可真所謂大擴廠。不過在看他們家財報的時候,我發現有個值得留意的點,在資產負債表上,『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的金融資產』佔比很大。而這是甚麼呢?
資產負債表-了解企業靠甚麼賺錢?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的金融資產
這是企業向外投資的一個項目,是一種金融資產,想像一般人投資股票,股票就是我們個人的金融資產。而企業的金融資產分成三類
-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
- 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
- 採權益法投資
以上三種依持股比例(有無控制權),持有目的做分類。

而今天我們先了解第一種【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這項資產一般來說是指持股比例<20%,也就是像小股東,對被投資公司沒有影響力。主要以交易為目的,也就是為了賺價差。通常這類資產是股票。他的名字很白話的闡述了他是如何認列損益的,『按公允價值衡量』也就是市價。
不過剛剛說了,這樣資產通常是股票,因為股票才有價差嘛,不過很神奇的是鉅祥這項資產幾乎都是債券!


五月新台幣大幅升值,以外幣計價的資產大縮水,債券價格更是破底再破底,鉅祥根本是企業版的『債蛙』,跟台灣的壽險業一樣,是債券持有的苦主。看這鉅祥的資產負債表,是113年第二季到第四季間大幅增加債券持有,那個時候因為受到降息預期的影響,債券價格有望走高,鉅祥跟一般投資人一樣想賺價差,跳進去買了一堆債券。而鉅祥還特別把它放在【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希望讓上漲的債券價格影響損益表,增加EPS。不過人算不如天算,當初的送分題現在看來是送命題。債券價格的崩跌,預期將大幅影響鉅祥Q2的損益表。
雖然都是債券,但結果不同
鉅祥持有的債券,和壽險業不同的是,壽險業通常將債券投資放在【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這項資產特別的地方就在於,只有賣掉才會影響EPS,持有的過程中,不論是不是跌到腰斬了都不會影響稅後淨利。
所以說, 債券價格的崩跌,當然對於壽險業股東權益會受影響,但是對EPS不會影響太大。而鉅祥就不同了,他放在【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他就會直接影響到EPS。

在其他利益及損失的項目,目前看起來占總獲利的比例不大,但是當時債券價格也沒有甚麼動,而最近的債券價格是崩跌到出名的呀,除非他增加了外幣避險,或是把這樣資產重分類到別的地方去了,不然將會有大幅帳面損失。

對了, 話說營收反映的是本業,債券投資算是業外,所以債券帳面價值漲跌漲或跌是不會影響的。

結論
講了這麼多,只是希望挑出鉅祥不為人知的一面,而不是說他不會漲,股票只要有資金有題材就會漲,而且要是他擴廠獲利大豐收,誰在乎他私底下業外的債券虧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