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列式書摘同步發布囉,請參閱以下連結:
一、章節重點提取
第一章 簡介:像素化的真相
- 像素化真相:投資資訊如手機影像,過度放大細節只得模糊馬賽克,無助理解重要特徵。
- 資訊過載誤導:成功投資非靠更多資訊,而是刻意忽略無價值雜訊。
- 策略設計原則:保持中立,避免過度解讀模糊訊號或無預測價值的市場敘事。
- 演繹法篩選:用邏輯推理剔除無用資訊、偏見敘述與無意義預測,保留簡單、可衡量事實。
- 歸納法風險:依賴故事與特定股票觀察,易受誤導。
- 專注簡化:投資不必成為專家,無法預測未來,應專注剔除「爛蘋果」,以最少精力濾除風險。
第二章 為什麼每次看盤,都在虧錢?
- 虧損原因:資訊超載、過度交易、缺乏耐心,短期波動影響情緒,忽略長期趨勢。
- 投資第一法則:避免鉅額虧損,損失的痛苦遠超獲利的快樂。
- 風險與報酬:非正比關係,降低風險即提高報酬,分散投資在崩盤時失效。
- 資訊節食:減少看盤與交易頻率,遵循80/20法則,一年交易4次足夠。
- 像素化限制:模糊資訊無法榨取更多價值,應壓縮資料保留關鍵事實。
- 市場不可預測:複雜系統由多元動機驅動,無法預測,僅能觀察回饋循環與網路效應放大效應。
第三章 如何過濾不佳的公司
- 選股比喻:股市如蘋果桶,尋找好蘋果耗力,剔除爛蘋果更有效。
- 篩選指標:
- ROIC與WACC:ROIC高於WACC形成良性循環,代表高品質護城河。
- 毛利率:簡單反映競爭優勢。
- 投資原則:
- 避免ROIC負值公司,快速消耗現金。
- 買入ROIC高且穩定的公司,具持久競爭優勢。
- 若ROIC降至WACC以下,果斷賣出。
- 策略取捨:快速篩選可能錯過未成熟好公司,但優先降低風險。
- 護城河價值:健康ROIC-WACC差距確保長期價值創造與抗跌能力。
第四章 戰勝巴菲特:以小勝大,超越投資巨人
- 模型限制:策略需了解自身局限,描述現象而非支配市場。
- 風險與報酬:低風險策略長期帶來高報酬,時間越長越能驗證。
- 小型股優勢:
- 數量多、關注少,市場效率低。
- 成長空間大,運作靈活,大型機構難參與。
- 策略調整:
- 簡單財務篩選,剔除爛蘋果,捕捉冪律分布的高成長公司。
- 適度分散投資,降低風險,無需深入了解每家公司細節。
- 冪律分布:小型股多數失敗,少數成功案例報酬巨大,成熟公司接近常態分布。
- 心態轉變:從巴菲特全盤了解轉向風險創投式篩選,接受多數失敗,專注少數贏家。
- 交易代價:小型股波動大、流動性低,需承擔交易成本。
第五章 如何在60秒內評估一支股票
- 時間尺度:擴大檢視週期,忽略每日股價與新聞雜訊,每季或每年審視關鍵數據。
- 懷疑態度:保持不可知,專注數字變化,判斷公司是否「腐爛」。
- 像素化核心:吸收最少量必要資訊,如ROIC與毛利率,避免過度分析。
第六章 秘密就是沒有秘密
- 複利心態:專注過程而非目標,長期策略隨市場波動顯現複利曲線。
- 情緒管理:下跌時買進好公司,惡化時賣出,抗拒恐懼與貪婪影響。
- 曝險控制:頻繁查股價表示風險過高,需調整持倉。
- 紀律執行:投資成功靠心態與堅持,而非秘密技巧。
第七章 別再查看股價了
- 核心哲學:避免大幅虧損,降低風險即增加報酬,與傳統思維相反。
- 80/20法則:以ROIC為關鍵指標,節省時間專注長期價值。
- 風險創投策略:應用於小型股,利用冪律分布捕捉成長,分散投資降低風險。
- 執行挑戰:維持複利思維,避免錯失恐懼症,適度多樣化投資。
- 像素化提醒:過度解讀模糊資訊適得其反,專注可控事實與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