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是我擅自跟跳鼠飛行日記連動的文章,我對跳鼠大的文章只有「不用多說快去看」的感想跟佩服。這篇是跟宜蘭-大同|*煙嵐雲岫* 太平山快閃之旅此篇有關神社的補充。
雖說如此,但免責聲明要先說,就是我研究的範圍並不包含「日治時代」以及近代史,只是取得碩士學歷的過程難免會有需要有近代史的哲學思想相關知識。我直到最近才開始稍微深入研究江戶時期的「國學」思潮,別說出了日本古代,超出日本我都不敢保證正確,就還請大家當個參考就好。
台灣的神社
台灣的神社,基本上是殖民時期所建設,有慰藉在台日本人的相關效果,當然另一方面也是有著政治跟思想統治的意思。在此時期的神道應該是「國家神道」,其性質上有「國教」的架構(不同學派有歧義),在日本可說是用來統一民心,一部分是對抗基督教。當時國家神道應該有融合江戶時代開始的「國學」思潮(即以日本古典思想為尊,排斥儒佛等外來思想),但台灣的神社也有祭祀鄭成功這樣的在地化。
鳥居
跳鼠大文中的加羅神社,我沒有看到鳥居的照片,但從查到的示意圖來看,覺得當時鳥居可能是「中山鳥居」(指樣式),雖然我不太能確定。鳥居大致上分為「明神鳥居」跟「神明鳥居」兩大類,也可以從外觀再細分,像中山鳥居就是在結構上有一些更細微的差異。也因此鳥居的種類有很多種。
有人會以顏色來分,也有人會以神社本身是否受到「外來思想」或「本土思想」的影響來區分,其實很難分。最大的特徵,我是看最上面的橫樑(笠木、島木)有沒有兩頭翹,第二根橫樑(貫)有沒有突出於「柱」,有的話是「明神式」、沒有的話是「神明式」,當然之前也提到可以更細分,老實說光看到鳥居我也不確定,要看神社說明。
另外有些寺其實也是有鳥居,特別是當初在「神佛習合」的時代,雖然經歷過「神佛分離」,但有些還有留存。
為何日本有些統治者排斥基督教
講到神道,會有人說「神道與基督教不合」,不過與其說不合,最大的原因還是基督教為「一神教」,即基督為唯一的神,這點與天皇為「現人神」思想相悖。
且因為基督教「信神」,所以很有可能會不服統治而起義,特別是經歷過「一向一揆」的統治者。電視劇『幕府將軍』裡面可以看到,當時還有基督大名、甚至再往前的時代如織田信長並沒有那麼排斥外來宗教(不過跟那個『彌助』無關XD),但時代上對於開始將權力收攏在少數人身上時,這種群體也逐漸變成隱患。
這也是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大名排斥基督教的理由之一,也就是跟政治有關。再借用電視劇『幕府將軍』的劇情,基督教的信徒在行為上有股超然於統治力量的「從容」。
廢止國家神道
二戰後的GHQ時期(美軍『協助』管理日本),曾頒布「神道指令」,內容說「保障人民信仰自由」以及「反軍國主義」,所以「廢止國家神道」,畢竟神風攻擊等核心思想也可以說是基於國家神道思想,但「我」認為,這個說法也有讓日本疏遠自國思想與文化便於管理。
我認識快70歲的日本朋友說,他們當時基礎教育其實不太談日本古代史。而前面提到的國學就是在『日本書記』『古事記』、特別是『古事記』的研究而興盛,國家神道中也有引用國學思想,並藉由『日本書記』『古事記』的神話內容,來強調天皇以及日本的優越。我印象中在東大教授寫的書中提到,殖民朝鮮時是基於「我們有義務要幫助朝鮮實行現在化」等大義。
小節
這一點…說句不好聽的,也很多國家用過思想統治。但,政治的話題我是一概不多做聯想啦,僅從哲學思想來看。這大概就是我對台灣神社的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