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是資產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多數人靠人情買保險,買完就忘,等需要時才發現買錯保險,無法獲得應有的保障,白白浪費時間和金錢。保險種類繁多且條文複雜,保險公司常用模稜兩可的保單名稱和厚厚的條文,讓消費者迷失其中,繳了多年的保費,卻在緊急時刻,無法獲得應有的保障,才後悔莫及。本文是我閱讀<小資族如何簡單買保險>一書後,整理出簡單買保險的法則,並附上個人的保單整理,需要時一目了然,不擔心買不夠或多買,從現在開始幫自己做保單健檢吧。
保險雙十理論--保費與保額
1.最高保費上限不超過薪資的1/10
2.保險的保障不低於薪資的10倍透過雙十理論,不擔心花太多錢買保險,壓縮生活花費或投資資金,造成生活壓力,也不須顧慮保額買不夠,遇到困難時,無法獲得足夠的理賠,但雙十理論僅是準則,可依照個人狀況調整。
選擇保險公司--新成立的保險公司
1.財務穩健:了解公司的營運狀況和負面消息,是否有易主的風險。
2.信譽良好:業界口碑優良,注重經營形象
3.業務員素質:業務員素質常參差不齊,保險是一輩子的保障,不用人情買保險,了解業務員的專業知識、服務態度、對於商品的理解程度、工作熱忱,比相信人情更加重要。
4.重視售後服務:常買完保險,業務員就不見人影,購買時態度熱絡,申請理賠時三催四請找不到人,除了業務人員的專業外,售後的回答與理賠申請的服務態度,都相當重要。
5.理賠迅速:網路爬文,查詢公司的理賠糾紛和理賠速度,不要收錢時態度殷勤,理賠時百般刁難。
6.不找大型保險公司,有利差損的風險,過去的保單利息優惠,但自從定存利率調降後,保險公司面臨重大的利息損失,獲利吃緊,之後的保單為了彌補過去保單的損失,和避免財務危機,保單內容較不利於消費者。
一生中只需要3種保險--意外險、癌症險、壽險
保險的原則,用最少的錢買到最高的保障,無論你是小資族、單身族、三明治族或退休族,一定要買足三種保險,並做好投資規劃,才買額外的險種,且保險只買無法負擔的風險(5萬以上)。
意外險:非疾病、外來、突發
- 定義:非疾病引起,需要外來或突發的因素,才構成意外險理賠的要件。例如:車禍、摔跤、天災、被打、墜機、火災、運動、遊玩等
- 理賠內容:身故或殘廢(1~11級殘廢等級表)
- 特色:保費親民,保障高
- 保額:至少500~1000萬,維持殘廢後20~30年的生活
- 產險公司優於壽險公司,保費一半,保額增倍
癌症險:保證續保的一年期癌症險
- 定義:保證續保的一年定期癌症險
- 理賠內容:罹癌保險金、癌症住院醫療、癌症外科手術、癌症門診醫療、放化療、癌症義肢或義乳重建
- 特色:保費較高,買高單位數,提高初次罹癌保險金
- 保額:隨著年紀增長,增加購買的單位數
- 其他
- 初次罹癌理賠金越高越好:癌症治療方式推陳出新,自費醫療所費不貲,一些標靶藥物或特殊藥品須自費,因此初次罹癌理賠金很重要。
- 住院理賠金每日至少5000元:健保病房常3~4人睡一間,不只需要共用衛浴,睡眠常受打擾,如果住院能一日補助5000元,有機會換到雙人或單人房,對恢復助益大。
- 癌症身故理賠金高(三明治族):罹癌者如果是家中經濟主要來源,因癌症過世後,身故理賠金能讓家人無後顧憂。
- 壽險公司購買保證續保的一年期癌症險:首次原位癌或其他疾病,有保證續保的功能,之後癌細胞擴散或復發,才能有保障,產險公司沒有保證續保的功能。
- 初次罹癌條款:無論是一次給付或分項給付的保單,買高單位數,使初次罹癌的理賠金等同於一次給付型的癌症險。
定期壽險:保證續保一年期壽險
- 定義:保證續保的一年定期壽險
- 理賠內容:身故或完全失能(重大傷病)
- 特色:一年期壽險依照承保年紀(可能到95歲),幾乎等同終身壽險,但價格相較於終身壽險低廉,用低價買到足夠的保障。
- 保額:隨著身份調整,增加購買金額
其他必要保險--車險&旅平險
車險:第三人責任險最重要,補足強制險的不足
1.強制險
- 定義:身故或失能最高200萬,再加20萬的醫療費用
- 理賠內容:我方乘客,對方駕駛、乘客、行人
- 特色:政府強制規定繳交
- 保額:保額遠遠不夠,需加保第三人責任險
2.第三人責任險+超額
- 定義:將受害者撞成死亡、殘廢等狀況時,保險公司協助加害者(駕駛人),賠償受害人金錢上補償
- 理賠內容:對方駕駛、乘客、行人或其他財損
- 特色:車禍啟動順序強制險>第三人責任險>超額第三人責任險
- 保額:建議總共1000萬以上(包含強制險200萬+第三人責任險300萬+超額500萬)
3.其他:下方4種保險我都沒有投保,主要因為我有足夠的意外險和失能險保障自己,且機車僅是5萬的買菜車,維修或遭竊損失不大,加上技術不好不載人上路,多重考慮後,以買足第三人責任險和超額險為主。
- 車體險:車體損傷的理賠
