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財經M平方-Podcast-25.06.19
**5月市場擺脫4月恐慌,表現強勁,費半6月17日創下三個月新高。
*川普忙於G7與貿易談判,7月9日關稅審判日臨近,貿易戰不確定性仍高。*中東以伊衝突升溫,導致商品價格,特別是油價與貴金屬大幅波動。
*主題圍繞聯準會利率決策與中東戰爭對通膨與油價的影響。
**聯準會FOMC會議總結。
*6月利率維持不變,屬季度會議,重點在聲明稿、點陣圖與經濟預測。
*聲明稿幾乎無變動,唯一更動為將「失業率維持低位」的措辭更明確化。
*5月曾強調「經濟不確定性增加」,6月則認為「不確定性已降低」。
*聯準會已將貿易關稅納入經濟模型,顯示掌握度提高。
**點陣圖透露內部分歧與政策路徑風險。
*今年不支持降息的委員數從3位增至7位,顯示態度轉鷹。
*支持降息2碼的仍有8位,差一票可能使全年預測從降2碼變1碼。
*代表委員分歧加大,反映對通膨與就業預估不同。
*鮑威爾說明主要歧見來自夏季通膨預測的差異。
*泰勒公式成為委員形成預測的重要參考工具,但變數仍多。
**聯準會經濟預測重點(SEP)。
*GDP預測由1.7%下修至1.4%,顯示成長動能預期減弱。
*失業率微幅上修至4.5%,顯示就業市場可能受關稅影響降溫。
*PCE通膨由預估值上修至3%,核心PCE為3.1%。
*代表聯準會認為通膨將受關稅影響短期上升,之後回落。
*通膨上升壓抑消費,就業疲弱將促使聯準會年底仍有空間降息兩碼。
**目前聯準會預估GDP下修 屬於合理的預期。
*通膨部分聯準會偏樂觀,核心PCE若突破3.1%仍屬短期現象。
*汽車等商品在Q3可能因低庫存與補貨壓力出現價格推升。
*美國車市因預期關稅而提前購買,未來回補將帶動商品通膨。
**油價與地緣政治的核心地位。
*以伊衝突自6月13日升級,從無人機轉為飛彈互射。
*荷姆茲海峽為全球近20%原油運輸通道,一旦風險升高,油價迅速反應。
*油價不只是能源價格,還影響美元走勢、通膨預期與市場信心。
*WTI、布蘭特原油價格近期快速上升,成為市場焦點。
**政策與戰爭雙重不確定性下的通膨觀察。
*聯準會尚未排除2025年降息兩碼的可能,但戰爭與油價變數增加風險。
*短期通膨預期因戰爭、關稅、油價齊升將受壓力。
*中長期仍看好通膨回落,使聯準會能實施溫和寬鬆政策。
*接下來7月9日關稅宣布與Q3油價走勢將成市場與聯準會政策的關鍵指標。
**聯準會預期與油價影響PCE通膨的連動關係。
*報告預估油價維持在70美元出頭的話,年底核心PCE將落在3.1%,與聯準會SEP預期一致。
*油價被視為通膨的外生變數,若走勢是「先衝上90再回落到75」,則PCE可能先升後降。
*如果油價持續波動,將影響核心通膨數據的穩定性,進而左右聯準會的政策節奏。
**聯準會內部對降息分歧及包爾的回應。
*今年不降息的委員有7人,預測降兩碼的有8人,降一碼的有2人,呈現意見分歧。
*包爾提到目前利率已處「適度限制性」水準,核心PCE已降至2.5%,按泰勒公式已有降息條件,但仍不啟動,因預判夏季通膨將回升。
*降息會加劇預期通膨,若提前行動恐引爆通膨反彈。聯準會選擇等待觀察通膨數據。
**通膨觀察三大關鍵時間點:7月、8月、9月。
*聯準會將觀察未來三個月的CPI數據走勢,若呈現「衝高再回落」,9月可能啟動降息。
