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盤點:你現在擁有什麼?
邁向財務自由,第一步是誠實盤點現有資產,這包括:
- 流動資產:例如現金、存款、外幣、貨幣基金等。
- 投資資產:不限於股票,也可能是債券、ETF、基金、房地產,甚至是經營小生意等。
- 退休帳戶:在台灣單位如勞保或公保,例如公務員的月退或一次退。
- 被動收入:例如租金、股息、利息,或來自投資的收益。
- 負債:例如房貸、車貸、信用卡債務,或股票融資負債等。
每個人的資產結構不同,最重要的是計算「淨資產」(資產總額扣除負債),因為所有 FIRE 的計算都應以此為基礎。
實例解析:誰能 FIRE?
以下是幾個實際案例,幫助大家理解不同財務狀況下 FIRE 的可能性:
- 克里斯富人版:流動資產200萬、投資資產3000萬、退休帳戶與常人相同、被動收入來自3000萬投資(年化成長率10%,約年收300萬)、無房貸、車貸等負債。淨資產超過3000萬。此人可以 FIRE。
- 克里斯普通人版:流動資產10萬、投資資產500萬、被動收入來自500萬投資(年化5%,約年收25萬)、房貸500萬(需繳30年)、車貸80萬(需繳5年)。此狀況下難以 FIRE。
- 高槓桿投資人版:流動資產100萬、投資資產1000萬、被動收入不穩定(單一重押標的)、股票借款800萬。此人風險極高,不建議 FIRE。
我個人認為,只有「克里斯富人版」能夠退休,因為需要有比較穩定的收入與固定的資產。
目標數字怎麼算?3%法則
FIRE 圈常用「4%法則」,但建議以「3%提領率」較為保守。3%提領率是一個實質概念,經蒙地卡羅模擬,在30年內資產耗盡的機率低於10%。
計算方式為:年花費 ÷ 提領率 = 目標資產。例如,若年花費100萬,目標資產約需3333萬。
提領率需考慮「名目報酬」,即提領率加上通膨率。例如,若提領率3%且通膨2%,則投資績效需大於5%才能維持。(將通膨計入)。
若提領率為5%且通膨2%(名目報酬需7%以上),資產在30年內耗盡的機率將高達25%至35%。這類情況通常發生在較晚退休的人身上。
年輕退休者建議採用更保守的提領率(例如40歲可能抓2%至3%),而年紀較大者(例如65歲)則可抓到5%。
如何估算自己的花費?
最簡單的方法是估算個人每年生活費用。例如,回顧去年總收入與存下金額,兩者差額即為年花費(如總賺150萬,存下50萬,則年花費100萬)。
家庭結構與年齡結構會顯著影響花費。例如,有小孩的家庭,花費可能很高(年薪500萬可能花掉470萬)。小孩在大學階段的花費會顯著增加。同時,房貸也是一個重要考量因素。許多人會等到小孩讀完大學、房貸繳清後,才評估提早退休的可能性,這在實務上是很常見的。高收入高消費與高收入低消費者的 FIRE 目標金額會相差甚遠,因此了解自己的年花費至關重要。
實踐路徑:早開始、紀律投資
若以每年花費80萬、提領率4%的極簡 FIRE 為例,目標資產約需2100萬。
若20歲開始每月存3萬,並紀律投入S&P500(年平均報酬8%),約255個月(約21年)可達成2000萬目標,即41歲即可達成。
然而,生活變化(如結婚、生子)會影響儲蓄進度,可能導致退休計畫延後,因此需彈性調整。
盡早開始、持續紀律投資,並讓複利效果發揮作用,是達成 FIRE 目標的關鍵。甚至可以利用AI工具如GPT來協助計算財務里程碑。
風險控管與緊急預備金
除了投資資產,還需準備1至2年的生活費作為緊急預備金,因為股票市場不見得總是上漲。
當你仍在工作時,股票下跌三、四十趴可能被視為撿便宜的機會;但 FIRE 後,面對同樣的跌幅,心理壓力會大增,可能讓你考慮是否要回去上班。
因此,若要透過投資實現 FIRE,投資能力必須足夠。不能只是一知半解,盲目聽從他人建議(如「丟指數」或「丟高估值」),而不了解其中的風險與報酬。若僅投資股票,在緊急狀況下(如今年四月的市場下跌),可能陷入財務困境,甚至需要立即回歸職場。
因此,明確投資標的並分散投資組合至關重要。FIRE 後,你對風險的在意程度應比有工作時更高。例如,若有人擁有三、四千萬資產,但多數是透過槓桿借款並單押單一標的(如台塑),一旦該標的腰斬,資產可能大幅縮水,這類高風險投資不適合 FIRE。建議選擇分散投資,例如指數型ETF。
常見問題快問快答
- 存不了每月三萬怎麼辦?