- 竊盜險:車體遭竊
- 駕駛人傷害險:強制險和第三人責任險沒有保障駕駛人本身,但有意外險實支實付者可不需要,容易重複保障。
- 乘客險:保障我方乘客
*常見的車禍理賠項目
- 喪失工作損失:喪失工作的損失金額全部計入。
- 安養照顧費:受害者殘廢最可怕,醫療照護費用高昂。
- 精神慰助費:依受害者狀況而定。
- 醫療費:實報實銷,花費最少。
旅平險:按天數計算的短天期意外險
1.(主約)短天期意外險:理賠死亡和殘廢
2.(附約)意外醫療險:實支實付理賠,國外的醫療費,只要在額度內,檢附收據及醫院證明,拿回國內即可獲得理賠。
3.(附約)海外突發疾病險:一年內在國內沒有同樣的疾病,出國後才發生,理賠嚴重程度依條文而定(急診以上、住院以上或門診醫療)。
4.買三送二
- 海外急難救助(專機遣送、轉送服務):國外發生特殊狀況,需專機回台。
- 旅遊不便險(產險公司才有):旅程延誤/取消/延遲、行李遺失等產生的額外費用,或臨時住宿、餐飲
*可把握信用卡附送的旅平險,雖然不夠,但不無少補
*建議旅平險天數多買幾天,因應班機或行程提前或延誤的狀況
不須買的保險
1.終身住院醫療:住院才理賠,不住院不理賠,但現代醫術進步,住院天數縮短,一般手術大約一星期,重大傷病才可能住到一個月,到後來都是用自己繳的保費負擔病房費,且出院後的復健,才是真正花費的開始。
2.投資型保單:人身保險與投資分開,投資型保單通常理賠低廉,且行政費用高昂,前幾年繳的保費幾乎被行政費用吃掉,且綁定合約期間,資金流動不易,整體績效和變現性,比股票投資差。
3.儲蓄型保單:比人身型保單(純保障)保費高但保障低,有還本、保本、退還保費、養老等名詞,就是明確的儲蓄險。
- 綁約的時間成本:至少綁約6年以上,有6年的解約風險,解約需支付違約金,且利息通常和銀行定存差不多。
- 通膨因素:投資型保單的利息通常比定存差,業務員常用保險停賣或3~4%的利息來吸引消費者,但中間的匯差風險、高昂手續費、解約風險都沒納入考慮。
4.實支實付住院限額醫療險:限制眾多,住院、在額度內才理賠,雜費或手術沒有明確定義。醫師推薦的自費藥物,常歸納為病人為增進療效使用的"自願用藥",而非其他藥物皆無效的"醫師指定用藥",通常拿不到應有的理賠。
5.殘廢與長照險:殘廢險、殘扶險、長期看護險和長期照護險要清楚了解理賠內容,條文中的理賠項目通常和心中所想不同。殘廢、殘扶險是因病或意外造成的殘廢,但大部分的殘廢屬於肢體或外觀的缺損,而常見的失智症、中風、心肌梗塞、癌症等才是需要聘用看護照顧的主要疾病,卻無法獲得應有的理賠。而長期看護險、長期照護險定義為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協助,但家屬認為病患需要協助,和醫學上的ADL量表,有極大的落差。這四種保險,理賠條件不明確,且掛上終身型保單的名義,保費高昂,理賠定義與想像中落差甚大,等出事拿不到理賠才自認理虧,後悔莫及。
買錯保險怎麼辦?
1.解約:不必再繳保險費,拿回解約金,保單終止。
2.減額繳清:給付條件與原契約相同,但保險金額縮減。
3.展期成定期險:保額不變,但保險期改為定期。
沒錢繳保費:每張保單規定不同
1.保單借款
2.自動墊繳保費
3.減額繳清
4.展期保險
5.部分解約
6.轉換保險契約
各族群的保險規劃:年紀/身份不同,保險額度不同
- 社會新鮮人(機車代步):意外險優於癌症險、壽險,買足500~1000萬,因為年輕疾病或死亡率低,癌症險買1~2單位即可。
- 青壯年(汽車代步):年紀增長,癌症與疾病發生率提升,提高癌症險單位。
- 不婚族:仍需壽險保障,死後留給家人支付喪葬費,或遇重大傷病或殘廢時,支付醫療費。
自己做保單健檢
表格一,整理出現有的保單,簡略寫出主約和副約的內容與保額,以意外險、癌症險和壽險為主,再隨著年齡和身份調整,加保其他險種。
表格2,列出人生死、老、病、殘4大風險,那些保單會啟動,可以得到多少理賠金,是否足夠因應生活。
表格3,最後把自己最害怕卻沒能力負擔的6個狀況列出來,查看保額是否足夠或是否重複投保,再考慮加保或解約,建議以現有的主約保單,加保副約最划算。

表格一

表格2

表格3
結論
投資前,須做好保險規劃,避免突發事故影響投資進度和績效。買保險只要把握5個原則,定期、低保費、高保障、理賠明確、無法負擔的風險才需要投保,絕對不會買錯。保險的目的是保障無法負擔的風險,台灣健保醫療費用便宜,大部分住院醫療可用健保負擔,先以意外險、癌症險、壽險三大核心買好買齊,並做好退休投資規劃後,才增加其他投保項目(醫療險、失能險等),且最好的保險就是自己,面臨意外時,保險尚未啟動,需先挪用身上的現金,晚年的安養照顧也需靠完善的退休規劃,養足賺錢實力並做好退休投資規劃,自己就是最好的保險。
參考書籍:<小資族如何簡單買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