*若數據支持,可能降一碼甚至兩碼;但若通膨未見改善,將延後降息時程。
*市場與聯準會一致預期夏季通膨會回升,主因包含油價波動與去年基期偏低。
**關稅對通膨的潛在傳導效應。
*若課徵10%關稅,成本約由外國廠商、本地進口商與消費者各分擔1/3,對通膨影響溫和。
*若關稅提升至25%,消費者恐需承擔高達50%的成本轉嫁,將推升CPI。
*聯準會正在與企業調查如何分攤關稅,但最終影響仍需待政策實施與數據出爐後才能確定。
**行業影響差異分析:Nike與科技/醫療業。
*消費品如Nike利潤較低,較無法吸收成本上升,需轉嫁價格。
*科技、醫療因毛利高、品牌話語權強,較能自行吸收成本波動。
*若關稅波及汽車業,將影響占比高達20%的美國核心消費市場,需優先觀察該產業的價格傳導情況。
**市場對聯準會政策透明度與決策依據的期待。
*包爾強調目前預測不確定性高,仍需觀察數據後才能決策。
*儘管SEP與點陣圖提供資訊,但民眾難以解讀,聯準會正考慮在貨幣政策框架中提升溝通透明度。
*包爾透過實際案例(如消費者預期高通膨卻去買新車)說明決策邏輯,希望讓市場理解聯準會取向。
**為何通膨達3%時仍考慮降息而非升息?
*泰勒公式中的產出缺口(失業率)與通膨缺口皆影響利率設定。
*就業市場回歸中性,若關稅後導致臨時聘僱人力被裁撤,失業率上升,可能加大產出缺口。
*在此情況下,為防通縮風險,可合理啟動降息,即使通膨仍在3%附近。
**未來升息可能性與政治變數的觀察。
*無委員預測2025年需升息,除非通膨急升至4~5%,目前尚無升息情境。
*川普政策與選舉結果可能左右關稅政策與地緣政治衝擊,7月9日是否落實關稅將成決定性變數。
**FOMC後市場需關注的重點。
*聯準會維持利率不變,通膨預期與就業結構成為關鍵考量。
*七至九月通膨數據與關稅落實情況將決定是否降息。
*地緣風險(如以伊戰爭)與川普政策走向將成潛在干擾因子。
**油價上漲與以伊衝突背景。
*WTI原油自2024年5月的每桶55美元上漲至73美元,主因是以伊戰爭升溫。
*以伊衝突始於2023年10月哈馬斯襲擊以色列,引發連鎖反應,包括紅海危機、葉門胡塞武裝攻擊商船、黎巴嫩真主黨參戰。
*這些武裝組織皆受伊朗資助,為其代理人戰爭工具。
*2024年4月以色列直接攻擊伊朗駐敘利亞領事館,代表以色列與伊朗正式從代理人戰爭轉向正面衝突。
**戰爭對油價影響大於伊朗出口量本身。
*伊朗原油產量占全球約3%,每日出口僅150萬桶,主力客戶為中國。
*雖然出口不高,但因戰火波及伊朗本土煉油廠與離岸氣田,代表地緣風險升高。
*以色列攻擊伊朗的能源與核設施,象徵衝突激烈化,市場憂心中東整體能源供應安全。
**荷姆茲海峽成為市場焦點。
*荷姆茲海峽是全球第二重要的海上能源通道,負責約25–30%全球海運石油與20%液化天然氣運輸,主要出口國為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阿聯酋與科威特。
*其中只有沙烏地與阿聯酋具備部分繞道能力,其他國家幾乎完全依賴該海峽。
*亞洲國家如中國、印度、日本與韓國是主要進口方,佔80%以上出口量;美國仰賴程度低但維護中東穩定有戰略利益。
**伊朗是否可能封鎖荷姆茲海峽?
*理論上可行,因海峽最窄處僅33~39公里,伊朗可藉由魚雷、飛彈、艦艇等封鎖10公里的航道。
*但實際上封鎖代價極高:
