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概況
- 業務範疇:成立於1992年,主要從事醫療器材與藥品經銷,並提供醫院設備租賃及維修服務。核心產品:影像醫學設備(如CT、MRI、核醫設備)及相關耗材。代理品牌:GE Healthcare、Coway 等知名品牌。新興市場:近年已將業務擴展至健檢及寵物醫療市場。
- 資本與管理:實收資本額:約 2.681 億元。經營團隊:董事長暨總經理為謝穗徽,發言人為車昕穎。會計師:KPMG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公司治理:經營層表現平穩,目前未有公開爭議或財務舞弊紀錄。
- 營收結構 (2023年):銷售收入:佔比約 57%(醫療設備及耗材)。租賃管理服務:佔比約 43%。市場分佈:台灣市場佔 93%,中國大陸市場佔 7%。
- 產業地位與競爭:定位:醫療產業鏈中的中游供應商,向上游(如GE)採購,向下游(醫院、診所)供應。主要同業:承業醫、盛弘等,產業競爭激烈。差異化策略:專注於高端影像設備與長期租賃維保服務。
二、投資評估
✅ 優勢 (Strengths)
- 訂單爆發:近期獲得台中榮總核醫設備等大型訂單,帶動5月營收達 5.26億元(年增955.9%),營運展現急轉彎潛力。
- 現金流穩定:租賃合約提供穩定的長期現金流。
- 客戶分散:客戶遍及公私立醫院與診所,有效分散單一客戶風險。
- 資本強化:新股上市募資成功,資金實力增強。
- 經營專注:董事長深耕醫療領域多年,經營策略明確。
- 業績波動大:營收高度依賴單次大額設備的驗收,5月營收暴增並非長期常態。
- 獲利不穩:2024年Q1營收下滑,EPS從去年同期的2.10元降至 1.32元。若無持續大單,營收易大幅起伏。
- 規模與流動性:公司規模偏小,外資持股比例極低,流動性不足可能導致股價波動加劇。
🔥 短期操作
- 股價近期連拉數根漲停(6月13日最高達98.8元),已被列為注意股,市場題材熱度高。
- 資金面轉向防禦型生技股,為股價提供推升動力。適合偏好題材與短期價差操作的投資人。
🚨 風險提示
- 技術面過熱:股價短期急漲,存在回檔修正的風險。
- 基本面支撐:若後續無新大單支撐,當前高股價可能難以維持。
- 籌碼不穩:融資融券餘額極低,籌碼分散,缺乏主力鎖定。
- 股本稀釋:計畫以每股55.8元辦理增資,若資金未能有效運用,將攤薄股東權益,對股價造成壓力。
三、技術面與操作建議
- 現價與趨勢:截至6/20收盤價為 101.0元,股價已突破百元關卡,處於相對高檔,但量價配合強勁,趨勢線向上。
- 支撐與壓力:短期壓力:102 – 105元 區間。主要支撐:95元 附近。長期支撐:85 – 90元 區間。
- 波浪位置:若以艾略特波浪理論分析,股價自60元起漲,可能處於第3主升浪末端或第4修正浪階段,短期有整理需求。
- 操作策略與停損:獲利了結:若已在高檔獲利,可考慮分批賣出,鎖定利潤。逢低布局:若看好基本面,可在股價回檔至 94 – 96元 附近時考慮進場。停損設定:止損點可設於 88 – 90元 區間(風險約10%)。若追高則應嚴守短線停損(如跌破90元)。
四、籌碼動向
- 外資:近期小幅買賣,整體持股比例極低(約 0.18%),影響力有限。
- 投信與自營商:近期無明顯動作,投信持股為零。
- 融資券:融資與融券餘額近乎為零,市場投機氣氛不濃。
- 籌碼結論:籌碼結構高度分散,由散戶與短線客主導。若無法人或大戶資金進場承接,股價易出現無量回檔的風險。
五、財務體質與現金流
- 獲利能力:2024年Q1 EPS為 1.32元(年減37%)。2024年Q1 ROE僅 2.49%,顯示股價漲幅已領先經營成長。毛利率穩定在50%左右,營業利益率約30%,成本控制尚可。
- 盈餘品質:盈餘受單季訂單交付影響劇烈,波動性極大,非穩定成長型。
- 現金流:大額銷售款項入帳將使營運現金流出現劇烈季節性波動,具體自由現金流數字未披露。
六 、催化劑與重大事件
- 營收與合約:未來能否持續獲得大型設備或長租合約,是營收成長的關鍵。
- 股東會與法說會:公司將於 6月27日 召開股東常會,經營層的展望將成為市場焦點。
- 增資股上市:6月23日 增資股可開始交易,新股進入市場可能帶來股價波動。
- 財務公告:5月營收公告即引發漲停,未來財報、股利政策(2024年配息4元)皆為重要觀察點。
醫影(6637)近期因單次大額訂單入帳而成為市場焦點,營收表現亮眼,但其成長的持續性是最大疑問。短線股價已反映利多,處於高檔,風險與機會並存。
建議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後續新訂單狀況、籌碼集中度及成交量變化,操作上應謹慎,嚴設停損,避免陷入因短期利多而追高的價值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