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喜歡山嵐與雲霧繚繞的感覺,一到初冬,身為熱血青年的我馬上就從家裡騎機車上太平山,不含休息大概三個小時左右就到見晴懷古步道停車場。
見晴懷古步道的停車場在步道入口與太平山莊之間,距離步道入口1.3公里,建有人車分離的觀雲棧道可以慢慢走到步道入口。
太平山莊服務站廣場至見晴步道口,在特殊連續假日0800-1600備有接駁服務。
見晴步道入口。見晴懷古步道是原有的新太平山運材軌道-見晴線的部分路段整建而成,所以我們會行走在見晴線軌道上。步道總長僅有900公尺,輕鬆好走,但因颱風影響,僅局部開放至700公尺處的一號索橋前。

在山林中被遺忘的廢棄鐵道,就像是一段被封存的歷史。

再向前走一段,霧氣就更濃了!
在500公尺處的舊山地軌道遺跡。
到700公尺處後就無法再往前走了,我只好回頭囉~
在500公尺處前的拱橋。
慢慢感受這被芬多精與霧氣包圍的山林步道中,像是一場深呼吸都能療癒身心的森林浴。

一切靜謐得讓我深怕驚擾了正在沉思中的山林。
延伸閱讀:迷霧森林鐵道:見晴懷古步道漫遊

離開了見晴懷古步道後,就一樣走路上坡前往停車場騎車去太平山莊。
整個中央階梯從太平山莊到最頂端的鎮安宮有496階,在走的時候看到一些扛著29吋行李箱賣力爬樓梯的人,不禁想為他們加油打氣💪。

496階,開始!

左邊往松羅亭(太平山派出所舊址)如果住在太平山莊,這裡是個看雲海的好地方。右側就繼續上山吧!

在367階的原太平山俱樂部,
由於時間因素,沒有參加到導覽,所以關於太平山俱樂部得更多介紹,請參考格友時光土場 的拜訪新太平山:太平山俱樂部與楓葉 以及格友soso 的一個人的太平山快閃之旅 文章喔~

覺得太平山莊最美的就是這棟背包客棧-肖楠館,同時也是山莊內所有住宿館中最高的(與太平山俱樂部同為367階),大概是背包客行李最少吧😆。

終於到496階,海拔1950公尺的鎮安宮。鎮安宮前身為位於蘭陽溪左岸的神代、加羅山區(舊太平山)的加羅神社,二戰前(1937年)因舊太平山20年來竭澤而漁地砍伐,導致林業資源殆盡,所以移至蘭陽溪右岸的新太平山現址,更名為太平山神社,戰後改為祭祀鄭成功的鎮安宮。

從鎮安宮俯看著剛剛一路上來的中央階梯。

太平詩路是臺灣第一條森林文學步道,其中選錄了宜蘭詩人李潼的十二首以及黃智溶的八首詩。一邊走在雨霧縹緲的山林步道上,一邊有詩文相伴,彷彿全身心都重生了一樣!

鎮安宮後方就是檜木原始森林步道與鐵杉林自然步道的入口,原始森林步道是非常輕鬆好走的,繞一大圈大概1小時內可以走完,鐵杉林自然步道會稍微難走一些,1個半小時左右可走完。

在森林裡,我就像是個不速之客😆。

漫步在雲霧裡,全身心靈都被洗滌了!

初冬的夜晚,太平山常在零度以下,到中午地上結冰都還在。

有沒有像魔法公主裡的場景?

見證這片森林歷史的老樹。

灑落在林間的陽光與霧氣交織,有股神聖的感覺油然而生阿。

充滿靜謐又神秘的檜木森林。
在這樣的山林中行走,不只是身體的旅行,更像是一場與自我內在的對話。
在潮濕霧氣中,顯得格外有活力的苔蘚。

幽靜樹林裡的人類痕跡。

太平山的步道都規劃地十分完善,行走上也相當安全又好走。

太平山最有名的蹦蹦車由於受到2024年7月的凱米颱風摧殘,目前僅復駛前1公里即折返,票價也從180元降為80元。因為之前已搭過,這次就不搭了。

太平國小,現在已變成太平山莊與其前的廣場。

台灣12種貓頭鷹,太平山就有8種,其中灰林鴞是最常見到,也是太平山的代言人~

趕著天黑前下山除了因為要騎三個多小時回家外,山區下午的霧都會更濃,而且沿路沒有路燈,這霧氣濃到就像騎往一個未知時空😱。
霧已經濃到快伸手不見五指了😰,不過還好,到中間服務站時就沒霧了,再騎兩個多小時順利到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