1.可能侵犯阿曼領海,違反中東地區共同防禦協議,引發沙烏地、阿聯酋出兵。
2.美國第五艦隊駐紮巴林,必定干預。
3.最大原油買家中國將反對,伊朗恐自毀經貿命脈。
*因此現實上封鎖荷姆茲的可能性極低。
**什麼情況下伊朗會封鎖?
*若伊朗的出口設施遭美以聯軍摧毀,可能狗急跳牆。
*或若政權面臨垮台危機,則可能孤注一擲採取激烈行動。
*然而整體評估,伊朗封鎖荷姆茲海峽的難度高,維持時間有限,且風險極大,機率仍屬偏低。
**油價未來走勢的三種情境預估。
*第一種情境是最悲觀:若伊朗關閉荷姆茲海峽,將影響全球20%原油供應,油價可能短線飆升至90甚至破百。學界估算1%供應中斷會導致油價上漲5-10%。
*第二種情境為局勢持續緊張但未封鎖海峽:以伊美三方衝突未停,市場部分反映風險,油價可能維持70–80美元之間。
*第三種情境為和平談判或局勢緩解:油價可能回落至戰前水平,約60–70美元,與EIA年均預測相符。
**市場目前反應與封鎖海峽的機率評估。
*Polymarket博弈市場曾估伊朗封鎖機率最高達40%,但目前回落至36%。
*分析者認為此機率被高估,根據油價與期權價格反應,實際市場隱含機率應低於10–20%。
**潛在政治風險與長期影響探討。
*若伊朗政權垮台,未來走向將影響供應穩定性:可能陷入像利比亞的內戰與油品出口不穩,或轉為更穩定的民主政體。
*此類情境仍具高度不確定性,需持續關注。
**美國頁岩油商是否受惠油價上漲?
*短期現貨油價暴漲未必能激勵增產,因為頁岩油商更看重期貨遠月價格是否超過70–80美元。
*若長期油價無法反映高漲,礙於60–70美元的平均成本,美國業者難以擴大資本支出與新鑽探。
**戰爭對油價影響時間有限,基本面仍為核心。
*原油分析者Ryan認為戰爭導致的油價上行通常只持續1–2個月,後續仍回歸經濟基本面。
*伊朗原油產量每日約300萬桶,占全球消費3%,對全球供需影響相對有限,不如俄羅斯。
**近期油價上行部分來自基本面支撐。
*5月中美國裂解價差創新高,下游需求強,汽油與蒸餾油庫存低於預期,原油庫存快速下降。
*近期EIA週報顯示美國單週消耗原油破千萬桶,庫存年增率轉為-7.9%,超過市場預期。
*夏季(7–9月)為北半球油品旺季,需求疊加地緣風險助長油價上行。
**目前油價上漲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結果,包括戰爭、庫存下滑與旺季需求。
*戰爭若如歷史經驗,多在一到兩個月內觸頂,需關注7月中前是否為階段性高點。
*投資操作上應密切觀察原油裂解價差、成品油庫存與期貨曲線的變化,以判斷後續走勢。
**油價與通膨的連動影響與聯準會政策情境分析。
*油價變動將直接影響短期通膨數據,進而牽動聯準會貨幣政策決策。
*分析團隊設定三種油價情境,並分別對應聯準會政策走向。
**情境一:油價維持65–75美元之間(中性情境)。
*此為聯準會目前SEP預估所對應的情境,年底核心PCE通膨為3.1%。
*配合4.5%失業率,符合降息兩碼的條件。
*若油價在旺季過後仍落在此區間,預期不會改變貨幣政策方向。
**情境二:油價高於預期(如突破90美元)。
*核心PCE可能上升至3.5%,聯準會根據泰勒規則,將無降息空間。
*此情境將壓抑市場對寬鬆政策的期待。
**情境三:油價因其他變數快速回落(如關稅壓抑需求)。
*若油價因總體需求疲弱、關稅效應導致下跌,反而有利通膨回落。
*聯準會可望有更多操作彈性,進一步推動降息。
**分析團隊目前傾向中性情境,預估至七月油價仍落在65–75美元區間。
*油價風險與通膨上行壓力仍需關注,但目前尚未超出政策預期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