那就去增加收入。可以參考「科技工作講」的粉專,擠進賺錢的科技業。或者,若年輕且體力好,也可考慮報考消防員(現在的消防員工作時數已較過去合理)總之,要認真存錢,增加收入並減少支出。 - 每年花三百萬要怎麼辦?
建議將支出明細列出,利用電子支付的刷卡紀錄或帳單,仔細檢視哪些是「想要」、哪些是「必要」,或哪些只是為了「開心」而購買。開源與節流同樣重要,但也不要過度節流而犧牲生活品質。 - 小孩未成年、房貸未清能 FIRE 嗎?
時間會解決一切。小孩遲早會上大學、畢業,房貸遲早會繳清。不要太急,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打好你現在能打的牌即可。 - Chris 當初有多少錢退休?
大家計算的 FIRE 金額我很早就達標,甚至還拖了好幾年才在39歲離職,所以我的實際金額遠大所計算的數字。但知道我的金額沒有意義,因為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例如:單身、生活單純、住家裡,一個月只花二、三十萬,與家人相處融洽,那麼用3%法則計算,可能七、八百萬就能退休。或者,若你選擇出家,從此遁入空門,再也不用花錢,那麼你現在就可以離職。一切都是「it depends」,取決於你的狀況。 - 靠股息或賣書退休嗎?
我不靠股息,而是靠投資好公司並長期持有。我認為市面上許多強調「存股、股息」的書籍,其年平均收益約在5%至6%。若以每年存3萬塊、目標2000萬來計算,指數型ETF可能需20年達成,而高股息投資可能需25年。我的書全數作為公益,並非為了賺錢。 - 想提高報酬率怎麼辦?
通常高報酬率代表著高風險。若有高報酬率又低風險的投資,大家都會趨之若鶩。投資沒有聖杯,若有聖杯也會被大家搞到沒有。例如,使用兩倍槓桿的0050-2,風險是兩倍,但報酬率並非兩倍。若追求年化報酬率40%的策略,也代表某一年歸零的風險會變高。例如,0050年化報酬率約8%,若想賺40%而開五倍槓桿投資台指期,在今年四月台指期下跌25%時,可能直接歸零。這意味著你過去十年、二十年的努力可能一夕歸零。因此,要成為一個好的交易者,必須在下跌時能贏過大盤,上漲時也能贏過大盤,這需要靠經驗與實務累積。投資高手們通常強調在下跌時如何減少損失。
FIRE 是選擇權,不是終點
引用蓋洛威教授《人生財富課》的觀點,FIRE 的數字其實是一個心理數字。它代表你超過這個數字後,便可以自由選擇人生。這並非意味著你達標後就立即退休在家躺著,而是一個標準。達到這個數字後,你可以選擇是否繼續工作、選擇較輕鬆的工作,或是追尋自己的興趣,並從中創造新的收入。這就像健身達到深蹲兩倍體重的標準,表示你具備了基礎體能,之後便可選擇專項運動。達到 FIRE 的數字,意味著你具備了今後可以不靠工作獲取能量的基本能力,從而擁有自由選擇人生的能力。